平遥县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39929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遥县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遥县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遥县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平遥县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平遥县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遥县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遥县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遥县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作为主要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而赢利,为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的企业和行业和总称。是一个涵盖文学艺术业、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音像制品业、演出展览业、文化娱乐业、文化信息业、策划创意业、文化教育业、文化旅游业、体育竞技业等在内的广大的产业系统,是公认的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朝阳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据资料显示:4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有72家是文化产业,美国的音像业仅次于航天工业,居出口贸易第二位。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其他经济增长的2倍。日本的娱乐业仅次于汽车工业。在国内,去年6月

2、份,“环球嘉年华”投资9000万元在上海陆家嘴登陆,开业11天,营业额就达3600余万元。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大芬村已是远年闻名的“油画村”,小小的村子有100多家油画公司,700多间画廊,以及2000多名画家,创作的油画销往世界各地。文化产业无论是理论研讨还是规划实施在全国各地都得到高度重视。同年,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三届年会、第二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论坛相继在我省太原举行。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同时深圳市做出了“文化立市”重大举措。平遥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施过程中,我县率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文化旅游业迅

3、速崛起,国际摄影大展成功举办,广播影视业初具规模,新闻报业、印刷图书业异军突起;推光漆画、书画艺术空前繁荣,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文化产业已具雏形,已具备打造强势文化产业的物质基础。为了推动文化产业更上一个台阶,构建一个定位科学、布局合理、发展迅速的文化产业格局,需要科学认识和研究分析我县文化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探索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的发展规划。一、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县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依托我县区域文化资源崛起的文化旅游业,使人们看到文化资源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文化

4、产业高速度增长带来的丰厚回报。同时,围绕文化旅游业发展起来的相关文化产业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比如六大要素中的“吃”,以县烹饪协会为主,广泛发掘研究平遥面食文化,组织编写出版了平遥饮食文化一书,推出了100余种地方风味小吃,使广大游客在饱了眼福的同时又饱了口福,感受到了平遥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又如在六大要素的“住”,在完整保存古城风貌的同时,大力推动支持具有明清风格的民俗宾馆开发建设,近年来,城区民俗宾馆已发展到100余家。这些民俗宾馆融入了明清文化,可以说住民俗宾馆、享明清文化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文化产业。在旅游业的强力带动下,平遥牛肉、推光漆器、长山药被称为平遥的“三大宝”,从文化品位到工艺档

5、次,从规模到销售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仅推光漆一项全县年销售收入就达2000余万元。特别是民间剪纸、刺绣、根雕、泥塑、手工制鞋、银器加工这些属于摆小摊的或搞小作坊的民间传统工艺业,占领市场,已经呈现出集团化发展的趋势。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成功举办,使我们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带有“文化”两个字的公司逐渐增多,如文化发展公司、文化交流公司、汇博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依托公共文化资源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具有强的生命力,以广告制作为主的策划创意业,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文化信息业,以图书、报纸、印刷为主的新闻出版业,还音像制品租售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演出业、艺术教育业。目前,我县文化产业已占有

6、国民经济的11.36%。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需要政府规划、引导、扶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专家指出,发展文化产业应树立全新健康的文化理念,文化建设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要发挥地区文化资源优势,深入开掘文化品牌。要让文化产品销往全国,走向世界。要参照外国经验,研究市场战略,培育文化市场,吸引人才,特别要培养经纪人才。依据我县文化产业实际情况,建立以平遥古城为文化产业重心,以休闲娱乐为大众股务的基础支柱,以文化旅游为强势支柱,以广播影视网络报纸主媒体核心支柱,以印刷推光漆器为传统支柱,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龙头的会展业为新兴支柱的全新文化产业大格局。在大格局框架下重点建设四个文化产业区,平遥

