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设计于亚如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340697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设计于亚如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设计于亚如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设计于亚如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设计于亚如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设计于亚如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设计于亚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设计于亚如(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课程设计 题目:七二五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学号:100909136 姓名:于亚如 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老师:李见云 目录第一章 概述1第二章 评价区环境概况1一、 自然环境概况1二、 社会环境概况4第三章 建设项目环境质量现状6一、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6二、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9三、 声环境现状9四、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1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11一、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11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23三、声环境影响分析23第五章 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结论24 第一章 概述 七二五研究所经过50年的建设,已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集科研和多个高技术产业为一体的高科技

2、产业集团。科技交流中心作为总体研发条件建设项目的配套工程,西侧紧邻所总部和科研基地,建成后将为七二五所技术交流、产品推广、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可使位于洛南的所新总部的各种功能更加完善,为所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设本项目不仅能更好地满足七二五所发展需求,促进军工科研水平提高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同时也增加了洛龙科技园的科技含量,提升了城市品位,并能促进附近区域的经济发展。 本次课程设计任务与目的主要是针对七二五所科技交流中心环境进行评价,根据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课程内容,针对选择的环境要素,确定合理的监测方案,用合适的评价模型、评价标准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第二章 评

3、价区环境概况一、 自然环境概况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洛龙区滨河南路以南瀛洲路以西(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项目地西北侧50米处为在建的双瑞滨河花园住宅楼盘项目,北侧200m为滨河南路、388米为洛河;东隔36m瀛洲路、东侧241米为水木清华住宅小区;南侧临近洛宜公路、33m处为龙腾住宅小区。 图一 项目地理位置图洛龙区位于洛阳新区核心区,地处“九州腹地”的古豫州,它背靠邙山,面对伊阙,东望嵩岳,西倚周山,层峦叠嶂,群山环绕,如天然城廓。南北宽21.5公里,东西长33.5公里。地貌特征属伊洛河冲积平原,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的簸箕形开口盆地,境内海拔最高为394米,最低为126米。地形地貌洛龙区地处洛河

4、冲击平原地带,属于洛河一级阶地,南部地势相对平坦,北部靠近州山区地势略有起伏,呈西北高东南低。本项目场地西高东低,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单元为黄土丘陵,地面高程在176194m之间。洛阳市地形、地貌总格局是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沿西南至东北依次分布着中山、低山、丘陵,在山丘之间排列着面积不等的河谷盆地。本项目所在在地址地质构造稳定、无活动性断裂构造通过;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好。气候特征洛龙区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多大风;春季暖和、气温回升快,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天气晴朗。区内年平均气温14.7,极端最高气温41.8,

5、极端最低气温-13.2.区内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6%,年平均气压1000.6hPa.区域内自然条件对工程总体影响不大,年降水量在600650mm左右,近年来平均降水量625.8mm,各月降水以7月最多,1元月最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年最大降水量1047.3mm,年最少降水量355.0mm;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匀。水文特征洛阳境内干、支河流及较大沟、涧、溪2.7万余条,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较大支流34条,分属于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流域。从河流水系分区看,伊、洛河区域的水资源量为19.6亿m3,占全市水资源量的70%,且大部分在上游山区,洛河宜阳以下和伊河龙门以下地区只占10.9%。从用水角度看,

6、主要用水集中在伊河、洛河中下游地区。全市地表水水资源总量为26.27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16.79亿m3,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计算中的重复量14.97亿m3,水资源总量为28.09亿m3,人均水资源总量为456m3。洛阳市区地表水主要有四河二渠,即洛河、伊河、涧河、瀍河、中州渠和大明渠。其中涧河及缠河为洛阳市工业及生活污水的主要纳污河流。涧河从西向东方向约6 km汇入洛河,缠河向东南穿市区而过,在市区南汇入洛河。洛河从西南向北流经约37km后在偃师市与伊河交汇成伊洛河,伊洛河向东北流经约28km后在巩义市境内入黄河。洛河发源于陕西省兰田县的终南山,全长447km,流域面积12840km2,其中

7、在洛阳境内长度178km,流域面积5298.2km2,占洛阳市总面积的35%,年平均径流量21.8亿m3,其中洛阳境内产生的年均径流量7.35亿m3,占全市地表水年均径流量的25.4%。伊河,是中国黄河南岸洛水支流之一,也是洛阳市境内重要的河流之一。伊河发源于熊耳山南麓的栾川县陶湾镇,流经嵩县、伊川,蜿蜒于熊耳山南麓,伏牛山北麓,穿伊阙而入洛阳,东北至偃师注入洛水,与洛水汇合成伊洛河。全长368公里,流域面积6100多平方公里。二、 社会环境概况行政区划洛阳市现辖8县1市6区(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廛河回族区、吉利区、洛龙区),194个乡镇(办事处)。洛阳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有汉、回、满

