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专家论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37972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专家论证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顶管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专家论证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顶管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专家论证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顶管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专家论证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顶管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专家论证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管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专家论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专家论证(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编号:致:项目监理机构我方已完成的编制和审批,请予以审查。附件: 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施工单位项目部印章项目经理签字: 年 月 日审查意见: 同意 不同意 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 月 日审查意见: 同意 不同意 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 项目监理机构印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 年 月 日审批意见仅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 同意 不同意 按以下主要内容修改 建设单位印章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注: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留一份。X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目 录第1章 编制依

2、据61.1编制依据61.2编制说明7第2章 工程概述82.1 工程概况82.2周围环境情况92.3主要工作内容92.4主要工程数量92.5自然条件92.6重点及难点分析和措施13第3 章 施工总体部署153.1 施工总体目标153.2施工组织机构163.2施工总体安排173.3资源配置173.4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233.5 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后24第4章 施工方法254.1 施工方法254.2 施工布署254.3、施工工艺流程254.4 施工准备254.5 降排水措施264.6 工作井施工364.7 测量放线414.8、顶力计算及后背墙土抗力434.9、导轨安装444.10、后背的设置45

3、4.11、顶管设备的安装464.12、配套设备474.13、管道顶进施工484.14、测量及纠偏524.15、管背注浆544.16、通风及照明544.17、检查井浇筑及工作井回填554.18、闭水试验55 / 第1章 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1.1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GJ311-20131.1.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820081.1.3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41-20081.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20111.1.6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1.1.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

4、11-20091.1.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1.1.9XX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DB51T5072-20111.1.10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3-201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 06MS201 1.1.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1.1.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1.1.14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 GB 50870-20131.1.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GB51004-2015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JC/T640-20101.1.1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

5、1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 2006 年 12 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405-20051.1.2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1.1.2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1.1.22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1.1.2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2010 1.1.24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建筑基坑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成建安监发201122号1.1.2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住建部建质200987号XX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DB51/T5072-20111.1.27XX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管理办法

6、 成建委2009494号1.2编制说明1.2.1根据工程施工图设计,并结合我公司的施工实力、技术、资源和机具的配置能力,以及施工的丰富经验等因素,编制本工程施工方案。在编制本方案前,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及重点,全面、科学地安排工作。人员方面:调集具有顶管工程施工经验、组织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参加;机械设备方面: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测量仪器、检验仪器、试验设备;对关键工程或关键工序进行充分合理的组织,解决好各工序、各工点间的施工干扰,以及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使整个工程施工得以协调一致、优质高效地推进,确保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控制,按照合同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第2章 工程

7、概述2.1 工程概况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某工程WS53-1WS57污水管道。污水位于道路右侧11m,侧非机动车道下方。本顶管工程采用Ws53-1Ws57、WS60Ws61污水管道开挖深度超过6米,为避免大开挖,采用顶管施工。顶坑: Ws53、Ws55、Ws57;接收坑: Ws53-1、Ws54、Ws56。顶管结束后再工作坑内修建检查井。如下图:2.2周围环境情况顶坑井和接收井位于某工程K2+472处右侧,与规划的万安南66路交叉路口中,施工范围无既有管线影响,也无地下障碍。施工临时道路均使用新建某工程路基,交通不受村道和施工便道影响。顶管井采用钢筋混凝土7m喷射C30圆形井,接收井采用5m喷射C3

8、0圆形井,坡度为0.1%。施工电源拟采用接入临时高压配电箱满足。2.3主要工作内容2.3.1 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及防护、边坡沉降观测、基坑排水。2.3.2 顶管井与接收井钢筋与工字钢制作安装、锁口圈梁模板安装、喷射砼浇筑、顶管施工、坑内检查井施工等。2.4主要工程数量顶管施工主要工程数量序号分项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接收井土石方开挖m7652顶坑进土石方开挖m13963内径1000的III钢筋砼预制管m338顶管专用4顶坑井座3井深约10m5接收井座3井深约10m6临时彩钢围挡H2.5mm3187注浆m8工作井回填砂砾石m21352.5自然条件2.5.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天府新区XX直管区,是连接

9、XX路、XX路、梓州大道的重要通道,也是区域路网的一个重要补充。2.5.2地形与地貌地貌为起伏不平的低矮丘陵与低缓开阔的平原组成。2.5.3气象场地所处XX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主导风向为NNE向,常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约250Pa,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000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根据XX气象台观测资料,XX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7.00mm;最大日降水量为195.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02

10、0.5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228.3小时;主导风向为N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极大风速为27.4m/s1961年6月21日。2.5.4工程地质条件地范围4km开外分布有一条新华夏系苏码头断裂带,总体走向北30 40东,倾向南东,倾角在21 26之间,断距210230米,显示为压性特征。本拟建区域位于断裂东南向下盘位置,距断裂轴部约4km开外。从地壳稳定性来看应属稳定区。场地属稳定场地。地质构造简单,岩层产状N10E/11SE,岩节理裂隙不发育,呈闭合状。开挖时岩体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影响不大,不存在顺层滑动的可能。地层

11、岩性区域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e,分布于既有道路范围;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分布于槽谷区,主要为弱膨胀性硬塑状粘性土,局部地势低洼地段分布厚度3m的软塑状粘土;丘坡段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弱膨胀性可塑状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泥岩。现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e素填土:黄褐色至棕红色,松散-稍密状,稍湿,主要成份为粘性土及少量泥岩风化碎片组成,粘性土含量大于80%,未完成自重固结,采取率80%,属于级普通土。2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l+pl与坡残积层Q4dl+el粘性土:黄褐色,浅褐黄色至棕红色,硬塑状,局部可塑状

12、,土质不均匀,其中浅褐黄色以粘性土为主,细腻,切面光滑,据试验结果为低液限土,自由膨胀率41.653%;Ip17,为粘土层,具弱膨胀土,主要分布于地表,厚约16m,属级普通土。淤泥质土:粘性土,黑褐色,软塑流塑状,主要成分以粘土为主夹少量有机质及砂土,土质不均匀,分布于路基范围水塘中,厚度3,属级松土。3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全风化泥岩:棕红色,全风化,原岩结构构造完全风化破坏,岩芯已风化呈土状,手属捏易碎,属级普通土。厚约17m,强风化泥岩:棕红色,强风化,原岩结构构造风化强烈,岩芯已风化呈1-7cm碎块状夹少量土状,锤击声哑、易碎,属级软石。厚约25m,中风化泥岩:棕红色,中风化,泥质结

13、构,层状构造,岩芯较完整,呈8-40cm柱状,岩质硬,锤击不易碎,RQD=70%,产状为N48E/23SE,属级软石。埋深311m。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根据现场原位测试成果、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结合现场钻探取芯鉴别,该场地勘察区内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取值建议如下:地基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表岩土名称及编号状态天然密度g/cm3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kPa桩侧土摩阻力标准值QikkPa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frk/压缩系数av压缩模量Esv直接快剪路堑开挖边坡坡度值土体与锚固体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kkpa基底摩擦系数凝聚力Ck 内摩擦角标准值k 素填土松散2.06100300.44.21810/10/粘性土硬塑1.9516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