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土壤修复菌剂项目研究报告(DOC 97页)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9399069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10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土壤修复菌剂项目研究报告(DOC 9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江苏土壤修复菌剂项目研究报告(DOC 9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江苏土壤修复菌剂项目研究报告(DOC 9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江苏土壤修复菌剂项目研究报告(DOC 9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江苏土壤修复菌剂项目研究报告(DOC 9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土壤修复菌剂项目研究报告(DOC 9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土壤修复菌剂项目研究报告(DOC 97页)(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土壤修复菌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分析/实施方案报告摘要说明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正式发布,“十三五”期间,伴随着“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以及相关实施细则的逐步落实,土壤修复行业空缺已久的行业标准和监管体系将有效建立,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的土壤修复需求将开始逐步释放。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利用土壤的自净能力,周期太长。传统的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存在工程量大、成本高、二次污染等负面影响,生物技术修复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尤其是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天然存在或人工筛选的高效有益微生物,在应用的项目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技术参数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降

2、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将其降解为无毒物质的修复技术。又因微生物具有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适应强和易变异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分解代谢能力和较高的代谢速率,经济、简便、二次污染少,因此微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修复技术,故在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备受关注。该微生物土壤修复菌剂项目计划总投资11500.5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643.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16%;流动资金2856.8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4.84%。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2215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722.71万元,税金及附加214.48万元,利润总额5435.29万元,利税总额6399.47万元,税后

3、净利润4076.4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323.0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7.26%,投资利税率55.64%,投资回报率35.45%,全部投资回收期4.32年,提供就业职位376个。进入2020年以来,耗时多年的土壤详查工作已经完成,工作重点将从之前的勘察进入治理阶段,相对于前些年而言,土壤治理领域的空间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据生态环境部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包含79941个点位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基本实现所有土壤类型、县域和主要农产品产地全覆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

4、率达到90%以上。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公报可知,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据统计,全国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和10.4%。我国土壤污染面积总和高达101万平方公里,分轻微、轻度、中度、重度污染,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混合型污染比重较小。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以及由城市污水、

5、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根据原国土部和环保部的联合调查,我国污染土壤的修复已经刻不容缓。江苏土壤修复菌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第二章 产业调研分析第三章 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第五章 土建工程第六章 公用工程第七章 原辅材料供应第八章 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 项目平面布置第十章 环境保护第十一章 企业安全保护第十二章 风险应对评价分析第十三章 项目节能说明第十四章 实施安排第十五章 投资方案分析第十六章 项目经济效益可行性第十七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

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项目建设背景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利用土壤的自净能力,周期太长。传统的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存在工程量大、成本高、二次污染等负面影响,生物技术修复具有独特的天然优势,尤其是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天然存在或人工筛选的高效有益微生物,在应用的项目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技术参数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将其降解为无毒物质的修复技术。又

7、因微生物具有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适应强和易变异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分解代谢能力和较高的代谢速率,经济、简便、二次污染少,因此微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新型环保修复技术,故在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备受关注。微生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修复有机污染土壤:一方面微生物分泌胞外酶,依靠氧化作用、还原作用、基团转移作用、水解作用等反应模式降解有机污染物;另一方面有机污染物通过主动运输、被动扩散、促进扩散、基团转位及胞饮作用等方式微生物吸收进细胞后,胞内酶完成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理主要包括生物富集、生物转化等作用方式。生物富集主要表现在胞外络合、沉淀以及胞内积累三种形式。生物转化的

8、主要机理包括微生物对重金属的生物氧化和还原、甲基化与去甲基化,以及重金属的溶解和有机络合配位降解转化重金属,改变其毒性。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的修复方式主要分为原位微生物修复(in-situbioremediation)和异位微生物修复(ex-situbioremediation)。原位微生物修复不需将污染土壤搬离现场,直接向污染土壤投放菌剂或者添加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增加氧气含量,促进有益土著微生物或外源功能微生物的代谢活性,降解有机污染物或者减毒重金属。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有生物通风法、生物强化法、土地耕作法和化学活性修复法等。异位微生物修复是把受污染土壤从发生污染位置挖掘或抽提出来,然后集中