8、、蒙古等3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8.8%。少数民族人口中,回族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0%以上,总人口638.39万人,市区人口174.07万人。本项目场址所在的洛龙区,洛龙区位于洛阳新区核心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城市新区,是洛阳市六大主城区之一,也是全市的经济、文化、金融和商贸中心。洛龙区面积2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12万人,现辖9个街道、6个镇:安乐路街道办事处、龙门石窟街道办事处、龙门街道办事处、关林街道办事处、太康东路街道办事处、辛店街道办事处、古城街道办事处、科技园街道办事处、镇北路街道办事处、丰李镇、诸葛镇、李村镇、白马寺镇、安乐镇、李楼镇。经

9、济结构纵观洛阳市的产业结构演变情况,在这10多年的时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性特征较为明显呈现为工业经济壮大,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幅下降,第三产业平稳快速发展,洛阳市目前最大的支柱行业是工业,但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主要表现在洛阳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比重仍偏低,投入不足,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主要表现在洛阳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比重仍偏低,投入不足。近来洛阳市要积极鼓励支柱行业企业增强技术研发能力依靠先进的高新技术。实现产业结构的跳跃式转换。同时在现有基础上,洛阳市整合第三产业发展资源,在促进旅游、商贸、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租赁、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新兴行业,积极构建和谐社会体系,

10、以提高洛阳市经济整体的增长质量。工业洛阳市是我国能源、重工业、化工基地的组成部分,是河南省城镇发展战略中优先发展的城市。目前有工业门类36个,已形成机械电子、冶金、建材、石油化工、轻纺、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2010年生产总值23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7.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396.2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737.4亿元,增长9.1%。洛龙区依托洛阳雄厚的工业和科研基础,工业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近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以轻纺、机械加工、化工等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和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第三章 建设项目环境

11、质量现状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二级标准:PM10:日平均浓度0.15mg/Nm3;TSP:日平均浓度0.30mg/Nm3;SO2:日平均浓度0.15mg/Nm3,小时平均浓度0.50mg/Nm3;NO2:日平均浓度0.12mg/Nm3,小时平均浓度0.24mg/Nm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类及4a类标准:1类:昼间:55dB(A) 夜间:45dB(A)4a类:昼间:70dB(A) 夜间:55dB(A)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 pH:6-9,COD20mg/L,氨氮1.0mg/L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12、标准(GB16297-1996)表2 二级标准: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浓度限值:120 mg/m3;NO2排放浓度:240 mg/m3;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 mg/m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三级标准: pH:6-9,COD500mg/L,ss400mg/L 一、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本项目环境空气现状大气监测数据,监测点为油坊头村(距本项目WS2500m),监测因子为SO2、NO2、TSP,检测因子的采样和分析方法见表1,数据结果见表2、3、4,监测点与本项目位置关系见图2。检测项目采样方法检测分析方法方法来源SO2甲醛吸收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

13、15262-94NO2吸收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15435-1995TSP滤膜捕集重量法GB/T154321995 表1 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监测时间:3天SO2和NO2监测频次:上午7:009:00下午1:003:00时段连续采样1h。TSP监测频次:上午8:00下午4:00,连续8h采样。评价方法:评价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Pii类污染物单项指数; Ci该污染物实测浓度,mg/m3; Si该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mg/m3。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和标准分级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区域,执行二级标准,TSP、SO2、

14、NO2的浓度限值分别为0.30mg/m3、0.50mg/m3、0.24mg/m3。NO2的监测及评价结果表2测点日期采样时间NO2浓度(mg/m3)超标率单项污染指数(Pi)油坊头村12月5日7:309:300.03100.12913:0015:000.05600.23312月6日7:309:300.03700.154 13:0015:000.05200.21712月7日7:309:300.04200.17513:0015:000.06700.279SO2的监测及评价结果表3 测点日期采样时间SO2浓度(mg/m3)超标率单项污染指数(Pi)油坊头村12月5日7:309:300.00800.01613:0015:000.02500.0512月6日7:309:300.01900.03813:0015:000.04000.0812月7日7:309:300.00900.01813:0015:000.01800.036TS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