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运动负荷的设计和检查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384845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活动运动负荷的设计和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体育活动运动负荷的设计和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体育活动运动负荷的设计和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体育活动运动负荷的设计和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体育活动运动负荷的设计和检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活动运动负荷的设计和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活动运动负荷的设计和检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活动运动负荷的设计和检查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要求:幼儿每天 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 于 1 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之所以具体规定体育活动的 时间量,是因为体育是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身体素质,增强 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关注幼儿 体育活动时间量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 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体育活动的锻炼价值。一、正确认识运动负荷 习惯上,教师用“运动量”作为考量幼儿运动负荷的依 据,往往流于粗略的感性判断,缺乏相对规范的科学认识, 因此产生一些问题。情境 1:一个有趣而激烈的体育活动快要结束了。最后 一个环节是放松

2、活动,教师对幼儿说: “让我们听音乐跟着 兔妈妈一起放松身体吧。 ”然后。欢快而热闹的音乐响起, 所有幼儿和教师笑着、跳着,做着“放松活动” ,孩子们仍 然在流汗 (思考:放松活动是为了放松身心,让幼儿较 快恢复到平静状态。教师却使用调动情绪的欢快音乐作为背 景音乐,这样的放松有效吗)情景 2: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体育游戏,孩子们玩得特 别开心。教师虽然注意到每位幼儿都流了很多汗,但看到幼 儿这么有兴趣,就问:“小朋友们累不累?”所有幼儿都回 答:“不累! ”于是,教师说:“那我们再挑战一次吧! ”游戏 再次开始(思考:教师对于孩子真正的身心状态并不明 了,而有挑战的体育活动往往也存在安全隐患,

3、只是通过提 问来判断幼儿的疲劳状况科学吗)上述两个情景在体育活动中时常发生,教师虽然也知道 运动负荷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但因为对什么是运动负荷 了解不深,不能让其在体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发挥有效作 用,而犯这些“低级错误”。因此,我们应从幼儿体育活动 的实际出发,正确把握运动负荷的内涵,为一个体育活动设 计适宜的运动负荷,并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适时适度地检查 和调节运动负荷。运动负荷比教师口语中的“运动量”更为专业,它是指 幼儿在体育活动中身心所受到的运动刺激及其应激的值,包 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个纬度。其中,生理负荷是指幼儿 参与体育活动的量和强度对机体的刺激程度,如运动的次 数、时间、距

4、离、密度、强度等,以及在运动刺激下幼儿呼 吸率、心率、血压等生理方面的变化。心理负荷是指体育活 动中幼儿所承受的心理刺激及心理能耗,它通常来自幼儿的 情绪、注意和意志三个方面。一般情况下,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主要由生理负荷决 定,一个体育活动的平均生理负荷应该也必须能达到“中大”以上。这里的“中大”指的是生理负荷的强度,用心率去表示就是通常规定的“有效体育活动的平均心率达到1305次/分钟”。二、合理设计运动负荷 教师在设计一个体育活动时,必须周密地进行运动负荷 的设计。教师设计运动负荷时,可以参考以下经验:1. “运动负荷”设计的一般要求。一个体育活动的安排,幼儿的生理负荷应从小到大,逐 渐增

5、加,负荷强度是大、中、小合理交替,一次体育活动的 平均负荷应该达到中大以上。范例 1:准备活动是慢跑,然后是热身操:准备活动后 教师介绍游戏,同时让幼儿休息。游戏分多次进行,每次游 戏结束都组织短暂的总结和讨论,同时让幼儿休息。游戏层 层递进,最后一次是最高难度的游戏:活动结束前是放松活 动。范例 2: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走平衡” ,这是个低负荷的 动作,在活动的后半段设计了一个综合游戏,内容是较高负 荷的“快跑”与“连续跳”组合。2. 动作和素质类别对运动负荷的影响。 不同的动作和素质要求都会对运动负荷产生影响,而两 者相结合也会形成不同的运动负荷。例如: “跑”和“跳” 类动作都是中大以上负

6、荷: “走”类是小负荷,但快速走就变成了中大负荷: “投准”是发展灵敏素质的,属于中小负 荷,但“投远”就是发展力量素质的,属于中大负荷。教师 要善于总结经验,以便在体育活动的设计时对运动负荷有较 为合理的预估。下面是基本动作结合素质的负荷大小参考 表:3. 重视“热身准备”和“放松结束” 。“热身准备”和“放松结束”是不论何种形式的体育活 动都必须要有的内容。其中, “热身准备”的生理负荷强度 必须达到中大,具体表现为幼儿发热、出微汗。 “放松结束” 的生理负荷必须小,以促进幼儿身心尽快恢复到相对平静的 状态。范例:活动内容是立定跳远。热身准备时间 4 分钟:慢 跑 1 分钟,距离 100-