9、治理的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预制床法、堆制法及泥浆生物反应器法。我国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因此,在选择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技术时,应充分考虑各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污染物的类型、污染场地、污染状况等因素,充分发挥微生物修复方法的优势。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微生物资源丰富,菌种资源多样。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为发展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产业提供了资源保障。近十年,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筛选和驯化特异性高效功能微生物菌株,增强功能微生物在污染土壤中的活性、长期性和安全性,微生物修复技术参数的优化和pH、营养元素、温度、湿度等关键因子的调整等方面。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工程化研究必须结合环境工程、环境化

10、学及环境土壤学等多学科知识,构建出一套因地制宜的污染土壤田间修复工程集成技术,并设计开发出针对性强、高效简洁、成本低廉的微生物修复设备,以实现微生物修复污染土壤技术在工程化应用上质的飞跃。随着国家和市场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相关管理及技术规范体系也日趋完善,随着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积极介入污染土壤治理工作,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及发展潜力巨大,土壤修复行业将成为“十三五”环保产业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具有微生物修复专业经验的土壤治理企业不断涌现,其中有代表性的企业如北京本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以硫酸盐还原菌为主导条件下对六价铬等重金属的还原稳定化、北京博诚立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石油烃

11、降解等领域均实现技术突破和项目实践。本农科技依靠自身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核心技术和装备优势,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下,建设微生物实验室,研发形成原位微生物修复集成系统(In-situBioremediationandRecycle,ISBR)是以原位微生物修复为核心,绿色可循环为目标的环境友好型修复技术,也可配合原位化学氧化还原、固化稳定化等多种技术共同作用,在矿山修复、场地修复、障碍性土壤修复、流域底泥及固/危废治理业务领域,实现有机物、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的风险管控与彻底移除,达到绿色可持续环境修复的目的。Cr()含量是我国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八个重金属控制指标之一

12、。铬在土壤中主要以Cr()和Cr()两种价态存在,当pH大于5时,Cr()会以沉淀形式存在,易于在土壤中稳定下来。常采用还原稳定化法将污染土壤中的Cr()还原为迁移性和毒性较低的Cr()。目前,利用微生物修复铬污染土壤还处在实验室阶段,对于微生物原位修复铬污染土壤的工程化研究至今未有报道。本农科技自主研发形成一种六价铬污染场地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该技术采用原位注入的方式将微生物菌剂注入地下,原位修复土壤中Cr()。在浙江某铬污染场地,开展了以FeSO4化学还原法为对照,硫酸盐还原菌原位修复铬污染土壤的田间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法处理后,土壤中Cr()含量从6.48mg/kg降至0.95

13、mg/kg,下降率为85.33%,修复后的土地质量符合国家一类建设用地的标准;土壤浸出液中Cr()质量浓度从0.162mg/L降到0.04mg/L,下降率97%;土壤中硫酸根浓度略有降低,硫酸盐还原菌的丰度增加了3倍,从0.73%增加到2.87%。该技术的菌剂修复费用约为60元/m3,相比较硫酸亚铁化学法治理费用200元/方土,节约费用140元/m3。而且该技术所用菌剂为环境友好型绿色修复材料,修复过程不产生额外的废气、废水,不会给环境带来新的污染。此外,工程应用过程中不涉及污染土壤的开挖、转运等暴露过程,污染暴露途径少,消除Cr()具有潜在致癌性和对环境的持久危害性,不会危害污染场地区域人民

14、身心健康。该技术的成功工程应用,为铬污染土壤的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2019年10月,北京生态修复学会鉴定认证了技术成果,鉴定结论是:该项科技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综上所述,我国的土壤修复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土壤修复技术效果良莠不齐。我国具有万亿级的土壤修复产业市场,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未来土壤修复技术发展的趋势,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的限制在于不足的修复资金投入和缺乏长期的有效修复技术。因此,需要强化从如下两方面工作: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保护体系以及行业标准,严格落实环境监督机制,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切实增加修复资金的投入;多元化土壤修复技术类

15、型,尤其重点研发和推广应用经济环保型、长期有效性修复技术,提高土壤修复效率和效果,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污染土壤现状,实现土壤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二、报告编制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2010年本)。4、国家现行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5、项目承办单位现场勘察及市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6、其他有关资料。三、项目名称江苏土壤修复菌剂项目四、项目承办单位xxx科技发展公司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xx产业集聚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江苏,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江苏界于北纬30453520,东经1161812157之间,北接山东,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江苏跨江滨海,湖泊众多,地势平坦,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构成;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江苏省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苏地处长江经济带,下辖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百强,是唯一所有地级市都跻身百强的省份。江苏人均GD、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中国各省前列,成为中国综合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