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条检查记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335138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条检查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强条检查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强条检查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强条检查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强条检查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条检查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条检查记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制性条文检查记录表在舁厅P规范名称强制性条文序号(及内容)实施情况检查人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20013.0.3(摘录)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监测。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工程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5.0.46.0.7钢筋及混凝土隐蔽前业主及监理等相关人员检查合格,并填写隐蔽记录。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按规定见证取样监测。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2、规范GB50202-20024.1.5 (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4.1.67.1.3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7.1.7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

3、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选用的外加剂应具有质量证明书,需要时还应检验其氯化物、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经验证确认对混凝土无有害影响时方可使用。按配合比通知单添加外加剂,外加剂具有质量证明书。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1.5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希米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至少应有一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

4、延米应有1点。在舁厅P规范名称强制性条文序号(及内容)实施情况检查人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1.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5.2.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验方法:检验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5.5.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

5、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2.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检查数量:按本规范规定进行取样。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7.4.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

6、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本规范规定: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8.2.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方案。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2.0.1操作人员应体检合格,无妨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公安部门办法的机动车驾驶执照后,方可执证上在舁厅P规范名称强制性条文序号(及内容)实施情况检查人程JGJ33-200

7、1岗。学员应在专人指导下进行工作。2.0.5在工作中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来动保护用品,长发应束紧不得外露,高处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2.0.8机械必须按照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2.0.9机械上的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及监测、指示、仪表、报警等自动报警、信号装置应完好齐全,有缺损时应及时修复。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机械不得使用。3.1.8电气设备的每个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点必须用单独的接地(零)线或接地干线(或保护零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地(零)线中串接几个接地(零)点。汽车、轮胎式起重机行驶时,严禁人

8、员在底盘走台上站立或蹲坐,并不得堆放物件。5.1.3作业前,应查明施工场地明、暗设置物(电线、地下电缆、管道、坑道等)的地点及走向,并采用明显记号表示。严禁在离电缆1m距离以内作业。配合机械作业的清底、平地、修坡等人员,应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工作。当必须在回转半径以内工作时,应停止机械回转并制动好后,方可作业。装载机,转向架未封闭时,严禁站在前后车架之间进行检修保养。5.11.4夯实机作业时,应一人扶夯,一人传递电缆线,且必须带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递线人员应跟随夯机后或两侧调顺电缆线,电缆线不得扭结或缠绕,且不得张拉过紧,应保持有3-4m的余量。8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3

9、.1.6生活区与施工现场应隔开。非工作需要的人员不得在现场住宿。与施工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3.1.5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悬崖、陡坎、深坑及高压带电区等危险区域均应有防护设施及警告标志;坑、沟、孔洞等均应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或设可靠的围栏、挡脚板及警告标志。危险处所夜间应设红灯示警。现场设置的各种安全设施严禁挪动或移作他用。3.1.7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合格的劳动保护服装并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或带钉的鞋,以及短袖上衣或短裤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3.3.1材料、设备应按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定的地点定值定位

10、堆放整齐,并符合搬运及消防的要求。堆放场地应平坦、不积水,地基应坚实。在舁厅P规范名称强制性条文序号(及内容)实施情况检查人10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3.2.7现场的机动车辆应限速行驶,时速一般不得超过15kms路面应设交通指示标志,危险地区应设“危险”、“禁止通行”等警告标志,夜间应设红灯示警。场地狭小、运输繁忙的地点应设临时交通指挥。1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6.3.9现场的临时照明线路应相对固定,并经常检查、维修。照明灯具的悬挂高度应不低于2.5m,并不得任意挪动;低于2.5m时应设保护罩。6.3.11碘鸨灯等特殊照明灯的金属支架应稳固,并

11、采取接地或接零保护;支架不得带电移动。6. 3.12电源线路不得接近热源或直接绑挂在金属构件上,不得架设在脚手架上。7. 1.1夏季、雨季前应做好防风、防雨、防火、防暑降温等准备工作;现场排水系统应整修畅通,必要时应筑防汛堤。1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8.1.8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8.1.9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进行体格检查。经医生诊断患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8.1.10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上方的牢固可靠处;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8.1.15高处作业人员应配带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系保险绳;传递物品

12、时,严禁抛掷。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10起重作业。10.1.2起吊物应绑挂牢固。吊钩悬挂点应在吊物重心的垂直线上,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不得偏拉斜吊。落钩时应防止由于吊物局部着地而引起吊绳偏斜。吊物未固定时严禁松钩。10.1.8起重工作区域内无关人员不得逗留或通过;起吊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在起重机伸臂及吊物的下方逗留或通过。对吊起的物件必须进行加工时,应采取可靠的支承措施并通知起重机操作人员。10.1.9起重机吊运重物时一般应走吊运通道,禁从人员的头顶上方越过。10.1.14遇大雪、大雾、雷雨等恶劣气候,或因夜间照明不足,指挥人员看不清工作地点、操作人员看不清指挥信号

13、时,不得进行起重作业。10.1.15当作业地点的风力达到五级时,不得进行受风面积大的起吊作业;当风力达到六级及以上时,不得进行起吊作业。在舁厅P规范名称强制性条文序号(及内容)实施情况检查人10.3.8操作人员应按指挥人员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如指挥信号不清。或将引起事故时,操作人员应拒绝执行并立即通知指挥人员。操作人员对任何人发出的危险信号均必须听从。10.4.1起重机的指挥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按GB5082的规定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指挥。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17. 2钢筋工程18. 2.1钢筋加工1钢筋、半成品等应按规格、品种分类堆

14、放整齐,制作场地应平整,工作台应稳固,照明灯具应加设网罩。2手工加工钢筋时:1)作业前应检查板扣、大锤等工具是否完好;2)在工作台上弯钢筋时,工作台上的铁屑应及时清理,以防铁屑飞溅入眼。3)切短于30cm的短钢筋必须用钳子夹牢,严禁直接用手把持。3钢筋碰焊工作必须在碰焊室内或碰焊棚下进行,且:1)碰焊室顶棚、墙面应使用防火材料;2)室内电源应设箱、上锁;3)碰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碰焊时严禁带电调整电流;4)室内应配备灭火器材。2预制钢筋骨架的绑扎:1)容易失稳的构件(如工字梁、花篮梁)必须设临时支撑。2)大型梁(如除氧框架梁)、板等应搭设牢固的、拆除方便的马凳或架子。3)起吊预制钢筋骨架时,

15、下方严禁站人,待骨架吊至离就位点1m以内时方可靠近,就位并支撑稳固后方可脱钩。3现场钢筋的绑扎:1)在高处或深坑内绑扎钢筋应搭设架子和马道。在高处无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严禁进行粗钢筋的校直工作及垂直交叉施工。2)绑扎4m以上独立柱的钢筋时,应搭设临时脚手架;严禁依附立筋绑扎或攀登上下,柱筋应用临时支撑或缆风绳固定。3)绑扎大型基础及地梁等的钢筋时,应设附加钢骨架、剪力撑或马凳。钢筋网与骨架未在舁厅P规范名称强制性条文序号(及内容)实施情况检查人固定时严禁人员上下。在钢筋网上行走应铺设走道。4)绑扎高层建筑物圈梁、挑檐、外墙、边柱等的钢筋时,应搭设外挂架或安全网,并系好安全带。4穿钢筋应有统一指挥并互相联系。15电力建设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