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范本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335050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装电梯项目协议书范本(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本梯间全体业主经过友好协商,就本梯间加装电梯项目达成如下协议:一、本梯间的业主一致同意在本梯间(XX号楼梯)加装8人载客电梯一部,电梯加建位置为楼梯间正前方,通过廊桥方式与楼梯相连,对原有楼梯间的格局不产生任何影响。加装电梯的建设效果将与XX号的电梯大致相同。二、 业主民主推选出 为本梯间加装电梯项目负责人,同时也是本次电梯加装项目在设计、申请以及对规划局、电力局、物业管理、维保服务等有关部门相关事务的业主代表。三、电梯项目负责人主要职责1、组织业主签订加装电梯书面协议;2、委托有关部门进行设计和项目报建工作;3、负责建设资金的筹措;监督资金收支情况,并定期公布;4、参与

2、该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和有关经济合同的签订;5、协助办理该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等事务;6、协调处理业主关于加装电梯的意见。四、电梯项目的建设资金和日常维护保养及管理费用按下列办法分摊1、电梯建设费用初步预算为55万,明细如下(参照9号楼):序号项目费用(单位:万元)备注1电梯井道结构设计费2电梯井道造价3电缆迁移费4新增电表费5日立八人电梯6电梯报建费7电梯建设监理费8合计2、各住户费用的分摊比例按以下办法执行,在完成招投标工作后按比例多退少补:(1)一、二、三层住户无需支付电梯建设费,如使用电梯需支付电梯使用电费及维护费用;(2)四层及四层以上住户按如下分摊原则支付电梯建设费:

3、加装电梯费用分摊表(估算) 房号、面积楼层0102031112楼层费用小计费用合计(元)各住户费用分摊系数表、M号、面积楼层0102031112楼层系数小计系数合计预计总费用(元)平均每个单位系数的费用备注:1.各住户系数二面积*楼层;2. 总费用预算为55万;3. 各单位面积数据有待确认。若出现暂不参加加装电梯的住户,去除此住户对应的系数,将费用按相应系数分摊到其他住户。3、电梯电费运行费用的分摊办法根据相关规定和考虑到日常电梯电费金额较小便于计算分摊管理(9号楼提供的 数据,电梯使用电费约200元/月),7号楼户型分三类:房号01、02、03为一 类,系数1;房号12为一类,系数0.7;房

4、号11为一类,系数0.4。各住户日常电梯电费系数及费用分摊表房号I系数楼层0102031112楼层系数小计系数合计预计总费用(元)平均每个单位系数的费用备注:1.一般情况3楼起用电梯;2. 参考9号楼的电梯使用情况,假设每个月的电费为200元/月;五、建成后电梯属全体出资建设人的共有资产,住户们合理使用,共同爱护。六、电梯投入使用后,除日常运行电费的分摊办法外,其他凡涉及本梯使用电梯 住户的物业管理及电梯改造、维修、维护和使用等事宜,参照小区内电梯住宅管 理的统一办法执行。七、电梯加装IC卡管理系统,这样既可防止闲杂人员使用电梯,更可节省电费。八、不尽事宜由本梯业主会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九、其

5、他约定:1. 如暂不参加加装电梯的住户今后需要使用电梯,按原电梯初装分摊费用补交, 并按分摊原则补回其他住户。2. 电梯建设费用先收取电梯井道设计费用,同意出资的住户每户先收取1000元, 电梯报建成功后再收取建设费用,费用以实际支出为准,多退少补。十、本协议由7号全体业主(共45户)中的同意加装的业主一起签署,并会签 协议中说明的授权委托书。本协议原件签署壹式叁份,由项目负责人保管,用于 项目报建。在征集完所有同意的业主意见和签名后,将提供本协议的复印件给每 户同意并出资参与本次项目的业主。下面为同意本协议并认可本次项目出资计划 的签名表:房号一楼二楼三楼业主签名联系电话业主签名联系电话业主

6、签名联系电话0102031112房号四楼五楼六楼业主签名联系电话业主签名联系电话业主签名联系电话0102031112房号七楼八楼九楼业主签名联系电话业主签名联系电话业主签名联系电话0102031112签订合同有哪些注意事项?合同的订立方式具体包括了书面形式、口 头形式以及其他形式等等,但不管是以哪种方式来订立合同的,此时 都有一些事项是需要当事人了解注意的。一、核实确认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1、合同对方为自然人:核实并复印、保存其身份证件(勿以名片代之),确认其真实身 份、行为能力及资信状况,最好 是以钱款两清的方式来交易,以避 免风险。2、合同对方为“其他组织”:(1)对方当事人为个人合伙或个