7、古城文化旅游区、西关文化商贸区、护城河休闲饮食文化区、白家庄主体科技文化区。整合资源打造文化旅游、晋商社火、城市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体育文化九大品牌,注重规模构筑平遥古城旅游集团、广电影视集团、经纪演出集团、音像图书集团、民间文化艺术集团、书画工艺美术集团、印刷广告集团、娱乐游艺集团、花灯制作展览集团九大集团,推动文化产业上规模、上档上台阶,以集团打造品牌,以品牌释放能量,带动产业快速发展。要深化体制改革,规范文化企业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整合资源打造现代文化品牌,挖掘重塑老字号文化品牌。 三、用文化经营平遥,催

8、生文化产业,应该抓紧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变关注为积极介入,变议论为具体策划实施 正如一位文化产业的专家所说,形势逼人,重任催人,现在已不是坐而论道的时候了,必须谋而践行。就我县来说,关键在于提高认识、长远规划、抓住机遇、强势推动。整合和激活文化资源,积极寻求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最佳途径和方式,为振兴平遥经济、建设文化强县做出积极贡献。 (一)“文化立县”助推“文化产业”,“文化立县”主导我县经济走向,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思路。“文化立县”是平遥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平遥的优势在文化,平遥的形象在文化,平遥的历史在文化,平遥的精神在文化,平遥的凝聚力在文化。平遥因文化而

9、得名,平遥因文化而瞩目,平遥因文化而振兴。因此,平遥经济的腾飞、综合实力的提高也应植根于文化,平遥的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和高品位的平台。旅游业的兴起,国际摄影大展的举办,推光漆器、平遥牛肉的繁荣;无一不是建立在平遥文化这个高品位的平台上的。“文化立县”就是要树立起平遥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新导向、新旗帜。树立起超前意识,走具有平遥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道路。(二)政府兴办文化事业,企业发展文化产业,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道路。这也是正确处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关系的有效途径。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原则

10、,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原则,把兴办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兴办文化事业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三)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新型文化产业。传统文化关系到业发展道路是在“后工业化”社会发生的,而新型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是在工业化过程中进行的。传统文化产业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文化体制改革。目前,我县电影公司改制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随着电影公司的成功改制,其他文化单位也将是行改革。改革后的文化单位将轻装上阵,走新型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与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直接着眼于全球市场,探求外向型发展道路。我县文化交流公司就是一个新型产业发展典范。(四)发展文化产业

11、是调整我县产业结构很大的一个切入点。目前,我县产业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规模小,附加值低、科技含量少、市场竞争力较低,一时很难和沿海发达地区看齐。在国外文化产业发达、国内发达省市文化产业正在崛起的大背景下,依托我县优势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把握好,策划好,运作好,对我县10-20年内产业结构会能一个很大的转型,又将会产生划时代的意义。(五)设立文化产业研究机构,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大事。在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时代,做好基础性研究为文化产业公共政策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策划运作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望、闻、问、切是中医治病的基础过程,做好文化产业也是这个道理,实事求是、切中要

12、害、循序渐进是必经之路。因此,必须加大对基础性研究工作的投入。在这一点上,我县古城改造就走出一条很好的路子,实施旧城改造,规划建设新城区,就少花了很多冤枉钱。(六)发展文化产业要把旅游业放到突出的位置上,运用文化产业的全新观念审视和发展旅游业。山西以及平遥旅游业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具竞争力的“卖点”就是它的文化背景,只有当我们越来越注重挖掘文化品牌提升旅游层次,以旅游项目展示文化底蕴,应当成为实现旅游开发工程的主导思想。在确定这一主导思想的前提下,把旅游业纳入文化产业的范畴之中,加以精心策划和科学运作,平遥的旅游业就会显现出独特的魅力,焕发出持久的活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实践。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讲,文化产业就是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弘扬民族文化,倡导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从经济的角度讲,文化产业本身是一种产业,要注重效益,追求利润,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繁荣,提升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和文化渗透力具有很大的作用。综上分析,发展文化产业势在必行,志在必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