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体化教学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382810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体化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体化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体化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体化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体化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体化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体化教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州六月荔枝丹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本文位于苏教版说明文第二板块“科学之光奇异的自然” 的第一篇, 属于教学研习课文。 文本属于科普说明文, 介绍说明某个植物。编者的意图是,借该篇培养学生阅读科 普说明文的能力。本文的阅读没有难度,教学时以自读把握信息为主; 并体会科普说明文与学术论文的差别。目标要求:1、能够筛选主要信息,把握文章脉络。2、了解科普说明文的特点,理解说明方法,体会其语 言特色。3、学习植物说明的逻辑顺序,并培养自己严谨有序的 素养。课时设置: 2 教时。第 1 教时要点:理解过程:一、导入 放映荔枝的照片,了解本文属性,明确学习要求。二、基本理解1、科学小品: 多用

2、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 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 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特点: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用 一句话概括就是“文学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作者贾祖璋, 科普作家,本文曾获得科普征文一等奖。2、标题特点 “南州六月荔枝丹”点明说明对象,引用古人诗 句。有人说此标题引用得非常恰当,你从信息的角度说说好 在哪里?(点明说明对象,点明生长环境南方,点明成熟 时间,点明果实颜色。 )3、理解引用的原诗及作者原诗及作者:陈辉,明代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 字伯炜,生卒年不详。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年间进士, 任贵州按察司佥事,后调任广西按察司副使。为

3、官清正、廉 洁,才识高远。长于诗,善于鼓琴,著有琴边清唱 。荔枝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簇更团:形容荔枝果实一簇簇一串串又多又密。 绛雪艳浮红锦烂, 绛雪:丹丸名。这里比喻荔枝的 果实。烂:明亮。全句是:荔枝树上象结满了绛雪丹丸一样 浮动着艳丽的色彩,荔枝林象一匹匹红锦闪耀着一片片烂漫 的红光。 玉壶 玉壶:用玉做成的壶,比喻荔枝果肉象玉一 样白净光洁。 光莹水晶 水晶:比喻果肉晶莹透明。 寒。高名已许传新曲 新曲:指荔枝香 。杨贵妃生日, 乐队作新曲

4、(一说是乐师李龟年作的)献上,正好驿马送来 荔枝,因而用荔枝香作为曲名。 芳味曾经荐大官。 大 (tai )官:官名,也称太官。汉朝开始设置,称大官令 或大官丞,主管皇帝饮食。因为汉高祖时就已经由南粤进贡 荔枝,所以特用“大官”表明汉代以来就已经由大官把荔枝 引入皇帝食谱。 乌府日长霜署静, 乌府:御史府,也称乌台。据汉书说,御史府中有几排大柏树,常有几千只野乌鸦在上面栖宿,因此称御史府为乌府。霜署:也是御史府的别称,或 称霜台、宪台。乌府、霜署在这里都是指按察司衙署。这是 写实的句子。 几株斜覆石栏杆。 “几株”句:按察司衙署 院里几株荔枝树,被累累果实压弯了腰,太阳照下它们的影 子,斜斜地

5、覆盖在石栏杆上。 4、注意几个字词:缯(z mg)绡(xi e)瓤(r eng)醴酪(I 1 l co)夤 (y in)脐(q i)浸渍(j in z i)苞蕊(b ao ru 1)萌孽(m eng ni e)啖(dm)三、浏览课文,归纳出本文提纲(第一部分( 1 10)介绍荔枝的形态和果实特点1、引出说明对象,设置疑问,带起下文2、说明荔枝的生理结构特点 外部形态(外壳、形状、大小) 内部构造(果膜、果肉、果核)3、说明荔枝花的特点第二部分( 11 14)介绍荔枝的生长特性和有关栽 培情况1、介绍荔枝的原产地和栽培史2、引入古代的荔枝书谱3、说明荔枝的生长习性和及生长北限4、说说自己对荔枝的

6、生产建议四、讨论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一)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回答下面的问题1、本文介绍的两个方面,哪个方面是主要内容?就全 文看,这是怎样的一种说明顺序?(主要内容是荔枝的形态和果实特点。全文看,说明 顺序为由主到次。 )2、由介绍荔枝的生理特点到介绍荔枝的花,是怎样是 顺序?由介绍外部形态到介绍内部构造,是怎样的顺序?介 绍外部形态和介绍内部构造的段落又是怎样的顺序?(由主到次或者由实到虚。由外而内或者由表及里。 观察顺序,空间由外而内的顺序。 )(二)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回答下面的问题1、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下定义, 诠释;举例子; 打比方(比喻);作比较(对 比);引言论(引用

7、) ;画图表;列数字;分类别。 )2、请你和同学合作,联系课文,举例说明课文用了哪 些方法?这样说明有怎样的好处?(1、打比方: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有文学情趣 让读者更易理解。如把荔枝比作“绛囊” “红星”“珊瑚珠”,把成片的荔 枝林比作“飞焰欲横天” “红云几万里” ,把稀奇的荔枝品种 比作“细长如指形的龙牙 、圆小如珠的珍珠 ”等等2、列数字,使得事实确凿,准确、客观、具体,更具 说服力。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 “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 克到二十多克” ;如介绍荔枝贮藏时说, “现经研究证实,温 度保持在1C到5 C,可贮藏30天左右”;又如介绍荔枝结实 时说,“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

8、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 百以下”,等等。3、举例子,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 如唐明皇为了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 “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如为证明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4、引用, 本文引用古诗文、 史料、 故事多达二十多处, 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5、作比较:“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有似丁香。6、分类别:“广东有双季荔枝,又有四季荔枝,7、下定义:“荔枝壳表面特称龟裂片。”、“两侧 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 )五、作业 第 2 教时要点:进一步理解本文引用的说明方法,整体理解文 章特色过程:、讨论本文引用的说明方法,填下面的表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