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练习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339983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典诗歌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典诗歌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典诗歌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典诗歌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练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歌复习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2、氓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你

2、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尔,你。卜,用火烧龟板,看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筮,用蓍草的茎占卦。体,卜筮的卦象。咎,灾祸;蓍,一种草。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唉,姑娘呀,不要担心心爱的男人。士,男子的通称;耽,担心。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说,通“脱”。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3、下列诗句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围墙,遥望那复关(来的人)。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

3、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4、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1)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2)静言思之,躬自悼矣(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A、(1)与(2)意思相同,(3)与(4)意思相同。B、(1)与(2)意思相同,(3)与(4)意思不相同。C、(1)与(2)意思不相同,(3)与(4)意思相同。D、(1)与(2)意思不相同,(3)与(4)意思不相同。5、对文中有关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载笑载言”中“载”字的含义和成语“载歌载舞”中“载”字的意思是一致的。B、“夙兴夜寐”即早起晚睡,和现在的成语含义相同。C、“及尔偕老”意为等你

4、老了,与现在常讲的“白头偕老”不相同。D、“信誓旦旦”即真诚恳切地发誓,和现在的成语含义相同。6、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来十分感人。B、这首诗所写的婚姻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情与礼的矛盾与夫权对妇女的压迫。C、本诗充分运用了赋比兴交替使用的手法,时时注意情与景的结合,诗两可窥见古代的集市贸易和婚嫁礼俗。D、诗中一条淇水贯穿全诗,淇水水流的变化揭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7,下列关于短歌行一文中,解释错误的是( )A,“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行,是古代的一种器乐演

5、奏方式。B,“青青子衿”中“子衿”是指周代学子的服装,这里代指贤才。C,“何时可掇”中“掇”通“辍”,停止的意思。也有的认为可以读du,是拾取的意思。D,“乌鹊南飞”中“南”字是名词活用作状语。8、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秋瑟瑟(s)粗糙(zo)湍急(tun)B、浣女(hun)谄媚(xin)邂逅(xi)C、惘然(wng)哨卡(qi)癖好(p)D、蝴蝶(di)歼灭(jin)炽热(zh)9、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清泉秋瞑淮河望帝春心B、渔舟遥望潮湿蓝田日暖C、楼兰寂寞抚膺杜鹃啼血D、艰难莲藕盘旋芳草萋萋10、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噫吁嚱(x) 蚕

6、丛(cn) 鱼凫(f)B、秦塞(si) 石栈(zhn) 猿猱(no)C、扪参(mn) 抚膺(yng) 雄雌(c)D、崔嵬(gu) 吮血(shn) 咨嗟(z)1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危乎高哉(危险)难于上青天(比)B、横绝峨眉巅(度)冲波逆折之回川(迂回)C、何盘盘(多么)但见悲鸟(但是) D、去天不盈尺(离开)愁空山(使愁)1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暮霭次第仓皇羽扇纶巾 B、故垒怅惘佛狸祠良晨美景C、强虏梧桐雄姿清角吹寒 D、蛤蟆陵宵夜凄惨瓜洲渡13,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用法错误的是(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把动词提前,变动词序,使诗句

7、的节奏有所变化,造成错落美。B,万里悲秋常作客 夸张,极言在外时间之长C,艰难苦恨繁霜鬓 夸张,既指个人生活艰辛又指国家不宁D,青海长云暗雪山 形容词用作动词,遮蔽、掩映的意思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盆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4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年秋,送客盆浦口明年:第二年 B.问其人,本长

8、安倡女本:原来(是)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表原因的连词 D.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快弹:畅快地弹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铮铮然有京都声/苏子愀然(选自苏轼的赤壁赋) B.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选自李白的蜀道难) 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选自林觉民的与妻书) 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选自归有光的项脊轩) 1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选自诗经邶风静女

9、) 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选自诗经卫风氓) D.灭六国者,六国也。(选自杜牧的阿房宫赋) 17.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文言文是对琵琶行这首诗歌的创作缘由作了简要的说明。 B创作缘由不仅是因为送客时听到了美妙的琵琶声,而且更因为琵琶语触动了诗人情怀。 C诗人被贬江洲一直都很郁闷,不遇之情耿耿于怀,遇到老朋友琵琶女后得以解脱。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被排挤的悲苦心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控诉。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

10、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8、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

11、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19、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B、邀请琵琶女经历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这说明琵琶女对邀请者极为不满,甚至怀疑邀请者不是什么好人。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20、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因为长句,

12、歌以赠之 B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C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D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度2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修辞的一项是(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2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互文”修辞的一项是( ) 主人忘归客不发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23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春花秋月不堪回首无语凝噎和蔼B良辰好景晓风残月骤雨初歇时辰C乍暖还寒不黯世事波澜壮阔谰言D风情万种寒蝉凄切猿猱欲渡凄惨24下

13、列诗句中使用想像来抒情的一句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C.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D.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25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句是 ( )A斜光到晓穿朱户 B欲寄彩笺兼尺素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6.下面词牌名、作者名全对的一组是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A.水调歌头毛泽东 雨霖铃苏轼 清平乐李清照 扬州慢柳永忆江南张志和 西江月范仲淹B.沁园春柳亚子 扬州慢柳永如梦令张志和 雨霖铃姜夔渔歌子白居易 浣溪沙辛弃疾C.念奴娇郭沫若 水调歌头李清照清平乐辛弃疾 西江月苏轼渔家傲范仲淹 浣溪沙张志和D.沁园春毛泽东 雨霖铃柳永如梦令李清照 扬州慢姜夔渔歌子张志和 西江月辛弃疾27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