7、150 米;常规音乐热身操 2 分钟,热身 部位(颈部、肩部、扩胸、伸展、腹背、膝盖、腕踝) ;专 项准备 1 分钟(多种跳的游戏) 。放松结束时间 2 分钟:听 音乐调整呼吸 3 次;放松肌肉(手臂、膝盖、大腿) ;立位 体前屈练习;复习和总结;收拾器械结束。4. 考虑季节特点。季节气候对运动负荷是有影响的。总体而言,春秋两季 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冬夏两季则影响较大。其中,冬季 尽量多开展跑、跳等大负荷运动,同时还要适度增加运动的 强度和密度,以增加幼儿的运动负荷量:夏季则应开展走、平衡等低负荷活动,并谨慎关注温度,适度降低运动强度和 密度,避免幼儿承受过高的运动负荷。5. 考虑心理负荷。

8、体育活动中,心理负荷也是需要设计的。例如:在热身 准备环节。应该用有趣的游戏、欢快的音乐等充分调动幼儿 的情绪,增加幼儿的心理负荷量,促进幼儿更快地热身和进 入最佳的运动状态:在组织幼儿学习新动作或新游戏时,应 该降低幼儿情绪负荷的强度,提高其注意的负荷强度,以增 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放松环节, 则应该先进行心理的放松, 通过呼吸、轻音乐等,先让幼儿情绪安定,以促进生理负荷 的下降。范例 1:放松活动。选择舒缓的轻音乐,第一步调整呼 吸,幼儿跟教师深呼吸三次。第二步,轻甩胳膊,拍打手臂 和大、小腿肌肉。听口令做立位体前屈练习。第三步,蹲下 闭眼听音乐,听教师数 10 秒,集体跳起,和教师比高

9、度。 最后,停止音乐。教师提升和总结。范例 2:基本部分的学习新动作。热身活动结束后,幼 儿跟随教师深呼吸,保持安静。教师在每位幼儿都平静后, 导入学习情境,提出探究任务;幼儿自由探索结束后,教师 指导幼儿调整呼吸。集中队伍,待幼儿情绪稳定后再开始后 面的示范、讨论等活动。二、检查与调节运动负荷计划上的运动负荷是预设的,因此,教师需要在体育活 动现场随时检查幼儿的即时状态,迅速做出有效的调节,以 求运动负荷适合多数幼儿的身体实际需要。体育活动中教师 检查负荷大小的方法有三种。1. 生理测定法。这是最为准确的检查方法。它包括测定 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生理生化指标。因为它需要使用专 门的设备和仪

10、器,仅能在一些特定的教研活动中使用。2. 自我感觉法。这是一种比较简单、主观的检查方法。 是让幼儿自述或回答一些主观感受来判断生理负荷的大小。 自我感觉包括“累不累” “腿酸不酸” “想不想再玩”等。但 “自我感觉法”存在局限性,首先,不是每个年龄段的幼儿 都能表述出真实的自我感受。其次,幼儿易受外界因素的干 扰,未必能客观说出自我的感受,如对感兴趣的活动,累了 也说不累等。因此,虽然我们也常使用这种方法检查生理负 荷,但实际并不准确,教师在使用时,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 补充检查。3. 教师观察法。这是相对准确和实用的检查方法。在体 育活动中教师通过对幼儿外部表现进行“五看” ,即从幼儿 的面部

11、、呼吸、动作、注意力和出汗这五个方面,判断运动 负荷的量。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了轻度疲劳状况的 1-2 个指标时, 可以要求幼儿再坚持一下: 出现很疲劳状况的 1-2 个指标时, 应该让幼儿休息一下,或者终止活动:出现中度疲劳状况的1-2 个指标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平时身体状况和具体活动内 容做灵活调整。若活动内容较难,有挑战性,立刻终止;若 活动内容是熟悉的、难度和强度不大的,可以适度让幼儿坚 持一下。体育活动是为了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因此,要重视体育 活动的运动负荷。但教师也要避免过分强调运动负荷,以至 于影响体育活动的趣味性。运动负荷应该成为体育活动中的 一个内在要素,对整个体育活动起着弹性约束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