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358575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跌倒坠床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2年跌倒坠床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2年跌倒坠床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2年跌倒坠床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2年跌倒坠床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跌倒坠床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跌倒坠床管理制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跌倒坠床管理制度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_周内)、已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2、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3、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4、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

2、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5、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跌倒、坠床管理制度1.根据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住院患者是否存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如存在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床头挂“防坠床”标识牌,并做好交接班,评估总分值_分者确定为重点监控对象报告护士长。2.提供安全就医环境,易跌倒处放置醒目防跌倒的警示牌等。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易跌倒患者采取安全防范措施。3.对跌倒、坠床中、高危患者重点巡视并做好床旁交接班,做到班班重视。4.对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使用床栏并有家

3、属陪伴。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5.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有需要让护士帮助。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呼叫系统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6.一旦患者不慎跌倒或坠床时,即按应急预案处理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逐级上报,一般_小时内上报,严重者应立即报告。7.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发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第二篇

4、:跌倒、坠床管理制度(二)跌倒、坠床管理制度1.根据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住院患者是否存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如存在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床头挂“防坠床”标识牌,并做好交接班,评估总分值_分者确定为重点监控对象报告护士长。2.提供安全就医环境,易跌倒处放置醒目防跌倒的警示牌等。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易跌倒患者采取安全防范措施。3.对跌倒、坠床中、高危患者重点巡视并做好床旁交接班,做到班班重视。4.对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使用床栏并有家属陪伴。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5

5、.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有需要让护士帮助。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呼叫系统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6.一旦患者不慎跌倒或坠床时,即按应急预案处理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逐级上报,一般_小时内上报,严重者应立即报告。7.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发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措施。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第三篇:儿科跌倒坠床管理制度儿科跌倒,坠床管理制度1.入院时护士告知患儿家属看管好自己的宝宝,注意不要在病房及走廊倒水,

6、防止患儿不慎跌倒。责任护士对新入院病人做好入院风险评估,做好家长的安全教育。2.加强健康宣教。注意不得让患儿单独留在病床,以免发生坠床的危险。告知家长患儿有跌倒坠床的危险,需要_小时陪伴。3.教会家长床栏的正确使用方法,经常检查并保持床栏功能的完整性,时刻保持一侧(无家长侧)床栏拉起。对于意识不清的患儿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对于意识不清的患儿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4.病房悬挂【防坠床、放跌倒】醒目标示;5.嘱咐家长为患儿穿合脚的防滑鞋,切勿打赤脚,着硬底鞋、慎穿拖鞋。6.严禁奔跑、嬉闹。7.需服用镇静剂的患儿应告知家长其注意事项,加强看护。8.保证良好的环境病房内光线充足,照明良好

7、,夜间保持地灯开启状态,床头挂防跌倒坠床警示牌;9.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人行通道通畅;拖地应尽量避开患儿活动的高峰期,并用干拖把及时拖干积水和油质、湿滑处放置醒目的防滑告示牌、卫生间配置防滑地垫,安装扶手.10.告知家长使用床头呼叫器,并将呼叫器至于随手可及的位置。对于达到一定年龄的患儿需要任何协助而家属又不在身旁时,请按呼叫铃通知护士。11.物品应尽量收入柜内,保持走道通畅。将生活用品放在患儿容易取到的地方.12.入厕时请缓慢蹲下,缓慢站起,专人陪同,有紧急情况,及时通知护理人员。13.患儿外出检查使用轮椅、平车时系好安全带,并全程护送。14.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增强责任心尤其针对低年资护士

8、,强化临床理论知识,进行防跌倒坠床知识培训,定期考核;护理部及科室组织跌倒坠床专题研讨,通过案例学习与讨论分享,让护士充分了解跌倒坠床发生的危险因素。加强责任心观念的培养,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加强病房巡视,发现有潜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应及时制止。15.2022年跌倒坠床管理制度(二)1.评估患者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并记录,做好防范知道,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2.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坠床的重要意义,使其积极配合。3.对存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做好交接班。4.加强巡视,对高危患者如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视力障碍,年老体弱,儿童,孕妇,行动不便及偏

