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拆装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394790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行车拆装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自行车拆装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自行车拆装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自行车拆装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自行车拆装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行车拆装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行车拆装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法拉利C27自行车拆装方案组名:双元制7组组员:张娟 (拆装 ) 黄伟 (记录 )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我们拆自行车法拉利C27属于山地自行车,设计为骑乘于山区的车种,具有变速器可变换省力或换挡的档位,车架没有安装避震器,轮胎胎皮是巧克力胎纹以便于在无铺面的路面骑乘。车圈为24、26、29英寸的,轮胎尺寸为2.0英寸,车架尺寸为17英寸。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法拉利C27自行车组成及材料:组成: 车体部分:包括车架、前叉、前叉合件、车把(塑料)、鞍座和前夹(铝合金)等,是自行车的主体。 传动部分:包括 脚蹬、

2、 曲柄、 链轮、 链条、 中轴和 飞轮等,由人力踩动 脚蹬,通过以上传动件带动车轮旋转,驱车前行。 行动部分:即前后车轮、包括 前后轴部件、辐条(Q235碳钢或不锈钢)、轮辋(车圈 镁合金)、轮胎等。 安全装置:包括制动器(车闸)、反射装置等。 变速结构变速控制器和 前后拨链器等。 还增加一些附件,如支架、挡泥板等。自行车的一些部件: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车架:车架部件是构成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体,也是自行车的骨架和主体,其它部分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架采用流线型的钢管经过焊接、组合而成。辐条大都是等径的,因为该自行车没有减震器所以鞍座下方有一段制成扁平的流线

3、型,主要起加固作用。2.外胎:硬边胎,着地面积小适应在平坦的道路上行使,有阻力小,行动轻快等特点。外胎上的花纹为巧克力型,一般的山地自行车的种类,增加了抓地力。3脚蹬部件:脚蹬部件装配在中轴部件的左右曲柄上,是将平动力转化为转动力的装置,自行车骑行时,脚踏力首先传递给脚蹬部件,然后又脚蹬部件轴转动曲柄,牙盘,中轴,链条飞轮,使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进。因此脚蹬部件的结构和规格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汽车人的放脚位置是否合适,自行车能否顺利进行。脚踏:组合式脚踏板,由橡胶制成,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防滑功能,旋转灵活。4前叉部件:前叉部件位于自行车的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夹部分与前管配

4、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转动车把和前叉,可以使前轮改变方向,起到了自行车导向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起到控制自行车行驶的作用。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前叉部件的手里情况属悬臂梁性质,故前叉部件必须足有足够的强度等性质。5链条:安装在链轮和飞轮上,其作用是将脚踏力由曲柄、链轮传递到后轮上,带动自行车前进。链轮由高强度钢材制成,保证其达到需要的强度。6.飞轮:飞轮以内螺纹旋拧在后轴的右端,与链轮保持在同一平面,并通过链条与链轮相连接,构成自行车的驱动系统。它有多级飞轮,与中轴的链轮结合,组成不同的传动比,从而改变自行车的速度。通过数数发现它六个齿轮盘,分别有14、

5、16、18、20、22、24和28个齿轮。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拆卸方案经过我们对自行车细致的分析,以及拆装的难易程度的综合考量,我们选择了拆装以下部件:前车轮(1个)后车轮(1个)前车刹(1个)后车刹(1个)鞍座(1件)后轮盖瓦(1件)支架(1件)前轴(1件)后轴(1件)后拨链器(1件)成员角色分配我们根据我们两人的特点和技术侧重,张娟负责拆装任务,黄伟负责记录排放编辑,当然最后的装配由我们共同完成!拆卸计划我们仔细观察了自行车的结构,发现它并没有很多附件结构(车篮,车铃,车灯),所以不必考虑先拆卸这些小附件。根据修车师傅修车的方法,我们想把自行车倒立、扶正、放平,发现它

6、并不能直立起来,考虑到它的鞍座和车把并不在同一平面的特殊性,选择要用夹具将它摆正以便于工作的进行,要求:车把与鞍座高度相当,避免倾斜。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拆装顺序:(从前到后)拆前轮 拆前轮车闸拆站架拆后轮拆后拨链器拆后轮车闸拆鞍座拆前轮轴拆后轮轴注意事项:1.前后轮轴左右两边螺丝要同时旋转旋出。2.拆车闸时首先要将钢丝绳解除。3.拆完后的东西依次放好。4.注意不要让自行车倒了。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机构的结构图,及其一些我们发现的问题:1. 前轴钢珠(16)并不是塞满的,而是留有大约一个钢珠的空隙。前轮螺杆中间留有一段无螺纹,左右两边的螺纹是反着的。

7、上油时,要先上油在钢珠孔槽再上轴。(便于安装)问题:受力部位在哪里?(钢珠,因此钢珠必须足够硬,还有在机油的环境中旋转)为什么前轮螺杆不做成螺钉和螺母结构?2. 车闸旋转弹簧草图拆车闸前先要拆掉钢丝绳。拆掉钢丝绳后紧接着要将旋转弹簧(如右图)松掉。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螺丝间都有垫片?(是的,避免干涉)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3. 后拨链器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后拨链器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必须要准确记录下具体的顺序。(例如它和后轮叉架怎样结合)问题它的工作原理?4.后轮叉架问题:它的结构为什么是U型而不是O型?(便于修理,好拆轮子而不用拆轴)它最上面的两个孔是做