7、人独资企业,核对营业执照登记事 项与其介绍情况是否一致;由合伙人及独资企业经办人签字盖公章。(2)法人筹备处:确认经办人身份及股东身份,加盖法人筹备处和 股东公章。3、合同对方除加盖公章、私章外,要亲笔签名。(1)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涉及到对方人员签字的地方 (如验收单 上)都要注意签字方的身份,是否具有合法的授权委托书,否则签 字可能会变为个人的行为,最好在涉及到对方签字的地方都加盖公 司的印章加以确认。4、合同对方为法人:(1)到当地工商部门查询其工商注册资料并实地考察其公司情况, 确定其真实性;特别注意营业执照上的公司名称,上对方名称和企 业营业执照上的名称保持一致,还应注意公司的样章的名

8、称和营业 执照上的一致。(2)一般而言,合同上会要求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在此应确 认在此处签字的人的身份,如果不是法定代表有人,则应特别注意 该人员是否有公司或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并且应把授权委托 书、合同书及个人的身份证明放在一起保管,以保证签订合同的有效性。(3)应注意签约方的资信状况,以保证合同的有效履行。(4)签订合同必须加盖对方单位公章、合同专用章。5、合同主体的考察方法(1)、签约对方的主体资格签约对方为企业时,则应注意企业下属部 门,如企业各部、科、室等是不具备主体资格,不能签约的,如 果签订了这样的合同可能会因为主体不适格而被认定无效;而企业 的分支机构,如分厂、分公司

9、、办事处等,则应看其是否具有对外开 展业务资格(是否有授权)?是否有非法人营业执照?如果有 授权或非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才有签订合同的资格,对分公司、分厂、 办事处的审查,除审查分支机构的履约能力外,还应审查公司的履约 能力的情况,因为在分支机构无力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公司还应承 担补充责任。看注册资本,是否与拟签合同标的额相称,如差别较 大,则可能风险也较大,应加以注意;看企业经营范围,看拟签合同 业务是否在经营范围内,不是,风险也较大;看企业的工商年检是否 通过了工商部门年度检验,如果没有,则签定合同时风险也会较大。 除以上的方式以外,还应依据营业执照中记载的情况,对公司的办 公地点、人员、固定

10、资产等进行实地考察和确认。2)、要核实对方资信情况在审核了对方的主体资格,没有问题后,则 应核实签约对方的资信。核实资信的方式与签约对象是新客户还是老客户,有很大的区别,如 果是老客户,则可以考虑与其签合同,但要核对其之前的履约的情 况,如履约情况差,一般不能再与其签合同,既使签,也只能同时履 行合同,既交货的同时付款的合同。如果交货期较长,则应要求对方 先支付一定 的履行保证金,并要求在交货的同时付清全部货款;对 核对履约记录情况后,如履约情况一般或履行情况良好,则应考察 其资信证明文件,除了交货的同时付款以外的合同,一般应要求对 方 提供资信证明文件,资信证明文件一般包括企业简介,营业执照

11、,效 益情况,税务证明,银 行信用等级证明以及单位的基本情况等资信 证明资料;同时可以通过了解对方客户的评价,调 取工商资料等其 它手段核实对方所提供的资信证明情况,同时还可以对公司的注册资 本情况、会计资料、股东等进行核实,最后依据对方的资信情况确定 是否应签合同或签什么样的合同。对于新客户除了交货的同时付清 款的合同外,一般应要求对方提供资信证明材料,并实地进行 考查, 在确认有良好资信及履约能力后再与之签定合同,如果在此过程中能 让对方提供履约担保则会极大的减少风险。二、合同的必备条款要具体、明确:1、当事人名称须真实、一致;2、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包装方式要具体、明确;3、注意

12、验收方法、程序和时间;4、履行方式须具体:交货方式、结算方式;5、履行期限须确定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6、尽量明确本司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7、违约责任要量化为违约金或确定违约赔偿金的计算方法;8、解决争议办法为协商、诉讼,约定由本司所在地法院管辖或XX仲 裁委员会仲裁。三、合同形式:1、合同的形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除了交货的同时 负款的合同外,一般应以书 面的形式签定合同,在以信件和数据电 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形 式签定合同时一定要要求以书面的形式做最后的确认,以避免双方在 履行过程中发生分歧。当然如果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 履行主要义务,对

13、方接受的,该合同是成立并有效 的,但这样的行 为会给企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应当尽量的避免;2、采用口头、信件、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必须签订确认书并盖章签字;3、倒签合同要标明合同背景。四、订约前的合同义务:1、尽协助、通知义务;2、订约时获取的对方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和使用。3、对公司开出的授权委托书、介绍信、盖章的合同书等授权性文件 要跟踪管理,出具时应标明合同对方名称及授权范围、有效期限,业 务结束要及时收回。业务人员离职要及时收回上述文件,无法收回的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 相关单位并做证据保全。发现业务人员在委托授权终止后仍以本司 名义签订合同的,及时确定是否追认;不予追认的要以书面形式通 知对方并进行证据保全。必要时要求警方介入,追究其刑事责任。4、遇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受欺诈、胁迫、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及时收集保全证据,在除 斥期间内行使撤销权(即一年)。5、合同签订后,合同原件须交公司统一保管。6、合同内容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 第三人的利益,不得含有造成对方人身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