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控制电机转速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353883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9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WM控制电机转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PWM控制电机转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PWM控制电机转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PWM控制电机转速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PWM控制电机转速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WM控制电机转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WM控制电机转速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一、前言2二、设计任务-2-三、设计原理23.1电机调速原理23.2 H桥功率驱动原理33.3 IR2111外围电路及器件选择43.4 IR2111死区延迟特性4四、方案与论证4五、设计内容5.1系统框图和设计原理图5.2软件设计流程图78.1 PWM波形在线仿真效果图88.2 PWM驱动电机调速PCB图98.3 PWM驱动电机调速程序10一、前言长期以来,直流电机以其良好的线性特性、优界的控制性能等特点成为大多数 变速运动控制和闭环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最佳选择。特别随着计算机在控制领域, 高开关频率、全控型第二代电力半导体器件(GTR、GTO、MOSFET、IGBT等)的发展,以 及脉宽

2、调制(PWM)直流调速技术的应用,直流电机得到广泛应用。为适应小型直流电 机的使用需求,各半导体厂商推出了直流电机控制专用集成电路,构成基于微处理 器控制的直流电机伺服系统。但是,专用集成电路构成的直流电机驱动器的输出功率 有限,不适合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需求。因此采用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构建H桥, 实现大功率直流电机驱动控制。该驱动电路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直流电机需求,并具 有快速、精确、高效、低功耗等特点,可直接与微处理器接口,可应用PWM技术实现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二、设计任务1. 设计电机驱动电路,使用PROTEL绘制岀电路原理图和PCB,并制作出实物, 焊接并调试,确保硬件无误。2. 使用

3、LM3S8962实验板配合自己设计的电机驱动模块,编写程序驱动直流电 机。要求具备直流电机调试、正反转、其中,电机正反转状态和当前的转速(档位) 通过LM3S8962实验板上的液晶模块(LCD1602)显示。3. 撰写设计报告,要求具备摘要、软硬件设计方案、系统框图、程序流程图、 总结等相关内容。三、设计原理3.1电机调速原理直流电机PWM调速的基本原理图如图1。可控开关S以固定的周期重复地接通和断 开,当开关S接通时,直流供电电源U通过开关S施加到直流电机两端,电机在电源作 用下转动,同时电机电枢电感储存能量;当开关S断开时,供电电源停止向电动机提 供能量,但此时电枢电感所储存的能量将通过续

4、流二极管VD使电机电枢电流继续维 持,电枢电流仍然产生电磁转矩使得电机继续旋转。开关S重复动作时,在电机电枢 两端就形成了一系列的电压脉冲波形,如图3-1所示。电枢电压平均值的理论计算式为:(1)U(n, = U=aU其中:a为占空比,即导通时间与脉冲周期之比。由式(1)可知,平均电压由占空比及电源电压决定,保持开关频率恒定,改变占空 比能够相应地改变平均电压,从而实现了直流电动机的调压调速。图3-1电机调速原理图3.2 H桥功率驱动原理直流电机驱动使用最广泛的就是H型全桥式电路,这种驱动电路方便地实现直 流电机的四象限运行,分别对应正转、正转制动、反转、反转制动。H桥功率驱动原 理图如图3-

5、2所示。S1 衣 D1D2 些 S4D4衣 S2/图3-2 H桥功率驱动原理图H型全桥式驱动电路的4只开关管都工作在斩波状态,SI、S2为一组,S3、S4 为一组,这两组状态互补,当一组导通时,另一组必须关断。当S1、S2导通时,S3、 S4关断,电机两端加正向电压实现电机的正转或反转制动;当S3、S4导通时,S1、 S2关断,电机两端为反向电压,电机反转或正转制动。实际控制中,需要不断地使 电机在四个象限之间切换,即在正转和反转之间切换,也就是在SI、S2导通且S3、 S4关断到SI、S2关断且S3、S4导通这两种状态间转换。这种情况理论上要求两组 控制信号完全互补,但是由于实际的开关器件都

6、存在导通和关断时间,绝对的互补 控制逻辑会导致上下桥臂直通短路。为了避免直通短路且保证各个开关管动作的协 同性和同步性,两组控制信号理论上要求互为倒相,而实际必须相差一个足够长的 死区时间,这个校正过程既可通过硬件实现,即在上下桥臂的两组控制信号之间增 加延时,也可通过软件实现。图3-2中、4只开关管为续流二极管,可为线圈绕组提 供续流回路。当电机正常运行时,驱动电流通过主开关管流过电机。当电机处于制 动状态时,电机工作在发电状态,转子电流必须通过续流二极管流通,否则电机就 会发热,严重时其至烧毁。3.3 IR2111外围电路及器件选择IR2111外围电路如下图3-3所示。单片机输岀的PWM信