9、瘫患者应重点防护,并告知家属陪伴。5.保持病室环境,地面,通道,照明等设旋的安全性及功能完好。6.一旦发生跌倒,坠床,积极采取处理措施;1)护士应及时赶到现场,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与医生一起迅速采取救助措施。2)记录病情及应急处理过程,认真做好交接班。3)值班护士须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4)及时填写“患者跌倒,坠床报告表”上报科护士长及护理部。7.护理风险与安全管理组织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第五篇:跌倒、坠床质量管理制度跌倒和坠床质量管理制度1、临床护士须对每位患者进行坠床、跌倒危险因素评估,筛选出高危

10、人群,重点关注,填写住院病人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并以警示牌或病区工作日志栏公示的方式,提醒全科护理人员加强对易坠床、易跌倒高危人群的安全管理。2、护理人员加强巡视,把防坠床、防跌倒纳入护理观察巡视重点范畴,必要时应协助患者上下床、上卫生间等。3、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士应指导护士做好高危人群的防范措施,如使用防护床栏、留陪护人员陪伴、使用约束带等。4、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及家属防坠床、防跌倒知识宣教,医患共同重视与防范。5、减少跌倒的环境因素。门诊、病房地面的全面清洁应在上班前与下班后完成,以保证病人高峰时期地面干燥;工作期间的拖地,拖布应相对干燥,并须同步放置醒目警示牌;地面材料不防滑的卫生间,

11、放置防滑垫。6、病人发生跌倒坠床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出相应处理,初步观察,并立即报告医生,涉及生命安全的应立即就地抢救。7、医生根据病人跌倒或坠床受伤的部位进行初步伤情判定,按照影响生命安全的顺序处理救治病人,做好相关辅助检查及治疗措施。8、护士长及时查找引起病人跌倒或坠床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控制危险因素,并立即报告科主任,如实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9、护理部针对跌倒、坠床不良事件对科室进行整改指导,并分析系统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促进持续改进。10、本制度由护理部、医务部进行解释。2022年跌倒坠床管理制度(三)1、护理人员认真检查辖区设施,设立警示牌,避免患者发生跌倒因素,

12、杜绝不安全隐患。2、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措施,对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3、执行患者发生跌倒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4、患者突然发生跌倒时,护士应立即检查患者伤情,通知医生并初步判断跌因素,根据不同病情配合医生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5、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向医生汇报。6、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并做好交接班和宣教安慰工作。7、及时上报护理部。手术确认制度一、接患者之前,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手术室护士依据手术通知单及核查本到病区护士站和病房护士查对病人病历,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前医嘱执行情况、药物、医学影像资料等

13、。二、手术通知单与病历核对无误后,手术室护士与病区护士共同到病房,行自我介绍后,与病人共同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时间、腕带等信息确认,同时检查各项术前准备情况(备皮质量、是否更衣、有无假牙、贵重物品等),携带腹带及_光片等用物,确认无误后病房护士在手术病人核对本上签名,根据病情用平车接患者入手术室。三、接入手术室后,在半限区交巡回护士共同核对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时间、腕带。戴帽后进入手术间。四、入手术间后由麻醉医生再次查对上述内容。五、麻醉之前手术医生与麻醉师还必须共同与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手

14、术名称、手术部位”再次的确认。昏迷及神志不清病人应通过“腕带”再次进行查对。六、手术者切皮前。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提请实行手术“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病人(清醒的病人)进行四方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手术。手术室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填写手术病人核对本持通知单、核对本到病区护办室与病房护士查对手术通知单与病历核对无误检查术前医嘱与用药执行情况与病区护士共同到病房自我介绍与病人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年龄、性别、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手术时间等信息检查各项术前准备情况(备皮质量、是否更衣)叮嘱患者取下假牙、贵重物品等交家属保管携带腹带及_光片等用物确认后病房护士在手术病人核对本上签名根据病情用

15、平车接患者入手术室戴帽交巡回护士再次核对入手术间后麻醉师查对麻醉前手术医生与麻醉医师查对切皮前巡回护士、手术者、麻醉师、病人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手术。输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医护人员的输液安全意识临床药师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输液相关知识的培训。着重在静脉输液相关基础知识;静脉治疗前的八项评估;各种药物的ph值、渗透压及对血管的刺激;各种药物溶媒的选择;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输液反应的观察及处理等。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2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3药物的安全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3.1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_人以上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前需打印好输液瓶签、输液卡、输液执行单,由专人负责摆补液3.2溶液查对摆补液者必须认真检查每一袋/瓶溶液的质量,确保它的安全性。为了避免出错,我们规范了检查溶液的流程。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