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387401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题一、地球内部有什么 1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十几千米)。 2. (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 3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4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 、(地幔) 、(地核 )。 5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厚(570)千米,地幔由(硅、铁、镁)组成,厚约(2900)千米,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由(铁、镍)组成,半径为(3400多)千米。 6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 答

2、: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索的。 7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答: 知道火山喷发、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可避免它对人类造成灾难。 8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答:地球内部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厚570千米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厚2900多千米,温度在 1200到2000之间;地幔下面是地核,厚3400多千米,温度可达5000。 二、火山 1、(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产物。 2、1980年5月18日(圣海伦斯火山)受地震影响喷发。 3、火山的成因: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3、。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三、地震 1、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外在表现。 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试用你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这次地震的原因。 答: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3、地震前常发生一些异常的现象,如地下水位的突然改变,动物惊慌不安等。4、地震来了我们怎么办?

4、答: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该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以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四、做一块卵石 1、卵石是怎样形成的?由于河流上游两边高山上的岩石受风化作用,形成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石块。这些石块经流水的冲刷,缓慢的向下游移动,并不断被水流磨圆。经过长时间的作用,逐渐变成卵石。卵石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高山上的岩石风化、崩落下来;第二是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冲刷,相互碰撞摩擦,变圆。 2、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

5、、(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3、地表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五、各种各样的矿物 1、 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铜、铁等属于(金属矿产)。石墨、石英、硫黄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2、 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3、 飞机,钢精锅,勺、叉、刀,钢笔,轮船,汽车,自行车的原材料都来源于(铁矿石)。 4、 杀虫剂、消毒剂、燃料、染料、医药、合成材料的原材料都来源于(煤)。 5、 人类对矿产的开采方法:采取(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像石油

6、这样液体性质的矿产,采取(管道开采)。 6、煤、石油、天然气都(不可再生),所以我们要研究、开发(新能源)。六、地表的变化 1、 (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2、 地球表面形态是(不断变化)的,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运动改变着地表形态,地球外部运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地球的(内部)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地球的(外力)作用使高低不平的地表形态趋于平坦。(人类活动)也改变着地表形态。 3、 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那些影响 ? 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如填海造田、开挖河道、开山修路、修建水库、绿化沙漠。

7、 破坏地表形态。如乱砍乱伐、过度放牧、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 4、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它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1794千米。 5、 如何保护地表:不过量抽取地下水、停止毁林开荒、恢复天然牧场等。 6、(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化石。七、声音的产生 1生活中,声音(无时)不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声音(世界)。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生活中人们为控制声音的大小采用了哪些方法? 答;(1)增大振动或利用扩音器增大声

8、音。(2)采用减少或停止物体的振动来减少声音。 八、谁能传播声音 1、谁能传播声音?液体、固体和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2物体(振动)发声时,形成了声音的(“波浪”),就像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向(周围)(扩散),并逐渐(消失)。 3、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九、怎样听到声音 1、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

9、经)相连。 2、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3、怎样保护听力?一是尽量避开噪声;二是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或鼓膜;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四是鼻、咽部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4、哪些动物的耳廓很大很长?这对动物有什么作用?大象、蝙蝠、兔子等。使动物更好地收集四面八方的声音,尤其是微弱的声音,帮助动物察觉危险。十、各种各样的声音 1.人耳听不到的声波有(次声

10、波)和(超声波)。 2声音的大小与(用力大小)有关,(用力大)声音大,(用力小)声音小。 3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振频快)声音高,(振频慢)声音低。 4、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 5、(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性质稳定,能量衰减幅度小,穿透力强,可用于(定向导航)。 (次声波)不依靠其他辅助设备,能在地球上传播很远的地方。 6、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医院用B超探测病灶,潜水艇利用声纳导航。 十一、 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1、声音分(乐音)和(噪音),(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2(噪声)对人造成危害。(噪声)、(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11、 3噪声的来源有哪些? 答:(1)交通运输 (2)工业生产 (3)建筑施工 (4)社会生活 4、噪声有哪些危害? 答:(1)影响听力。(2)影响工作、学习。(3)影响心血管功能和内分泌系统。(4)危害中枢神经系统。(5)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 5、人们是怎样控制、消除噪声污染的? 答:(1)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尽可能采用无噪声(或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以消除噪声源;(2)将一些不可避免的噪声源与生活区隔开,比如飞机场均建在市郊;(3)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地采用吸音与隔音设备来降低噪声;(4)植树造林植树造林也是降低城市和工矿企业噪声的方法。 6、在学校里,要减少噪音,你是怎样从我做起的 答:如:轻声关

12、门、阅览室里不大声喧哗、楼道里放轻脚步。 7、哪些材料更有利于消除噪音? 答:矿棉吸声板,隔音玻璃,隔音泡沫板 十二、秋季星空 1、 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2、 (仙后座)是秋季中一个耀眼的星座,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W”)形,好像一个美丽的王后坐在宝座上。 3、 (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4、 观察南天时,我们的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5、 观察北天时,我们的左边是(西),右边是(东)

13、。6、北极星位于小熊座上,北斗七星位于大熊座上。 十三、冬季星空 1、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猎户座主要由(七)颗亮星组成。猎户座很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威武猎人,在“猎人”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四)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其中(左脚)部位的那颗星又白又亮;在“猎人”的腰带部位,有(三)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 这七颗亮星是识别猎户座的明显标志。 2、冬季星空,从猎户座猎人腰部的三颗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就是(天狼星)。天狼星是大犬座星,视星等为1.45等,距离我们只有8.6光年。 14课、木材 1(棉花)、(

14、木头)、(竹子)、(煤)、(石头)是非人工合成的(天然)材料。 2、(玻璃)、(塑料)、(陶瓷)、(人造纤维)、(人造革)是人工合成的(人造)材料。 3、我们把木块连接到电路中,来研究木头是否能(导电),我们可以用小刀刻不同的木块,来研究各种木头的(软硬)程度,我们可以把不同的木块放入水中,来研究各种木头的(沉浮)情况。4木头有什么特点? 答:(1)有纹理(2)能燃烧(3)有软有硬,软的易雕刻(4)大多数能浮在水面上(5)干木头不导电,湿木头能导电(6)不易传热。 5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木头做的? 答:桌、椅、凳、门、窗、床等都是木头做的。 15课、纸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15、。 2、我们可以从(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厚度)、(透光性)、(吸水能力)、(承重性能)等方面研究纸。 3、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这些廉价的原料造出了可供书写的纸张,被称为(蔡侯纸)。 4、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后来又用(竹简)或(木简)做书写材料。 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 6、(节约纸张)就是(节约能源)。16课、陶瓷 1中国的原始陶器制作始于距今约( 7000 )年前,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文化)的国家之一。 2举世闻名的中国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巨大贡献。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 3陶瓷属于(人造 )材料。 4在高压线杆上用到陶瓷,是因为陶瓷有(不导电)的特点,应用于航天飞机上是因为陶瓷有(耐高温)的特点,应用于地下管道是因为陶瓷有(耐腐蚀)的特点。 5陶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有很高的(鉴赏)和(艺术)价值。 6陶瓷的特点:易碎、不易传热、不导电、不吸水、耐高温、耐腐蚀。7怎样利用陶瓷材料? 答:(1)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力、机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