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公司模具设计规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9389183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公司模具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模具公司模具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模具公司模具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模具公司模具设计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模具公司模具设计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公司模具设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公司模具设计规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佛山市鸿盛鼎美模具有限公司标 题内 容模 具 设 计 规 范文件版本页 数共10页 第1页1.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塑胶模具的设计原则、方法及要求。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塑胶模具设计。3.设计内容3.1 制品工艺性分析与脱模斜度确定3.1.1制品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3.1.2制品壁厚均匀,变化不超过60;对于特别厚的部位要采取减胶措施。3.1.3加强筋大端的厚度不超过制品壁厚的一半。3.1.4制品上的文字原则上采用凸型字,以便于机械加工。3.1.5制品形状应避免产生模具结构上的薄钢位。3.1.6工艺圆角是否考虑制品使用性能,是否有利于机械加工。3.1.7 脱模斜度确定3.1.7.1 客户资

2、料有明确脱模斜度要求且合理时,按客户资料要求设计脱模斜度。3.1.7.2 客户资料的脱模斜度不合理时,与客户沟通确定合理的脱模斜度。3.1.7.3 客户资料未注明或没有明确的脱模斜度时,应明确客户要求后再确定。3.1.7.4 不影响制品装配的部位应设计1以上脱模斜度,但需防止缩水;对可能影响产品装配的部位,以装配间隙差做脱模斜度。3.1.7.5 应通过计算确定合理的脱模斜度:有特殊要求(如蚀纹等)的制品,脱模斜度应不小于2.53.2 模具分类:根据模胚尺寸将模具分为大、中、小三类。3.2.1 模具尺寸5050以上称为大型模具。3.2.2 模具尺寸3030-5050之间为中型模具。3.2.3 模

3、具尺寸3030以下为小模具。3.3 模胚选用与设计3.3.1 优先选用标准模胚,具体按龙记/明利标准执行。3.3.2 若选用非标准模胚,优先选用标准板厚,具体参照龙记/明利标准执行。3.3.2.1 大型非标准模胚,导柱直径不小于60mm,导套采用铸铜制做。3.3.2.2 大型非标准模胚导套孔壁厚不得小于10mm,回针孔壁厚为35-40mm,回针直径不小于30。佛山市鸿盛鼎美模具有限公司标 题内 容模 具 设 计 规 范文件版本页 数共10页 第2页3.3.2.3 大型非标准模胚A板、B板起吊螺钉孔为M36-48。3.3.2.4 如有可能产生较大侧压力时(型腔深度超过50mm),非标大型模胚应设

4、计原身止口。3.3.2.5 4040以上模胚A、B板四面吊环孔,且各板加吊环孔。3.4备料余量选用3.4.1普通模具精料一般不留加工余量。高度留0.5-1.0mm余量。3.4.2硬模精料预留0.5-1.0mm加工余量。3.4.3粗料单边预留2-3mm余量。3.5注塑参数校核方法3.5.1模具厚度+顶出距离+取出制品的距离 注塑机模板最小闭合距离。3.5.3码模板尺寸小于注塑机模板的最大装夹尺寸。锁模力:FP.A.10 注:F:注射机的公称锁模力(t)P:模内平均压力(25-40Mpa)A:投影面积(包括制品、流道)CM23.6型腔排位原则3.6.1型腔排位应有利于各腔同时、均匀进胶。3.6.2

5、多腔模各型腔排位紧凑,有利于缩短流道长度。3.6.3多腔模各型腔间距不小于15mm。3.6.4制品成型位置与镶件的边距一般为:小模15-20,中模20-30,大模30-40,同时应考虑运水孔及螺丝的合理布置。3.6.5 A板、B板镶件框壁厚一般为:小模30-50,中模50-80,大模80-120。3.6.6开镶件框后B板厚度一般为:小模30-50,中模50-80,大模80-120。3.6.7镶件成型部位厚度一般为:小模25-35,中模35-50,大模50-70。3.7 分型面设计原则3.7.1选择分型面首先必须符合客户要求。3.7.2避免在制品外表产生夹线,如无法避免时应尽量将夹线设计在不易看