7、号经光耦PC817后,输出至 IR2111输入端,此处的光耦对PWM信号起到隔离、电平转换和功率放大的作用。图5 中,Rl、R2为光耦上拉电阻,其值根据所用光耦的输入和输出的电流参数决定;C1 为电源滤波电容,C2为自举电容,D1为自举二极管,R3、R4为栅极驱动电阻。图3-3 IR2111驱动功率MOSFET电路3.4 IR2111死区延迟特性实际控制中,需要不断地使电机在正转和反转之间切换,也就是在QI、Q4导通 且Q2、Q3关断到QI、Q4关断且Q2、Q3导通这两种状态间转换。这种情况理论上要求 两组控制信号完全互补,但是由于实际的开关器件都存在导通和关断时间,绝对的 互补控制逻辑会导致

8、上下桥臂直通短路。为了避免直通短路且保证各个开关管动作 的协同性和同步性,两组控制信号理论上要求互为倒相,而实际必须相差一个足够 长的死区时间,即保证在某一功率器件导通的同时,同桥臂的功率器件可靠的截止, 防止桥臂直通短路oIR2111内部通过逻辑门器件实现了死区时间的延迟,即由IR21U 高端和低端输出的波形如图3-4所示。其中,DT即为定义的死区时间,IR21U典型死 区时间是700ns o图3-4 IR2111死区延时特性四、方案与论证该程序中一共七个模块:模块一:主程序;模块二:按键中断服务子程序;模块三:显示子程序;用LCD来进行显示;模块三_1: LCD显示初始化头文件(h文件):

9、 模块三_2:显示电机正反转(用D来表示)子程序;模块三_3:显示电机转速的的当前档位(用S来表示)子程序; 模块四:KEY1 (PC4)键设置电机正反转;模块五:KEY2 (PC5)键,控制电机2档(高速)的调节:模块六:KEY3 (PC6)键,控制电机1档(低速)的调节:模块七:KEY4 (PC7)键,控制电机0档(制动)的调节;五、设计内容5.1系统框图和设计原理图5-1.1设计框图:5.1.2设计原理图:图5-1 H桥驱动电机电路图图5-2半桥驱动电路图5.2软件设计流程图六、总结电子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 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

10、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界,电子产品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然而,要让这些功能复杂的电子产品给我们带来帮助,直流电机的应用是 日常生活和工业运用不可或缺的。回顾起此次直流电机的课程设计,我仍感慨颇多。 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接近二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 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 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师得了理论与实际相 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 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

11、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 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 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总之,这次嵌入式的课程设计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通过发现问题、而对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我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这次的直流直流电机的设计中, 碰到过许多困难的时候,龚老师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他交给了我们很多课堂上学 不到的东西,非常感谢龚老师的帮助。七、参考文献11孙立志.PWM与数字化电动机控制技术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2 徐德鸿现代电力电子器件原理与应用技术.北京:

12、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 周志敏,周纪海,纪爱华.IGBT和IPM及其应用电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 社,2006.4 袁涛.H桥功率驱动电路的设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5 宋健,姜军生,赵文亮等.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动机PWM调速系统J.农机化 研究,2006, 1 (1): 102-103.6 梁亦钳,王正茂,何涛.全数字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原理及数学模型J.中小 型电机,2001, 28 (6)八、附录8.1 PWM波形在线仿真效果图图8-1电机正转低速PWM仿真图图8-2电机正转高速PWM仿真图图8-3电机反转低速PWM仿真图E9/ 次-图8-4电机反转高速PWM仿真图8.2

13、 PWM驱动电机调速PCB图图8-5 H桥驱动直流电机PCB图图8-6板桥驱动电路PCB图8.3 PWM驱动电机调速程序&3.1 PWM控制电机调速C文件#includeunsigned long TheSysClock= 12000000UL;#includenlcdinit.hn牡define PB0_PWM2 GPIO_PIN_0/PWM2、产生正转信号#deflne PB1_PWM3 GPIO_PIN_1/PWM3、产生反转信号define KEY PERIPH SYSCTL PERIPH GPIOCdefine KEY PORTdefine KEY! PINdefine KEY2 P

14、INdefine KEY3 PINdefine KEY4 PINGPIO_PORTC_BASE正反转切换2档1档制动GPIO PIN 4GPIO PIN 5GPIO PIN 6GPIO PIN 7/设置LDO输出电压/系统时钟设置/采用主振荡器unsigned int flag,value.D,S;,伸* 未未 *)!(未 *)!(未未 *)!(未 *)!(未未 *)!(未未 *)!(未未 *)!(未未 * 未*(未 *)!(未(未未void clocklmt(void)SysCtlLDOSet(SYSCTL_LDO_2_50V);SysCtlClockSet(SYSCTL_USE_OSC |SYSCTL_OSC_MAIN |SYSCTL_XTAL_6MHZSYSCTL_SYSDIV_1);TheSysClock = SysCtlClockGetQ;/外接6MHz晶振/不分频/获取当前的系统时钟频率voi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