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生活化小学科学教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377684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生活化小学科学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生活化小学科学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生活化小学科学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生活化小学科学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生活化小学科学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生活化小学科学教学摘要: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天天与科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科学熟视无睹,对科学缺乏兴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学与用分离,把科学学习与生活割裂开来。小学科学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自然界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处处是科学。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专心探究,就能真正体会科学就在身边,科学就能为生活服务。关键词:小学科学 生活化 引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即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现代课程论也认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那么怎样对小学科学教学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呢

2、?一、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由于在农村教学无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知书本上的知识,而利用多媒体模拟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能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例如在学习食物这一单元,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而往往天天接触的东西容易被忽视,所以上课前,我准备了一些图片材料并且上网查找了一些关于食物营养的有关资料,课堂上我先是将学生分组,然后展示出图片,通过对图片的观察,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每天吃的食物以及每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各抒己见,有疑问的,可以记下来,然后放在班里再来讨论,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查找每种日常食物的营养成分;比如说到花生的营养价值时,

3、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到:1、花生中含有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锌,能增强记忆,抗老化,延缓脑功能衰退,滋润皮肤;2、 花生中的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花生红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更是高出50倍,对多种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3、花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用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4、花生中含有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白藜芦醇可以防治肿瘤类疾病,同时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5、花生纤维组织中的可溶性纤维被人体消化吸收时,会像海绵一样吸收液体和其他物质,然后膨胀成胶带体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降低有害物质在体内的积存和所产生的毒性作用,减少肠癌发

4、生的机会。花生的使用效果性平,味甘;入牌、肺经。具有醒牌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之功效。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齿衄鼻衄,皮肤紫斑,脚气,产妇乳少等病症。通过这些让学生了解到平时的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了解到这些食物存在的价值。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二、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材料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是由一个个有趣而富有探究性的实验组成的,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小学科学探究过程的必

5、要条件。那么,探究材料来自于哪里呢?探究材料并不限于实验室的现有资源和设备,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实验资源。选择生活化的实验材料,不仅能减少教师很多事,而且也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还能使实验设计更完善,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等等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不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橡皮筋,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液体的

6、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盐水瓶和学生喝牛奶用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实验室的烧瓶和玻璃管,实验的效果同样很理想。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三、创设带有生活化元素的教学内容课程改革启用的新教材,编排科学合理,紧贴学生的生活。因此使用这些教材进行教学时,应该将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用生活的理念构建科学教学的大课堂。1、教学内容上的拓宽尽管新教材贴近儿童的生活,但由于儿童活动区域的局限,生活积累的贫乏,我们在教学时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链接、拓展

7、。例如在教学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一课时,我由学生熟悉的儿歌“人有两个宝:”导入,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了解人的外部器官,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知道了内部消化器官的名称及位置,紧接着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将自己准备一些食物自己吃下去,然后互相听一听肚子里的声音,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积极主动的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的养成,我认为这才是学习的真正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科学课程应该让学生成为探究者,亲历科学的历程,使学生获得成长。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还要重视学生对科学过程的认知,这对于学生能将科学的学习方法迁移到各科学习中,以

8、及迁移到生活中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们在课堂上采用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把有利于科学学习的活动方式都“拿来”。在教学中适当的让学生自己亲手做一做,不仅可以增强动手能力,还能够给学生撑起一片美好的想象的空间,当然教学方法不只这一种,还有:尝一尝,画一画等等方式,尽管方法不同但是都是让学生动起来,在实践中检验书本知识,这样学生必然会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迫不及待的探索热情。四、知识应用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的空间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的天地,可以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

9、到课堂以外的家庭、村庄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例如,在学习了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知道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鼓励学生环保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鼓励学生去完成作业“我能为学校环保做十件事”。很多学生都会从生活的小事出发,如不乱丢垃圾、不使用塑料袋、保护花草树木等等。五、扩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是科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引导学生将课内与课外结合,生活与科学结合。传统教育以“书”为中心,脱离了实际生活,轻视了“做”。扩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其目的在于“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活知识,用活知识。生活化的知识

10、应用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将课堂学得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学以致用。首先,作业生活化的扩展。以前,我们上完课就结束了,可现在我们让孩子把科学带回家去,使他们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希望通过孩子们的这些举动去改变家长不正确的生活习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就在生活中,科学会给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总结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知识包罗万象,它可使幼童成长为学生,可把学生熏陶为学者。小学科学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确自然

11、界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处处是科学。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体会,专心探究,就能真正体会科学就在身边,科学就能为生活服务。养成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总之,小学科学教学以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对象,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并适当地将这样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才能获得真正的长足发展。参考文献:1科学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M.2005年版2管建林.让学生准备探究材料J.科学课.2004年第3期3许志祥.注重课前准备.科学课,教学湖北教育报刊社,2008,(2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