6、见的部位。3.7.3分型面选择应保证制品留在后模。3.7.4优先选择平面碰穿,尽量避免插穿分型面。佛山市鸿盛鼎美模具有限公司标 题内 容模 具 设 计 规 范文件版本页 数共10页 第3页3.7.5插穿分型面应设计2以上的斜度;插穿面高度较小时取大斜度,插穿面高度大时取小斜度。3.8 冷却系统设计原则: 在满足制品结构的前提下,确保冷却充分。3.8.1运水孔设计3.8.1.1保证运水孔大小一致:小模6-8、中模8-10、大模10-12。3.8.1.2运水孔离料位距离均匀,最小不得小于:(小模)15mm、(中模)20mm、(大模)25mm.3.8.1.3运水孔间距大约为孔径的5倍,与其它孔间壁厚

7、不得小于5.0mm。3.8.1.4用隔水片方式冷却,隔水片孔径为10时运水孔取6;隔水片孔径为12 时运水孔取8;隔水片孔径为16时运水孔取10;隔水片孔径为20时运水孔取12;隔水片孔径间距为50-80mm时,同一组运水隔水片孔不超过6个。3.8.1.5运水孔为10以下的用BPT1/8英寸管接头,10以上(包括10)的用BPT3/8英寸的管接头。3.8.2 运水孔与出水孔的设计3.8.2.1进、出水孔与起吊螺丝孔其间距均不得小于40mm。3.8.2.2模具进、出水孔尽量设计在注塑机背面的一侧,其次为正面及顶面,避免设于底面。3.8.2.3进、出水孔不得与电源处在同一平面。3.9 浇注系统设计

8、原则:3.9.1一般模具的流道设计:3.9.1.1 模具定位环直径应比注塑机定位孔小0.2mm。3.9.1.2 浇口套球面半径R应比注塑机喷嘴球面半径大1.0-2.0mm;浇口套小端孔径D应比注塑机喷嘴径大0.5-1.0mm。3.9.1.3 主流道长度应尽量短,原则上不超过60mm。3.9.1.4 分流道应优先选用圆形,其次梯形,不得选用半圆形及矩形。圆形分流道直径为:小模5-8,中模8,大模10-12。3.9.1.5 流道转角用圆弧过渡,分流道末端应有冷料井。对于潜水口,冷料井位置必须低于进料口,冷料井深度约为直径的1.5倍。佛山市鸿盛鼎美模具有限公司标 题内 容模 具 设 计 规 范文件版

9、本页 数共10页 第4页3.9.2细水口模具的流道设计:确定客户要求是人工还是机械手法除水口。3.9.2.1校核取出水口所需开模距离。3.9.2.2 避免取出水口时与限位杆发生干涉。3.9.3 浇口位置设计原则3.9.3.1满足塑胶材料的流动比。3.9.3.2不影响制品外观例如夹水痕、流痕、蛇纹等。3.9.3.3不影响制品装配。3.9.3.4水口容易消除。3.10 顶出机构设计原则3.10.1模具顶出距离应小于注塑机的最大有效顶出行程。3.10.2顶出距离确保能轻易取出制品,且有限位。3.10.3 顶针设计原则3.10.3.1顶针面避免碰穿或插穿。3.10.3.2优先采用圆顶针,其次选用扁顶或

10、司筒,尽量避免使用推块或异形顶针。3.10.3.3顶针大小根据制品确定:一般小模4-6,中模6-8,大模10-12。3.10.3.4顶针端面若为异形时应防止转动。3.10.3.5顶针孔壁厚不小于3mm。3.11 行位抽芯设计原则3.11.1有效抽芯距离应大于制品倒扣尺寸3-5mm。3.11.2应采用刚性抽芯方式,并设计定位装置,避免仅依靠弹簧抽芯。3.11.3行位导滑部分长度大于行位高度,导滑部位厚度不小于5mm。3.11.4行位不得滑出压板总长的1/2。3.11.5滑动面应设计滑糟。3.11.6开模状态下,限位弹簧应有5-10mm预压量。3.11.7斜导柱斜角一般取16-18,锁紧块的斜角比

