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377521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实质上就是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是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赫尔巴特将兴趣分成四个阶段:注意,期待,方法,行为,并根据儿童学习活动中的两种思维方式:专心和审思,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他指出,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一个井然有序的,都经历四个阶段:1.明了(清晰) 当表象以自身的力量出现在感官前时,兴趣处于注意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静止的专心.教师要运用直观的教具和具体的讲解,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以做好观念联合即学习新知识的准备.2.联想(联合) 由于新的表象进入意识

2、,激起了原有观念的活动,因而产生新旧观念的联合,但这时的联合是不稳定的,兴趣处于期待阶段,教师要与学生进行自由的谈话,运用分析的方法.3.系统 新旧观念最初的联合不是有序的,需要对前一阶段专心活动的结果进行审思,兴趣处于要求阶段,这时教师要运用综合的教学方法,使所获得的观念系统化,从而获得新的概念. / 4.方法 新获得的概念,新旧观念的联合形成后还需要巩固和强化,这就需要学生自身的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习得的知识. 赫尔巴特的形式教学阶段理论最突出贡献是在严格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都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建立了一种明确的规范的教学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不仅是对教育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发展,而且具有实践的意义。因此,19世纪后期-20世纪前期,对世界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它固有的机械论倾向也受到来自个方面的批判. 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