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集及答案0917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342675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集及答案0917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集及答案0917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集及答案0917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集及答案0917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集及答案0917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集及答案09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集及答案0917(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作业集及答案立法简史篇第一章:外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作业: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1.苏联劳动立法纲要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劳动法典。( )2.1918年苏联制定的苏俄劳动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劳动法律。( )3.劳动法起源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劳工法规”。( )4.“劳工法规”的出现是劳动法产生的标志。( )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 )被公认为劳动法的起源,英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被视为劳动法产生的标志。A“劳工法规” B民法C“工厂立法”(工厂法) D行政法2( )是第一部社会主义劳动法

2、典。A苏俄劳动法典 B苏联劳动立法纲要C苏联劳动集体法 D苏联工会及其权利和活动保障法3英国1802年的( )被视为劳动法产生的标志。A劳资关系法 B学徒健康与道德法C疾病保险法 D职业安全卫生法答案: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1.( ) 2.( ) 3.( ) 4.( ) 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 C ) 2.( A ) 3.( B ) 第二章:中国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作业: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劳工法是( )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A香港地

3、区 B澳门地区C台湾地区 D南京国民政府2雇佣条例是( )调整劳资关系的基本法律。A澳门地区 B香港地区C台湾地区 D南京国民政府二、多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为错误答案)1我国现已通过、颁布的劳动立法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 B ) 2.( B )二、多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

4、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为错误答案)1.( AB )第三章: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作业: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1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建议书,只是供成员国在制定相应的国内法律或者政策时参考,不具有约束力。( )2.“社会条款”有时也被称为“绿色条款”。( )3国际劳工组织和其他组织不同的一大特色是实行“三方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下列各个(类)公约中( )被列为优先国际劳工公约(即“优先公约”)。A就业政策公约 B关于自由结社与集体谈判权的公约C关于废除强迫劳动的公约 D关于禁止使

5、用童工方面的公约2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劳动标准”涉及四类内容,下列各项中( )不在此范围内。A保障休息休假 B自由结社与集体谈判权C废除强迫劳动 D禁止使用童工3以下各项中,( )属于“基本国际劳工公约”。A三方协商促进贯彻国际劳工标准公约 B劳动监察公约C就业政策公约 D同工同酬公约4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基本国际劳工公约”(或称“核心劳动标准”)的范围。A关于自由结社与集体谈判权的公约 B关于废除强迫劳动的公约C关于禁止使用童工方面的公约 D关于劳动监察方面的公约答案: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1. ( ) 2. ( ) 3. ( ) 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

6、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 A ) 2.( A ) 3.( D ) 4.( D )基础理论篇第四章:劳动法概述作业: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1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法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所规定义务的集体劳动。( )2.劳动法是民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不是一个独立法律部门。( )3.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主要是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和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4.农村农业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属于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5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指一切劳动,即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7、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下列人员中( )不适用我国劳动法。A企业职工 B个体经济组织的雇工C事业组织的工勤人员 D公务员三、多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为错误答案)1下列人员中( )适用我国劳动法。A企业职工 B个体经济组织的雇工C事业组织的工勤人员 D公务员2劳动关系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 )。A它的当事人双方固定为劳动者、用人单位(或雇主)B它包括在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C它是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

8、结合的社会关系D它是平等性质与隶属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3劳动法的基本特征有( )。A劳动法为特别私法 B劳动者保护法与劳动管理法的统一C劳动关系协调法和劳动标准法的结合 D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配套4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其“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 )。A有的社会关系是劳动关系赖以建立的必要前提B有的社会关系是为了使劳动关系正常运行而伴随劳动关系发生的C有的社会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D有的社会关系是与劳动关系相关联的民事关系或者人事关系5下列人员中,( )不属于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A公务员 B农村农业劳动者C现役军人 D个体经济组织的雇工四、名词解释题1劳动法体系2劳动法五、简答题1.

9、作为劳动法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具有哪些一般特征?2.简述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3.简述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内容。六、论述题1.试论劳动法是公法与私法的兼容。2.试论劳动法是劳动者保护法。3.联系实际,论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基本原则的内涵及其表现。4.正在起草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请结合这一条款,谈谈你对劳动关系的内涵和一般特征的认识。5.当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关于立法宗旨的表述有“单保护”表述(即表述为保护劳动者的合

10、法权益)与“双保护”表述(即表述为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两种主张。现行草案第1条规定: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制定本法。请结合这一立法背景,谈谈你对劳动法“维权”宗旨的认识。答案:一、判断题(认为对的在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1.( ) 2.( ) 3.( ) 4.( ) 5.( )二、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1. ( D )三、多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你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为错误答案)1.( ABC ) 2.( ACD

11、) 3.( BCD ) 4.( ABC ) 5.( ABC )四、名词解释题1劳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劳动法律规范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有机整体。2劳动法,又称劳工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五、简答题1劳动关系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1)它的当事人一方固定为劳动力所有者和支出者,称劳动者,另一方固定为生产资料占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称用人单位(或雇主)。(2)它的内容以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核心。(3)它是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结合的社会关系。(4)它是平等性质与隶属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2我国劳动法第

12、2条规定表明:(1)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即个体工商户)的劳动关系都归劳动法调整。(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劳动关系中,仅限于劳动合同关系归劳动法调整。(3)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非合同劳动关系,即公务员和依法参照执行公务员制度的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以及农村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等的劳动关系,不归劳动法调整,而分别归相应的公务员法、农业法、军事法调整。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主导整个劳动法体系,为劳动法调整劳动领域的社会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可以说,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可表述为以下各项:(1)劳动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原则;(2)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3)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六、论述题1. (一)公法和私法的基本划分公法涉及宏观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其调整原则是公法不得由当事人协议变更,即公法关系完全依法设定;私法涉及私人(公民个人和法人)利益,即微观利益,其调整原则是“协议就是法律”,即私法关系允许协议设定。民法是私法的典型,行政法是公法的典型,劳动法、经济法则被视为兼有公法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