11、导柱斜角大2。3.11.8采用上模抽芯时,应保证开模状态下滑块的一半以上在T型槽内。3.12 斜顶抽芯设计原则3.12.1斜顶抽芯角度不得大于16。3.12.2斜顶宽度及厚度不得小于8mm。3.12.3一般小斜顶(宽度和厚度在25mm以下)采用整体形式,大斜顶采用镶拼结构。佛山市鸿盛鼎美模具有限公司标 题内 容模 具 设 计 规 范文件版本页 数共10页 第5页3.12.4斜顶应设计导向块,导向块厚度一般为20-40mm。3.12.5小斜顶在顶针板上时,一般采用斜方座导滑结构;大斜顶一般采用导滑块结构。3.12.6斜顶抽芯距离应大于倒扣长度2.0mm以上。3.12.7大斜顶应设计冷却系统。3.

12、13 镶件设计原则:设计时,考虑到产品的精度、加工的方便性、模具的强度以及排气与冷却的因素,应优先采用镶拼结构。3.13.1镶件设计应避免锐角,同时应考虑加工、装拆的方便性。3.13.2 当产品某处需换呵,必须单独镶出。3.13.3 当产品周围有止口时,需要整体镶呵。3.13.4 当产品骨位过深时要镶出。3.13.5 当产品某处结构复杂,难加工时要镶。3.13.6 齿轮产品往往要镶出。3.13.7 当产品上有细小的不规则碰穿时,一般要镶。3.13.8 当产品上有文字标识时,一般要镶,镶件尽量不镶通,采用螺丝固定,镶嵌范围为文字标识处最外圈装饰线。3.13.9 当按钮等制品对碰穿位大小有严格要求

13、时,往往要镶(镶件为黄牌),以保护前模。3.14 排气槽(针)设计原则:3.14.1 分型面或专为排气设计的镶件应设计排气槽。3.14.2 排气槽相互距离一般为100mm-150mm,料位处10mm内的深度以不跑胶为原则,其余深度为0.5mm。3.14.3 容易困气但不能设计排气槽的部位应设计排气针。3.15 材料选用及热处理材料选用的原则:满足客户和设计要求,降低成本。3.15.1 普通结构件(模板、限位块、支撑柱等)一般选用45#钢。3.15.2 普通模具前模、后模一般选用P20类钢材,如40Cr、GS738、GS2311、718、NAK55等。3.15.3 高镜面模具前模、后模选用420

14、类钢材,如2316、2316H、S316、S316H等。3.15.4 散热比较差的部位一般选用合金钢,如Ampcoq40。3.15.5 要求耐磨好、韧性高的模具一般选用H13类钢淬火处理,如H-1、8407、083等。3.15.6 小斜顶一般选用FDAC钢材;行位、斜顶选用P20类钢材氮化处理。大行位座可选用40Cr钢材。佛山市鸿盛鼎美模具有限公司标 题内 容模 具 设 计 规 范文件版本页 数共10页 第6页 3.15.7导滑压板、导向块、导滑片及细小镶件一般选用T8A淬火处理。4. 模具图纸统一要求4.1 目的:统一模具图纸规格及制图标准。4.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模具部、技质部。4.3 图纸规格4.3.1 总体规格4.3.1.1图纸做到整洁、简明、清楚、易读,不能有含糊混乱的情况。4.3.1.2镶件、分模线、插穿、碰穿、滑块等重要结构部位一定要表达清楚。4.3.2 标题栏4.3.2.1标题栏分两种:装配图标题栏和零件图标题栏。4.3.2.2标题栏中“名称”项填写方法:(见附图1、2) 装配图: “*” 产品名称零件图: * (*)零件编号零件名称4.3.2.3标题栏中“图号”项填写方法:TN * *零件编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