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19元曲三首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937117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版19元曲三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整理版19元曲三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整理版19元曲三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整理版19元曲三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整理版19元曲三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版19元曲三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19元曲三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 元曲三首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A.兀的w 蒯通kui 凭阑ln 睢景臣suB.差使chi 銮舆y 糨洗jin 一壁厢xin铮zhn 辕条yun 小觑x 揪捽住jiD.咸阳xin 干戈 南柯k 蟾宫曲chn解析:B项,“銮舆应读“y;C项,小“觑应读“q;D项,“干戈应读“。答案:A2.以下各组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组是 A.南柯 蒯通 删改 蟾宫B.马蹬 蹭蹬 辕条 恣雎C.凭阑 阑干 銮舆 鸾鸟D.拽坝 揪捽 猝然 耽误解析:B项,恣雎恣睢。答案:B3.对以下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A.百二山河一百二十 几阵干戈战争 梦说南柯幻

2、灭的梦B.畅好是正好是 胡踢蹬乱踢乱打 大作怪非常奇怪C.凭阑靠着阑干 銮舆皇帝的车驾 排门告示通知D.几面旗舒飘扬 见放着看见 旋拨还马上解析:A项,“ 百二山河,“百二表示多数,并非确数;B项,“胡踢蹬,胡乱地;D项,“见放着,见,通“现,现成的。答案:C4.以下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 A.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无论是失败的项羽,还是胜利的刘邦,都如南柯一梦般值得总结。B.韩信功兀的般证果。为刘邦打天下的韩信竟是这般的报应。C.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事情的成败好坏都出于同一个人。D.醉了由他。所谓的功名事业,都由他去吧。解析:A项,梦说南柯:都如南柯梦一般地幻灭了。答案:A5

3、.以下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项 A.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倩女离魂。B.“南戏中兴之祖是人们对南戏优秀作品琵琶记的誉称,该剧为元末高明所作。C.“临川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四部剧作的合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因作家是江西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神灵梦感来启开情节,故得此名。D.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散曲作家中成就最高者。其中天净沙秋思及夜行船秋思尤为著名。解析:“元曲四大家指元曲作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其代表作分别为窦娥冤倩女离魂墙头马上汉宫秋。答案:A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以下词语释义有误的

4、一项为哪项 A.南柯一梦:今泛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B.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今谓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C.胡阑:本为“环的谐音。曲连:本为“圈的谐音。D.但有的差使无推故:但有,所有;推故,推给故交朋友。解析:“推故意思是借故推托。答案:D2.以下对课文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项 A.【双调】蟾宫曲叹世意在抒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但全篇并无一字针砭当世,而只是罗列一个又一个历史故事,借助读者对历史的联想来体味作者的意图,通过“咏史到达“叹世的目的。B.【南吕】四块玉别情写男子对情人的相思之情。C.【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突出表达了元曲特点,即使用口语、俚语,读起来明白、流畅、生动,与

5、唐诗宋词用语力求典雅不同。D.【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嘲讽刘邦的骄傲丑态,揭露他的老底,数落他的无赖行径,表现对他的蔑视,富于思想的进步性。解析:B项,【南吕】四块玉别情写的是女子对情人的相思之情。答案:B3.对蟾宫曲叹世这首元曲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项 A.“咸阳句用“百二形容“山河,强调咸阳一带山河险固,意在说明楚汉在此的争夺异常剧烈。B.“项废句,在作者看来,取胜的刘邦比失败的项羽值得歌颂。C.“南柯用典恰切,表达了作者“成败兴废都是梦,功名富贵不必求的观点。D.“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语双关,一是说韩信的成与败都与萧何相关,二是表达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种人情反复的讽喻。解析:在这首曲中,作者

6、没有对成功的歌颂,或者对失败的批判。其内容是说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如同南柯一梦一样,醒来都烟消云散了。答案:B4.四块玉别情运用了层层设障、加深缠绵的愁思的写法。请结合全曲具体分析。答案:杨花纷飞,既是障人视线的物,又暗喻离人的漂泊,还可用飞絮的杨花来表现女子愁思的缠绵,其一语双关为全曲设定了感伤凄迷的气氛。杨花这个具有春天时节特征的景物所造成的气氛,正好衬托出女子为离情别恨所愁苦的难以抑制的心情,如此看来,春光不仅热闹,还含有春意缭乱、春情难遣之意。拂开眼前的杨花,看到的是“溪又斜,“山又遮,即弯弯的溪水曲折流向远方,重重的山峦起伏绵延,青山遮住了视线。接连的障碍,女子的愁绪随景物变化不断地

