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核实测量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389156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核实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规划核实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规划核实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规划核实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规划核实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划核实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核实测量(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绘资质证书:建筑工程规划验收测量成果报告书1任务情况受XXXXXX委托,根据六安市寿县城乡规划管理局对建设工程规划验收测量的要求,我公司对该公司开发的 XXXXXX进行规划验收测量。测量的结果主要包括已竣工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及形状; 建筑物部分拐角点(房角点)的坐标; 房屋地面以上部分的层数及地下室层数;建筑物高度;房屋分栋建筑基底面积; 根据特殊要求进行的其他测量。竣工测量所提供的资料为“竣工测量数据表”“建设工程竣工现状图”2技术依据1.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CJJ/T73-20104. 全球定位系统(GP

2、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6. 1 : 500、1 : 1000、1 : 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7.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16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9.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10.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11.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查验收 GB/T 18316-2008612.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ZBA76002-8713. 委托方提供的建设工程规划图、附件3技术要求各等级

3、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表1等级一级二级平均边长(km)0.300.25接收机性能单频单频接收机精度优于10mm+3ppm10mm+3ppm同步观测接收机数 3 3观测量载波相位载波相位卫星高度角( ) 15 15有效观测卫星数 3 3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 n) 10 10观测时段长短(min) 30 30数据米集间隔时间(s)15 601560点位几何图形强度(PDOP) 10 10各等级GPS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测量中误差规定如下:I 22(T va + (bd)式中:c为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 mm)a 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1 X

4、10-6);d 为相邻点间距离(km)。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等级a(mm)b (1 x 10-6)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一级 10 101/20000注:当边长小于200m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 20mm(1) 网络RTK( GZCORS测设的控制点须进行重复测量,比例不少于 10%重测的作业要求与精度按上述规定执行,重复测量成果要求坐标点位误差在w5cm以内,高程较差在w 8cm以内。(2) 网络RTK( GZCORS测量时必须有不少于10%的已知点进行检核,确 保测量的可靠性。(3) 网络RTK( GZCORS、单基站RTK测量,应有一定数量的已知点检测, 坐标点位误差在= 5cm以内,高程

5、较差在w 8cm以内。(4) 网络RTK(GZCORS和单基站RTK测设的控制点作为二级图根控制的起算点时边长应200m在施测二级图根导线时应检测其边长和高差,边长的相对误差较差应小于1/5000角度较差w 68秒,检测高差的较差w 0.4 *S 。(5) 网络RTK(GZCORS和单基站RTK测设的控制点不作为二级图根控制的起算点时,应检测其边长、角度和高差,边长的相对误差较差应小于1/4000,角度较差w 68秒,检测高差的较差w 0.4 *S。4规划验收测量1. 作业流程收集控制点成果、竣工地形图等资料外业测量建筑物房角点坐标及首层地台标高内业展点编辑成图质量检查及评定2. 一般规定(1

6、)规划验收测量应采用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2)规划验收测量采用的比例尺为1:500,采用全野外数字化采集,最后成 果数据为“ .dwg ”格式。(3)规划验收测量的范围已竣工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及形状;建筑物部分拐 角点(房角点)的坐标;房屋地面以上部分的层数及地下室层数;建筑物高度; 房屋分栋建筑基底面积等。3. 规划验收测量内容的要求(1)各类竣工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 如实反映示其位置、形状、结构和性质特征。(2)房屋的轮廓应以墙基外角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性质分类,注记层数; 房屋应逐个表示。房屋(包括其它建筑物)上突出的悬空部分应测

7、量最外范围的 投影位置,以虚线表示,主要的支柱也要实测。当建筑物首层架空时,应实测建筑物主体最外围轮廓并以实线表示,相应其附属构筑物如阳台等以虚线表示。 当 建筑物首层墙体为玻璃墙等非常规建筑材料时,外轮廓以实线表示,分间(层) 线以虚线表示。(3) 台阶和室外楼梯长度大于1.5米,宽度大于0.5米的应在图中表示; 永久性门墩、支柱大于0.5米的依比例实测,小于0.5米的测量其中心位置,用 符号表示。重要的墩柱无法测量中心位置时,要量取并记录偏心距和偏离方向。(4)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图上应准确反映陆地道路的类别和等级,附 属设施的结构和关系;正确处理道路的相交关系及与其它要素的关系。(5)

8、路堤、路堑应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并应在其坡顶、坡脚适当测注高程。(6)要求对各种名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准确注出。图上所有居民地、 道路、街巷等地理名称,以及主要单位等名称,均应调查核实,有法定名称的应 以法定名称为准,并应正确注记。(7)建筑区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街道中心线、街道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 脚和相应的地面;高程注记点应注至厘米。(8)当两个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难以同时准确表示时,可将较重要的地 物准确表示,次要地物移位 0.3mm或缩小1/3表示。(9)独立性地物与房屋、道路、水系等其它地物重合时,可中断其它地物 符号,间隔0.3mm将独立性地物完整绘出。(10)房屋或围墙等高出地面

