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课时作业28改革世界的工业革命岳麓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353940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课时作业28改革世界的工业革命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课时作业28改革世界的工业革命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课时作业28改革世界的工业革命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课时作业28改革世界的工业革命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课时作业28改革世界的工业革命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课时作业28改革世界的工业革命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八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课时作业28改革世界的工业革命岳麓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28改革世界的工业革命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13页一、选择题1(2017成都模拟)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B英国的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本身正确,但是和材料无关,所以不选。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和材料有关,其实正是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才导致工业革命的发生,但

2、是C并不能概括材料的整体。A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本身错,因为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西方世界”才是正确的。D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照应“如果没有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所以答案选D。答案:D2(2017新余联考)(美)彭慕兰在大分流中写道:“为了给英国早期粗糙的蒸汽机提供燃料,需要大量的木材,这就需要种足够多的树人口拥挤的西欧地区是无法提供这么大的空间的。但就在这时,幸运又降临了:英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便于开采的煤矿储备,以及快速实现机械化的工业。到了1840年,英国人将以燃煤为动力的机器普及到了各行各业。”材料说明,英

3、国快速普及机器生产主要得益于()A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便于开采的能源储备C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 D完善了机器动力装置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早期粗糙的蒸汽机需要大量的木材,这就需要种足够多的树,但就在这时,便于开采的煤矿储备出现了,快速实现了机械化工业,到了1840年英国人将以燃煤为动力的机器普及到了各行各业,故B项正确;A项是普及机器生产后的影响;C项不符合材料;D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选B。答案:B3(2017银川高三第一次联考)“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资产阶级由平民出身、从事贸易或其他资本主义冒险事业的人组成的中产阶级的相应发展。到19世纪末

4、,资产阶级政治家在西欧很多国家中担任最高领导职务,同贵族分享权力,因为出身不再能保证贵族对国家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的垄断。富有的资产阶级花钱买大地产,模仿贵族的习惯和爱好,成了遍及欧洲各地的寻常事。”上述现象主要说明()A资本主义国家人民获得了自由、平等B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C房地产业迅速发展D世界经济格局逐渐改变解析:材料提供的信息是:19世纪后期,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经济、政治实力增强,而传统的贵族势力却相对削弱。A、C、D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B。答案:B4(2017南宁高三联考)1839年,英国棉纺织厂女工14.6万人,占棉纺工人总数的56.45%,毛纺

5、织厂女工占工人总数的69.5%,丝织厂占70.5%,麻纺厂占70.5%。到1851年,英国就业女工人数大增,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技术发展进步,妇女角色转变D社会分工细化,妇女思想解放解析:材料“1839年”,可知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劳动强度降低,妇女可以和男子一样从事工业劳动,社会角色转变,故是材料中女工比例不断上升的根源,故C项正确。女权意识增强是妇女在工业中地位重要产生的影响,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源,故B项错误;社会分工细化和妇女思想解放有利于更

6、多的妇女参与工业生产,但不是根源,故D项错误;男性远离故乡是妇女占工业劳动力比重上升的原因,但不属于根源,故A项错误。答案:C5(2017新余模拟)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罗代尔强调的是()A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D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解析:分析材料可知,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工业文明最终要统一

7、世界,但世界各地文明在工业文明的统一模式下仍将保持其独有的特色,文明的差异性不会完全消失,故D项符合题意;B、C两项表述正确但过于片面;A项说法与题意主旨相反。答案:D6(2017株洲统测)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工业化成果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下图现象直接源于()A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B蒸汽机车的发明C发电机的发明和运用 D化学工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特征,旨在考查解读图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汽车”、“油”、“氧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揭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

8、命期间的成果,不符合图片信息,排除;图片揭示的不是发电机,排除C;D项图片信息没有提及,排除。故选A。答案:A7(2017洛阳模拟)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世界各地进口牛肉、羊毛、咖啡、硝酸盐等物资;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这说明()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全球资源通过世界市场流向欧洲C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D世界逐步建立起合理的经济秩序解析:A项表述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资本也是资源的一种,流向欧洲的是原材料,欧洲流向世界的是资本,所以并不能说全球

9、资源只流向欧洲,B项错误;C项之所以正确是因为这段材料所描写的主题就是欧洲和世界的关系;D项与史实不符。故选C项。答案:C8(2017南宁模拟)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A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长B标志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D解决了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国家垄断资本主

10、义是二战之后才有的事情,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是工业革命而本题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解决了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是罗斯福新政,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材料反映的是垄断组织的兼并现象,不断的兼并也就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答案:C9(2017菏泽统测)有学者指出:“推行自由贸易战略虽然给英国带来了维多利亚大繁荣而这也给了对手德国和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个难得的追赶契机。”在他看来,自由贸易政策()A是英国推行的基本经济国策B使英国逐渐失去经济优势C维持了英国长久的经济繁荣D受到美德两国的热烈欢迎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

11、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推行自由贸易战略德国和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个难得的追赶契机”,可见其政策使英国经济优势丧失,B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强调自由贸易政策给“英国带来了维多利亚大繁荣”,但是也给美德追赶上了英国的机会,可见其政策并未维持英国长久的经济繁荣,C项排除。材料强调此项政策给了美德两国追赶英国的机会,但没反映两国对此政策的态度,D项排除。答案:B10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这幅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B英美两国出口总额占据世界总量的多数C美

12、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D英国并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利益解析:19世纪中期,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及其后一系列改革生产能力,英国资本迅速增长,逐步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但与图表数据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图表数据只有英国和美国的,无法衡量与世界总量的比较,故B项错误;据材料图表数据可知英国和美国逐年上升,美国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超越英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上升的重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故C项正确;从材料图表数据来看,英国产品平均年出口值依然处于上升,可知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也是受益者,故D项错误。答案:C11“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

13、里,亮起了一盏电灯。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因为人们预感到,煤气灯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电灯的时代来临了。”这则史料说明了()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B煤气行业开始为新兴电力工业所淘汰C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运行D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解析:题干材料主要讲述爱迪生发明电灯,并不能看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故A项错误;题干指的是煤气灯时代即将成为过去,而不是煤气行业即将淘汰,故B项错误;从题干不能看出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恰恰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着美国的经济,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12(2017金华十校联考)“第二次

14、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新动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殖民主义活动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电信工具的创制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A BC D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世界市场雏形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故错误;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火车和轮船越来越先进,交通运输日益便利,故正确;殖民主义活动导致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故正确;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商业

15、信息的交流,故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13(2017苏州模拟)19世纪,“雾都”一词成为伦敦的标签。20世纪以来,英国倾力治污,使伦敦的天空从滚滚毒雾到重现蓝天白云。这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借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告别了内战、流血和专制,可仍未被工业社会浸淫。传统社会风貌处处可见以后的英国人留恋和赞美农业社会的舒适生活,称之为“快乐的英格兰”。阎照祥英国史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材料三(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