7、加深,变得凝重,有着欲罢不能的感伤,留神爱的人已经远去了,看不见时,只好叹惜道“人去也。“凭阑目送原是为了对爱人的思念,谁知越送愁越重,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了。所以,层层的设障,是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女子“愁思无穷尽的心境。5.尾声末几句:“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直接称呼刘邦死后的谥号,虽然于事理不符,但却将农人不识进退、懵懂憨直的性格特征与知解能力和盘托出,不惟算不得破绽,竟可谓神来之笔。在这一局部中,农人的知解能力与表达材料的真实情况之间的反差达于极限,作品的戏剧性反讽效果也随之达于极致。30分

8、钟训练稳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南吕】四块玉别情关汉卿,完成13题。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拂袖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这支曲子所写的主人公的情感特点是怎样的?请具体分析。2.“凭阑拂袖杨花雪一句有什么作用?3.曲子最后三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与前数句的关系是怎样的?一1.答案:说“相思只“一点,似乎不多,但又不知几时能“绝,强调了别情缠绵的一面,比强调别情沉重更符合情理。2.答案:二重意味:首先点名季节为暮春,此时节最容易动人离愁,或许还有暗示别时情景的作用;二是点明女主人公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且怅惘许久,以致杨花飞满衣襟,须时时“拂袖。3.答

9、案:别时景象。“关系可作多种理解:顺承,女主人公由望中情人的去路而引起伤神;可看做作者在章法上作了倒叙腾挪,使得作品的结构不直致,结尾有余韵。可以看做是前两种意见的融合,因为倒叙也可以看做是女主人公的追忆。二阅读【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片段,完成48题。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二煞你须身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

10、斛。有甚胡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4.给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并解释其意义。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拽: _。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 秤: _。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 量: _。5.“我为什么见那大汉后,“险气破我胸脯?“刘三?“三煞“二煞“一煞“尾声是什么意思?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元曲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和词相近,曲中不少对称的句子。试从上面文段中找出三组对偶句来。二4.解析:这几个字除了第一个字之外,其他两个都是多音字。那么在注音和解释时一定要注意到语言的

11、特殊环境,不能离开语言环境来注音或解释。答案:“拽读“zhui,意思为“拉;“秤读“chn,意思是“测定重量,不过这个意义的用字现在一般写作“称字。“量读“lin,意思是“用尺、容器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来确定事物的长短、大小、多少或其他性质。5.乡民深知刘邦的卑微出身及发迹经历,见他车马仪仗豪华地回乡,心里产生了不平。6.说明村民对刘邦非常熟悉,同时说明村民对封建统治者的轻蔑态度。7.解析:“三煞等是常识性的知识,是需要掌握的。语言特点应该抓住本文与众不同的内容来思考答复,尤其是口语化的特点应答出。参考答案:是曲牌名。最大特点是运用民间口语,语言通俗,形式活泼,风格清新。8.解析:此题难度不大

12、,掌握了对偶的常识就很容易解出,只是在选择答案时要注意尽量选出严对的一些例子,假设没有那么再求其次。参考答案: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三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910题。 【双调】折桂令中秋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冷冷,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9.“嫦娥句用了典故,诗中指中秋之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0.这首元曲重点写的是中秋夜的月光,请你说出作者运用的两种描写方法并简要分析。三9.答案:

13、拟人化,与嫦娥问答,更为生动、形象。10.答案:运用了比喻修辞,以一轮飞镜指当空明月,形象鲜明逼真;运用侧面衬托手法,以银河无波、桂影婆娑清晰之景侧写月光清朗之态,效果鲜明。四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112题。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注:潼关:古来兵家必争之地,为西都屏障。西都:历代王朝在关中建都的都城,统称西都。11.曲子开头怎样描写潼关形胜?作用是什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议论针对什么事实而发?四11.答案:一句写山,用“峰峦如聚作形象的描绘,赋予众多的峰峦以生命和意志;二句写河,用“波涛如怒作形象的描绘,赋予黄河以生命和感情;三句写“山河表里潼关路,总括山、河,归到潼关,着一“路字,极言潼关形势险要,为兵家必争,关系着在关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兴亡。这样写为后面的抒情、议论作了很好的铺垫。12.答案:无数个王朝的兴、替,百姓之苦依然如故。五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315题。【越调】凭阑人金陵道中乔 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瘦马驮诗天一涯描绘出了怎样的一位诗人的形象?14.本曲第二句诗人笔锋一转,描写金陵道上之所见。与首句对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