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版学案】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章末过关检测卷四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356570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金版学案】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章末过关检测卷四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年【金版学案】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章末过关检测卷四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年【金版学案】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章末过关检测卷四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年【金版学案】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章末过关检测卷四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年【金版学案】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章末过关检测卷四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金版学案】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章末过关检测卷四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金版学案】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章末过关检测卷四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章末过关检测卷(四)(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以下我国36N附近1950年、1954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完成13题。1图中的森林类型和耕地类型分别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D亚寒带针叶林、水田2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酸雨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滩涂扩大ABC D3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A停止工厂和住宅的建设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

2、树造林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解析:第1题,从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第2题,从等高线看,该地为低山丘陵地区,森林破坏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从而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沿海滩涂扩大 。第3题,合理可行的做法必须是既满足发展的需要,又能保护和改善环境。答案:1.A2.B3.C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据此完成46题。4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C有利于保持水分

3、,有利于植物成活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5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C土壤酸化 D地面沉降6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解析:采用麦草方格可以增加地面粗糙度,从而降低风速,减轻沙丘面风沙侵蚀;该处绿洲附近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而出现盐碱化;沙漠景观和草方格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对东部民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发展旅游业有一定的优势,又不会

4、对环境造成污染。答案:4.B5.A6.D读下表,据此回答78题。某区域20102013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转化来源湿地类型旱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草地其他河渠4897023548海涂431552 027017 627水库坑塘25 657332115 694926水田767931 05300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7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解析: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河渠、海涂、水库坑塘、水田的面积变化是765 hm2、15 488 hm2

5、、32 033 hm2、1 770 hm2,由此可以看出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故B项正确。答案:B8与2010年相比,2013年该区域()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解析:与2010年相比,总体湿地的面积增加很多,所以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答案:C下图四处为分布在我国云南的国际重要湿地,分别是大山包、拉什海、纳帕海和碧塔海。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读图,完成910题。9与图中四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A海拔高

6、,气温低,蒸发量小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10纳帕海20世纪80年代的状态()A影响着云南省的干湿状况B影响着对长江水的调蓄功能C破坏当地农业生态,使粮食总产量减少D改变植被垂直分布,破坏环境的整体性解析:第9题,水分是湿地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气候和地貌条件决定了地表水的状况,云南省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空气湿度又大,在一些低地上,由于排水不畅,地表可常年处于过湿状态,四处湿地的海拔比长江干流高,受不到长江洪水泛滥的影响。第10题,纳帕海作为湿地具有调节河流径流的作用。答案:9.D10.B某中学一地理研究小组在某地区进行生态调查。

7、下图是他们调查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11该地的这种生态特征最可能是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A滥采 B滥垦C滥伐 D滥牧12解决该问题的合理措施是()A提高机械化水平B充分利用水资源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小麦的产量答案:11.D12.C据报道,一条重100克以上的长江刀鱼光是收购价就要6 600元/千克。尽管如此高价,已经堪称水产界奢侈品的长江刀鱼,销量也很吃香。有的渔民说,今年两天只捕到了23条,捕鱼量相比以前大大减少。据此完成1314题。13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有()A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B刀鱼生长周期长,目前处于幼鱼阶段C长江含

8、沙量增加,不利于刀鱼生长D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14下列有利于改善长江刀鱼现状的合理措施有()A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B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C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D增加氮磷饵料投放量,使刀鱼生长加速解析:第13题,过度捕捞使长江的刀鱼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尤其是长江水体污染又使刀鱼的生长环境恶化。故本题选D。第14题,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可控制人们的捕捞活动,促进刀鱼的生长繁殖;利用现代科技,进行人工增养,可加快刀鱼的繁殖,单纯的增加氮磷饵投放量缺乏科学性。修建水库筑坝会影响刀鱼的生长环境,植树造林会改善长江的水体环境,但刀鱼到达不了中上游地区。故本题选C。答案:13.D14.C15下

9、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内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工业发达,盆地地形B青藏高原地势高,人口稀少,因而没有生态环境问题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D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过垦、过伐、过牧造成的解析:四川盆地的酸雨危害属于环境污染不是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青藏高原南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草地退化和土壤侵蚀;西北干旱、半干旱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草地退化和土壤侵蚀;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地退化,原因主要是过垦、过伐、过牧严重造成的。答案:D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40分)16黑龙江省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

10、食产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过度开垦,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黑土厚度由20世纪50年代的60 cm变为现在的20 cm。下图示意该区域19502000年水土流失面积的演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说出19502000年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变化特点,并简述水土流失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2)简述该区域防治水土流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分析思路如下:第(2)题,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的角度去分析。答案:(1)特点:面积增加,程度增强。危害:土壤肥力降低;河湖淤积加重,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粮食单产下降。(2)加强监测;生态退耕;营造防护林;增施有

11、机肥;调整种植结构,实施黑土地用养结合的农作物轮作制度。17读以下我国部分地区图,完成(1)(5)题。(26分)(1)A地区范围内沙化速度加快的人为原因是什么?土地沙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北京地区哪种天气现象与土地沙漠化有关?该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是什么?(3)B地区代表的沿海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_。(4)C地区是我国出现_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其人为原因是_。(5)D地区营造的林业生态工程是_,它所起的作用是_。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我国环境问题的地区分布;其次,要明确环境问题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再次,根据环境问题的地区分布和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答案:(1)滥垦、滥伐、滥牧,森林和草场遭到破坏。冬季气候干燥,多吹西北风。(2)沙尘暴。“三北”防护林体系。(3)海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石油泄漏污染(4)酸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