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主观题考试全真模拟卷26(附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9357758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主观题考试全真模拟卷26(附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主观题考试全真模拟卷26(附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主观题考试全真模拟卷26(附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主观题考试全真模拟卷26(附答案带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主观题考试全真模拟卷26(附答案带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主观题考试全真模拟卷26(附答案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主观题考试全真模拟卷26(附答案带详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主观题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问答题:王璐、孙艳华原系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某幼儿园教师。2015年11月至12月,王璐、孙艳华因幼儿穿衣慢或不听话等原因,在幼儿园教室内、卫生间等地点,多次恐吓所看护的幼儿,并用针状物等尖锐工具将刘某某等10余名幼儿的头部、面部、四肢、臀部、背部等处刺、扎致伤。当地警方接到刘黄叔、陈龙等家长的报案,迅速控制了王璐、孙艳华。经过审讯,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在这期间,犯罪嫌疑人提出委托辩护律师,侦查人员以案情还没有查清为由拒绝其聘请律师的要求。侦查终结,公安机关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刘黄叔、陈龙等家长也向一审法院

2、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审中,家长以检察院的书记员张乙曾在侦查阶段参与侦查活动为由,对其提出了回避的申请,对审判人员王丙以其长得太丑为由提出了回避的申请,被告人对审判员陈丁是本案被害人的叔叔为由提出了回避的申请。一审宣判后,刘黄叔、陈龙等家长对一审判决不满意,提出上诉。【问题】?1如果一审宣判后,陈龙对刑事部分不服提出上诉,刘黄叔对附带民事部分不服提出上诉,第二审法院在审理中发现本案的刑事部分和附带民事部分认定事实都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错误,应当如何处理?2如果一审宣判后,检察院对本案刑事部分提起了抗诉,本案的附带民事部分没有上诉,第二审法院在审理中发现本案民事部分有错误,二审法院对民事部分

3、如何处理?3如果一审宣判后,本案的刑事部分既没有上诉也没有抗诉,刘黄叔对本案附带民事部分提起了上诉,在刑事部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情况下,二审法院在审理中发现本案的刑事部分有错误,二审法院如何处理?4如果一审宣判后,刘黄叔对附带民事部分判决上诉中增加了独立的诉讼请求。二审法院应当如何处理?5在一审程序中,法院审查刘黄叔和陈龙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请求后,认为不符合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法院应当如何处理?6如果法院受理了附带民事诉讼,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相关规定,对一审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法院应当如何处理?7对张乙的回避该由谁来决定?侦查机关拒绝犯罪嫌疑人聘请辩护律师申请的做法是否正确

4、?为什么?8张乙之前的侦查行为效力如何?9对于请求王丙回避的申请应当如何决定,申请人能否提出异议?10对王丙的申请应当由谁决定?11若因其他法定理由决定王丙回避,王丙能否提出异议?12如果决定陈丁不需要回避,申请陈丁回避的被告人能否提出异议?什么时间可以提出?答案: 本题解析:1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36条第1款第2项规定,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故此,陈龙对刑事部分不服提出上诉,刘黄叔对附带民事部分不服提出上诉一并直接改判。?2二审法院审理只对刑事部分提出抗诉,附带民事部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如果发现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中的民事部分确有错误,应当对民事部分

5、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新版题库,押题,?3二审法院审理只对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刑事部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如果发现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中的刑事部分确有错误,应当对刑事部分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并将附带民事部分与刑事部分一并审理。?4二审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就新增加的诉讼请求或者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5依据刑诉解释第149条的规定,被害人或者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符合刑事诉讼法第99条规定以及刑诉解释有关规定的,应当受理;不符合的,裁定不予受理。因此,如果一审中不符合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条件,法院应当裁定

6、不予受理。?6依据刑诉解释第153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达成协议并即时履行完毕的,可以不制作调解书,但应当制作笔录,经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发生法律效力。依据刑诉解释第154条的规定,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诉讼一并判决。?7张乙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因为他是检察院的书记员。根据高检规则(2019版)第37条规定:“本规则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司法警察和人民检察院聘请或者指派的翻译人员、鉴定人。

7、书记员、司法警察和人民检察院聘请或者指派的翻译人员、鉴定人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及本规则关于回避的规定要求回避、申请复议。”本案中,公安机关拒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聘请律师的申请是不正确的。因为案件虽然在侦查阶段,案件事实尚未完全清楚,但是本案中赵某已经被采取了强制措施,而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就应该告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律师,并且有义务转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申请。?8张乙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在回避作出之前所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检察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根据高检规则(201

8、9版)第36条规定:“被决定回避的检察长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检察委员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被决定回避的其他检察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证据和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检察长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被决定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进行的诉讼行为是否有效,由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9对王丙申请回避的理由不是法定理由,所以应当当庭驳回其回避申请,并不得申请复议。刑诉解释第30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回避被驳回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第29条、第30条规定情形的回避申请,由

9、法庭当庭驳回,并不得申请复议。?10本案中,王丙是审判员,其回避由法院院长决定。依据刑事诉讼法第31条第1款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11如果王丙因其他法定理由被决定回避了,王丙本人不可以提出异议。因为依据刑诉解释第30条的规定,对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口头或者书面作出决定,并将决定告知申请人。

10、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回避被驳回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据此可知只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回避被驳回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法官王丙如果因其他法定理由被回避也无权提出异议。?12因为陈丁法官是被害人的近亲属,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9条的规定,可知申请陈丁回避的理由属于法定回避理由,应当回避;如决定陈丁不需要回避时,依据刑诉解释第30条的规定,对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口头或者书面作出决定,并将决定告知申请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回避被驳回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因此本案申请陈丁回避的被告人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2. 问答题:材料

11、一:新华社北京2018年8月24日电: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通过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实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这将促进法治中国建设迈入系统推进的新阶段。材料二: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8日01版报道: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绝不是要虚化、弱化甚至动摇

12、、否定党的领导,而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围绕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谈一谈你对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领导的认识。答案: 本题解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党的领导是政法工作的最高原则、最大优势。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这既是对宪法基本规定的遵循,也是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这一基本认识的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现行宪法的规定,这也是对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总结。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

13、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要求党要依法执政,而依法执政首先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提升认识、规范言行。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

14、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依法执政,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综上所述,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

15、遵守宪法规定,落实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要求,以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从而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3. 问答题: 张某诉徐某、郑某借款纠纷案答案: 本题解析:1(1)死刑判决宣告后3日就报请复核不符合法律规定。应当在上诉、抗诉期满后3日内报请复核。4. 问答题:20 1 1年9月6日,甲和乙签订借款合同一,约定甲向乙借款1 60万元,借款期限为6个月。丙承担对甲向乙借入本金中的1 60万元及利息支付的担保。但乙并未按照约定将钱借给甲。20 1 2年5月22日,甲和乙又签订借款合同二,三人约定,甲方向乙方借人人民币1 60万元,借款期限为6个月,自201 2年5月22日至20 1 2年1 1月2 1日止,借款利息为月息2. 5%。甲方自愿用个人球磨机做质押,到期不能归还乙方的借款,乙方有权处理球磨机。甲方承诺每月按时支付月利息4万元,并保证借款合同到期时,按照合同借款金额如期返还。如果甲方未能按时归还借款和支付利息,甲方在合同到期之日起向乙方支付合同金额的每日5%D的违约金。丙承担对甲向乙借入本金中的100万元及利息支付的担保,如甲方未能如期向乙方归还借款本息,保证人丙有义务承担连带履行责任。同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