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368515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东塔三小 一、单元内容介绍: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二组成。五篇课文中,古诗三首海上日出西风胡杨是精读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我家门前的海是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以不同的文体,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向我们展示出了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古诗三首选取的是三首唐诗,诗人用凝炼的语言给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画面。海上日出是巴金老先生的作品,课文通过对海上日出不同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西风胡杨是潘岳xx年为怀念胡杨树在沙漠中所保护的西域文明,而专门撰写的。作者以深邃的目光和睿智的笔触描绘了被称为“沙漠神树”胡杨的宝贵品格。在作者的笔下,

2、胡杨是人的生命,是人的命运,人的风骨的象征。大自然的语言是儿童诗,它告诉孩子们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能告诉人们许多知识,只要仔细观察,刻苦钻研,就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我家门前的海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语言平和,意境深远,作者用清新流畅的笔触,把自己对大海的印象写得十分吸引人。五篇课文虽然是同一个主题,但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引领学生细细体会。古诗三首寥寥几笔,就生动地刻画出了景物形象,表达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作者丰富的想象,用词的考究令人惊叹。海上日出作为一篇散文,无论是文章结构的安排,还是对景物变化的细腻描写,都很精彩。大自然的语言语句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形式活泼生动,

3、很受孩子们的喜爱。西风胡杨是一篇感物吟志之作,作者以激昂流畅又充满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可贵品格,写得气势磅礴,真挚动人。我家门前的海语言优美,意境新奇,写法独特。这些不同的表达方法,我们用心揣摩,一定会大有收获。语文百花园二共安排了三个大的栏目。分别是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这三块的内容丰富多彩,且与单元主题一脉相承。具体地说,“温故知新”栏目中的“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拓展与交流”编排的是有关景物描写的训练。为丰富学生景物描写方面的语言积累,“积少成多”编排了四副以赞美自然景物为内容的楹联,语文大课堂“文明公民”和习作“写一次游览经历”的内容,与“观察自然景物、环境保护”有关联,又有所

4、拓展。 二、单元学习目标:1、随文识字21个,会写生字24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语段。3、学习作者是如何观察景物的,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4、引导学生在品味课文语言的过程,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5、积累四副以赞美自然景物为内容的楹联。6、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提高综合能力。7、按照游览顺序写出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注意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写,表达真情实感。三、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1、注意作者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并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第7、9课,百花园二)。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7、9、10课)。3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

5、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并受到美的熏陶(第6、7、9课)。4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第6、9课)。5学会质疑。四、教学设计思路五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刚刚进入高年级段,教学中,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并扎扎实实地训练到位,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步步提高。课堂上,字词教学多放手,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在词义的理解上,教给学生方法。注意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字,体会其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课文学习要点面结合,立足整体,关注重点,相辅相成。重视引领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读写结合,提高习作能力。三维目标要综合考虑,切不可重视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在小学阶段,要扎扎实实

6、地为学生打好方方面面的基础。附送:2019-2020年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东塔三小 一、单元内容介绍:专题:中华文化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五组成。五篇课文中孔子“心正笔正”柳公权梅兰芳是精读课文,黄帝唐玄奘西行取经是略读课文。这是一组反映中华文化的课文,它通过历史上五位中华名人的事迹的记叙,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孔子讲述了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生平概况和几个小故事,表现了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和形象风貌。“心正笔正”柳公权讲述了晚唐时期的大书法家柳公权的故事,既简要介绍了他的书法成就,又重点记叙了他向皇帝直言劝谏的事情,体现出他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梅兰芳讲

7、述的是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拒绝为日本人演出的故事,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黄帝讲述的是远古时期的传奇人物黄帝,是怎样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的故事,说明了他被公认为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和创始人的由来。唐玄奘西行取经则讲述了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到佛教的起源地天竺去学习、取经的故事,表现了他严谨治学、矢志不渝的精神。二、单元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的影响。增强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2、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外貌的语句,体会人物

8、的思想感情。3认识34个字,会写42个字。三、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单元训练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的影响。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21、22、24课)。2朗读课文(第21、22、24课),默读课文(第23、25课)。3用修改符号修改常见的病句(百花园五)。四、教学设计思路认真钻研本单元读写训练重点,钻研课后练习(包括百花园)和泡泡图的导学意图,重视“指南针”安排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悟出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通过阅读实践,既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方法。本册教材在五单元分别安排了 “体会含义深刻的

9、句子”等。重点教给学生学习观察方法,领悟表达方法及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等。学习观察方法,如,按顺序观察,注意观察事物的动态,边观察边想象等;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如,按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写,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在叙述时不依时间次序插入其他情节等;“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如,通过联系上下文来体会,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来体会等。 认真研究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设计,注意了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略读课文一般只设计12道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精读课文一般设计34题课后练习,其设计思路是:第1题一般为或朗读或背诵或默读课文,意在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第2题意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文

10、表达思路或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第3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加强学生对词语理解与运用的能力;第4题读读写写旨在加强词语的学习,增加语言积累。有的还设计了带号的拓展选做题,一般结合课文内容,或联系学生经验世界与想象世界,或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强化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这些思考题的设计重视给学生提供较大的学习空间,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鼓励他们勇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逐步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向课外扩展延伸。 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习的内容,教材在扩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适当引导。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有的引导课外拓展阅读、搜集资料,如,孔子一课安排了选做题“孔子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呢,它们都能给人不少启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找有关孔子的书来读一读。”跟同学们交流交流。”教学时,对这些要求教师要加以引导,并进行落实、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