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人口的变化B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344435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3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人口的变化B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1章人口的变化B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1章人口的变化B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1章人口的变化B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1章人口的变化B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人口的变化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人口的变化B(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人口的变化B(共同测控卷)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二)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共同测控卷)共同基础平台(9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 大事。请对下列相关问题作出选择。0 100%20406080100%人口年龄构成的比重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 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 93%B.23%C.13%D.60%答案:B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 口比重下降了 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 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 纪人口工作的主要

2、任务是A.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答案:B3. 下列各组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 型”的是A. 中国、日本、韩国B.德国、匈牙利、奥地利C.英国、美国、巴西D.印度、中国、巴西答案: B4. 我国城市人口增长模式基本上属于A. 传统型B.现代型C.原始型D.从原始型向传统型过渡阶段答案: B5. 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 的是A. 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均属于 “现代型”B.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均属于“传统型”C. 大洋洲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均属于“现代型”D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

3、代型” 答案:A6. 发展中国家中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 典型代表是A.非洲国家B.亚洲国家C.拉丁美洲国家D.大洋洲国家答案: A7. 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的 是A.英国、德国B.埃及、印度C.利比亚、新西兰D.美国、中国答案: B8. 近几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A.非洲、北美洲B.亚洲、非洲C.欧洲、北美洲D.欧洲、南美洲答案:C9读“四国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图”,判断F面四个选项中,国名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总人口年龄0. 6亿(1980)A.孟加拉国、总人口2. 4亿(1 980)8 40 48总人口百分数总人口6. 6亿(1980)8 4048总人口百分数总人口0

4、.7亿(1980)8 40 48总人口百分数美国、墨西哥、原联邦德B. 原联邦德国、美国、印度、墨西哥C. 日本、原联邦德国、墨西哥、印度D. 埃及、印度、美国、原联邦德国答案:B10人口增长模式中,传统型和现代型的共 同特点是B.两者的D.两者A.两者的出生率都高 自然增长率都高C.两者的死亡率都低的自然增长率都低答案:C1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原因有人口的自然增减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人口迁移A. B.C.D. 答案:D读“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1213题国家类型12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类型是A. B.C.D.答案:C13. 下列关于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的叙 述,正确的是

5、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B. 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D.C. 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答案:A14. 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地区亚 洲大 洋 洲拉丁美洲非 洲欧 洲*北美人口自然增长 率19%12%22%28%3%7%*北美指不含墨西哥的北美洲A. 欧洲出生率最高,死亡率也最高B. 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洲是非洲C. 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 3倍D. 欧洲新增人口最少答案:C读“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回 答下列各题。大城市15. 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 区是A. 20 世纪 60 年代的中国

6、B. 20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C. 20 世纪 90年代的欧洲D. 20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答案:D16. 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 原因是A.政治因素B.环境因素C.经济因素D. 文化因素答案: C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均有大量人口迁入 的是A.西欧B.北美C.大洋洲D. 拉丁美洲答案: B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的环境产 生深刻的影响,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820题。18. 近几年我国派往海外的留学生学成不回 国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现象对我国而言A.可缓解就业压力B.可减轻人口压力C.造成人才流失D.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答案:C19. 铁路部门为减轻春运的压力,采取

7、上浮 票价的方式。造成春运压力的主要原因是A .铁路运输慢B .年货运量大C. 民工人数多D.为了安全减少了车次答案: C20. 二战后,德国和沙特阿拉伯都吸引了大 量移民,关于两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因老龄化吸收移民B. 都因资源的大量开采吸收移民C.都因经济发展吸引移民D.都因气候优越吸引移民答案: C21. 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草原上牧民的迁移B.季节工人的季节性流动C .湘妹子到深圳经商D. 外 地旅游、购物答案:C22. 下列国家中,二战以来外来人口超过本 国人口的是A.阿拉伯联合酋长国B.美国C. 沙特阿拉伯D.伊拉克答案: A23. 下列属人口迁移的是A. 美国遭受严重恐怖

8、袭击事件导致美国与 阿富汗塔利班之间局势紧张, 大批阿富汗平民穿 越边境逃往邻国巴基斯坦B. 由于X村的土地被Y城征并,X村村民 户口改为 Y 城户口C .四川省某村民外出三年在珠海打工D. 犯罪分子潜逃答案: C24.2001 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 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A. 使城市人口增加, 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进 一步恶化B. 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 的配合C. 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矛盾D. 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答案:D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批学生到欧美 留学,与民工潮涌向东南沿海的大城市, 两者的 共同之处是A. 都是政策性移民,具

9、有自发的性质B.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C .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 环境质量不同是 决定性因素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好 的生活水平答案: D26.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 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 均称为人 口迁移B. 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 博士学 位,属人口迁移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 距离在 1000 千米以上答案: C27.20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中期,我国人 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是A. 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实行计 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B. 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

10、,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C. 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政策不 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D. 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实行市场经济,和城乡经济差距很小答案:A28 .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的人口迁 移的特点是A. 从城市迁往农村B. 规 模小、频率低C. 由内地迁往边疆D.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答案: D29 . 20世纪 80年代,出现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是国家统一安排迁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 过多 国家政策的允许 城乡之间的巨大收入差异A.B.C. D. 答案:B30. 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 是A.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 活水平在不妨碍未来

11、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一 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B .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大于该地区的 环境人口容量C. 人口合理容量由于难以确定,所以对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没有什 么意义D. 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少,不会超过人口合理 容量答案: A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31. (6 分)阅读下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 世纪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与 GDP 占世 界比重的变化区域人口占世界百分 比GDP占世界百分 比1900 年2000 年1900 年2000 年亚洲57.460.532.637.4欧洲24.612.042.425.5非洲8.113.03.43.0北美5.05.5

12、16.624.6拉丁美 洲4.58.54.08.1大洋洲0.40.51.01.4(1) 1900年,在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中,人 均GDP最咼的是 最低的是(2) 20世纪,人口占世界百分比下降的大洲或地区有; GDP占世界百分比上升的大洲或地区有。(3) 19952000年,非洲和欧洲的平均人 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4%、0.0%,试分别说明 非洲和欧洲目前最突出的人口问题。答案:(1)北美 非洲 (2)亚洲、非洲、 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 欧洲、非洲 (3) 非洲人口增长过快(加剧了人口贫困化),欧洲人口停止增长(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32. ( 5分)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 答下列问题。

13、130504(平方千米人口数)魏400人以上100400人北回归线成都武汉广州沈阳哈尔滨4010100 人(1)我国人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的。省有南海诸岛(写简称):;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辖市是(写简称)(2) AB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 6.3%,其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3)在AB线西北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 市有、。答案:(1)鲁豫苏台渝 (2)气 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生态脆弱,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3)乌鲁木齐兰州包头33.( 6分)阅读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距离(千米)0 20020050050010001000人口(万)39054267403345210344占总人口数(%)35.924.330.49.4面积(万km2)97133235495占总面积(%)10.113.924.551.5人口密度(人/km2)40720114221材料二: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海拔200200500100020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