9、的建筑物,直接建筑在陡坎或斜坡上且建筑物边线与陡坎上沿线重合的,可用建筑物边线代替坡坎上沿线;当坎坡上沿线距 建筑物边线很近时,可移位间隔 0.3mm表示。(11)双线道路与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边线重合时,可以建筑物边线代替路边线。道路边线与建筑物的接头处应间隔0.3mm(12)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重合,可省略不绘;与地面无实物的线状符号(如架空管线、等高线等)重合时,可将地类界移位0.3mm绘出。(13)当图式符号不能满足测区内测图要求时,可自行设计新的符号,但 应在图廓外注明。4. 规划验收图测量(1)控制网布设:采用安徽省省级COR孫统,CORS-RTK系统布设11个

10、GPS空制点K1-K11,完成控制测量.(2)设站:对中整平,量仪器高;建立(选择)文件名;输入测站坐标、高 程及仪器高;输入后视点坐标(或方位角),瞄准后视目标后确定。(3)检查:测量1个已知坐标的点的坐标并与已知坐标对照(限差为 3cm ; 测量1个已知高程的点的高程并与已知高程比较(限差为3cm);如果前两项检查 都在限差范围内,便可开始测量,否则检查原因重新设站。(4)立镜:依比例尺地物立镜于地物轮廓线折点,不依比例尺地物立于其中 心位置和定位点。(5)观测:在建筑物的外角点、地界点、地形点上竖棱镜,回报镜高;全站 仪跟踪棱镜,输入点号和改变的棱镜高,在坐标测量状态下按测量键,显示测量

11、 数据后,输入测点类型代码后存储数据。继续下一个点的观测。(6)皮尺量距:对于需要测量而仪器无法看见的点,可用皮尺量距来确定点 位;半径大于0.5m的点状地物,如不能直接测定中心位置,应测量偏心距,并 在草图上注明偏心方向;丈量的距离应标注在草图上。(7)绘草图:现场绘制测量草图,标上立镜点的点号和丈量的距离,房屋结 构、层次等。草图是内业编绘工作的依据之一,应尽量详细。(8)检查:测量过程中每测量 30点左右及收站前,应检查后视方向,也可 以在其它控制点上进行方位角或坐标、高程检查。5南方CAS熨据编辑5.1数据编辑作业流程全野外数据采集工作结束后作业人员使用南方CASS7.1数据编辑软件进

12、行数据编辑。将全站仪外业采集的数据,导入到编辑软件,按照数据标准、草图录 入。编辑和属性录入过程中对外业采集、 核查的图形和标注的注记内容有怀疑的 地方,错、漏的地方要做好标记,编辑完成后打印分幅图去实地进行核实、补充 和修改,再回室内按照自查的内容对数据进行修改,全面检查后再将数据和打印图提交实施部门专职检查人员进行数据质量、图形质量的检查,专职检查人员对 查出的问题要指导作业人员进行修改。 实施部门作业、检查工作完成后,对成果 进行整理、撰写文字报告提交质量保证科检查,作业队对质量保证科查出的问题 再次进行修改。5.2南方CASS7.1数据编辑要求(1)字体、线型和符号采用CASS的标准字

13、体、线型和符号。当需要自定义 线型和符号时由专业技术人员统一定义并编码, 新定义的线型和符号及其编码需 要在专业技术总结中说明;(2)要素与要素之间要捕捉到位,不可以无故分离和中断;(3) 要素表示避让原则按主要要素按实际位置表示,次要要素避让0.2mm ;(4)消失的要素应予以删除,更新的要素与未更新的要素应合理衔接,保持 关系协调;(5) 不允许出现同一几何要素、文字注记重叠现象,文字注记尽量不要压盖 图形,为了保持要素的完整性,无法避让的情况下允许压盖,但对文字需要做消 隐;(6) 图幅拼接,所有图幅必须经过严格接边,图边处各类地物的拼接不得有 明显的变形和错位,不得改变其真实形状与相关

14、位置,直线地物在接边处不得产 生明显的转折,两边所绘内容要完全一致。5保证质量主要措施和要求1数据成果的检查以AutoCAD.dwg数据格式提供的数据文件必须符合规定的测图系统要求。 数据成果的检查主要是检查数据成果的完整性,位置精度、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 的逻辑一致性检查。2作业单位质量管理作业单位按照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并提交各项检查资料。 本工程技术检查按照自查、互查和专查的三级检查方法进行,自查由作业组完成, 互查由组间完成,专查由作业单位质检部门完成。(1)自查 自查主要是作业员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全面的认真的检查,确认无误后提交作业组长检查。自查的比例:内业成果100%,外业不低于50%。(2)互查 互查由作业组长检查或组织组间作业员互查,内容包括作业员提交的所有资料,除进行必要的手工校核外,还应用系统检校功能实施属性信息 和图形数据的互校,然后根据内业检查情况,有重点地进行实地检查。互查比例:内业成果100%,外业检查不低于10%。(3)专查 经作业组全面自检、互查后的成果成图,提交作业单位专查。专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输出各类图件及各种调查表册,由作业单位技术负责人(或专职检查员)进行全面的内业检查和重点的外业抽查,检查后形成检查记录,对 查出的问题,会同作业员确认后修改。作业单位专查比例要求对资料、 成果的内 业检查量达到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