8、什么的?(上后座架等附件)它的设计特点?它在与5连接中间间断为什么有类似于三角形的孔槽。5站架一种自行车锁与站架的联动结构。属于自行车领域,尤其是属于自行车锁与站架的联动结构。自行车锁与站架的联动结构由联动线及其支撑部件、紧固部件、或滑动部件组成;联动线上端的转动线头与自行车锁的手脚共用锁把相连接;中端沿自行车的小三角架、后轮轴及其上附设的支撑部件、紧固部件、或滑动部件向下延伸;下端与自行车的站架相连接并用紧固部件紧固之。联动特点:一种自行车锁与站架的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联动结构由联动线及其支撑部件、紧固部件、或滑动部件组成;联动线上端的转动线头与自行车锁的手脚共用锁把相连接:中端沿自行车的

9、小三角架)、后轮轴及其上附设的支撑部件、紧固部件、或滑动部件向下延伸:下端与自行车的站架相连接并用固定式或可调节式紧固部件紧固之。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为什么不再采用原来的28自行车那种U型站架?(美观,省材料)6.其他一些没时间拆的中轴链条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链条的自锁结构;一根完整的自行车链条,一定有一个活节。从侧面看,这个活节是用一个弹簧卡片卡住的。如果你没有经验,一定要仔细观察,才能够找出它。找到它之后,有宽度适当的螺丝刀或者是专用的卡簧钳子把它掰开,并且从链条上摘下。然后抽出销轴,链条就断开了。安装的时候,先插进销轴,然后再把弹簧卡片卡进去。

10、注意事项:如果没有经验,螺丝刀很容易扎手,而且安装的时候,没有经验也容易把卡簧弹出去丢失。后轮飞轮车轮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装配自行车自行车装配顺序(先装大的在装小的,从前装到后) 装鞍座装前轮装后拨链器装后车轮装后车站架装前车车闸装后轮车闸注意事项:1.车链条的方向。2.事实上车链条和后拨链器是一起上的,他们有结合位置。3.后拨链器的装法。4.平口螺钉固定调速器的。5.车轮和车轴装配,螺丝不能旋太紧,并且一定要保准在中间。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拆装自行车的问题集锦: 链条怎样安装拆装总结 做好记录 带有可贴的标

11、签 带相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自行车小知识姿势正确的骑车姿势是上体较低。便于腰部弓屈,头部稍倾斜前伸;双臂自然弯屈。降低身体重心,同时防止由于车子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双手轻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稳车座。踏蹬自行车运动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脚尖朝下和脚跟朝下式三种。、自由式踏蹬方法:目前。就是脚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一些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这种踏蹬方法。根据部位不同,踝关节角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学原理,用力的方向与脚蹬旋转时所形成的圆周切线相一致,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动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自然地通过临界区,减少死点。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对

12、的放松。但这种踏蹬方法较难掌握。、脚尖朝下踏蹬法:其踏蹬特点是整个踏蹬旋转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有利于提高频率,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有利于自然通过临界区。、脚跟朝下式踏蹬法: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脚跟向下815度。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作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暂短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自行车的变速器,前3齿盘、后9齿盘的组合可变速为27。在此以山地车为例说明使用方法。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脚蹬时感到费力

13、(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长)。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脚蹬时感到轻松(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短)。自行车的骑行是起跑、停止、上坡、下坡、迎风、顺风等情况下前进。不管是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车快速前进,或者是慢速前进,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变速器。你假若不要加大自已的力度,只加大齿轮比来快速骑行,那是不可能的事。实际骑行过程中很快发现这一点的。加大齿轮比(高力矩、低旋动)来骑行时,达不到最适当的骑行(放出最适当的能量的力矩和旋转的组合)。这将会增加膝盖的负担和成为引起各种障碍的原因。变速器的简单说明 握把的右边(可能刻有19文字记号)的变速杆是,后变速器换挡用的。握把的左边(可能

14、刻有13文字记号)的变速杆是,前变速器换挡用的。边骑行边换挡时,变速器把链条移到齿盘。停下来换挡,尚未旋动脚以前链条是不会移动的。通常的使用方法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在普通的路上骑行时,前齿盘(由左边的变速杆操作)固定在中间(或者最大齿盘1)。只用后齿盘(由右边的变速杆操作)比较容易理解。最小的前齿盘则上坡时使用。后齿盘的齿轮比如何选择好呢?这要由踩蹬的旋转数来决定前齿盘(中轴)1分钟的旋转数。那么旋转数多少较适合呢?要根据脚力、技巧、心肺机能不同而各异。一般7080rpm 2较合适。要加快速度时,开始时以较低的齿盘(后边的较大的齿盘)起跑,随着速度的加快换为高的挡次(后面的小齿盘)。上坡时速度会降低,降低齿轮比来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顺风时会加快速度,提升齿轮比来保持一定的踩蹬力度。山路上的变速 山路有上坡、下坡。靠后齿盘无法应付路段的变化情况。需要改变前齿盘。只改变前齿盘时,齿轮比相差太大,因此后齿盘也随着一起改变,以便减少差距(踩蹬的力度)。降低前齿盘时,提升后齿盘。提升前齿盘时,降低后齿盘。左右变速杆要同时起动。经过练习容易操作的。前部外和后部内 前部内和后部外的组合前为外侧(大齿盘) 后为内侧(大齿盘)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