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933238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共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J-Ft | 二 1 二T亠、1整合-整口 .-1-内页可以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在现代社会来临之前,民歌一直就是时尚。“歌谣所生,宜自生民始也。”作为口头语 言艺术的民歌,其起源即昭示着人类的起源。人类自脱离动物界的那一刻起,也就开始了 超越性的审美活动,这种审美很自然地体现在他们的言谈歌咏之中。作为中国文学起源佐 证的两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是越人之歌;而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 元典诗经,其“国风”部分也是民歌歌词的总汇。

2、从先秦的歌谣,到汉魏乐府,再到 唐宋间的曲子词、竹枝词等体式的流变,民歌生长在百姓的唇吻和心灵之上,始终是社会 风尚的主要组成部分。明代沈德符记录了万历年间江南小调的流行状况:“不问南北,不 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每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致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 腑。”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我们也可以说,民歌又何尝不是 一部时尚史呢?问题是,今天当很多人在叫嚣“娱乐至死”、张扬多元价值的时候,当多数民歌所描述的农耕甚至游牧、渔猎生活情境离绝大多数人已很遥远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和民歌生活在一起吗?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理解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现代性并非一种全

3、 然固定的僵死结构,它应该是开放的,既对空间开放,也对时间开放;它应该是一种建构 性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间我们可以把现代性变得更加符合人的需要,人的诗意生存的需 要。这样来理解,传统就不再是一个被降服、被审判、被耻笑、被切割、被虚假玩弄的概 念,而应该是唤起我们敬畏感的、我们借此和世界真诚连接的一种方式。我们通过传统洞 开人类生命的本质存在,回归人类应然的统一存在。民歌正是自传统社会以来,人们和世界真诚连接的一种生命的打开方式。在欣赏民歌的 时候,我们感到在传统人文世界中找到了人应该为人的那种存在的方式,我们觉得人应该 那样和这个世界进行美好的连接,应该那样诗意地栖居。这种人的本真的状态,并不

4、以样 貌的陈旧而过时。反倒是,我们越是在非熟人社会孤独地存在,越需要追寻这种源自文化 母体深处的熟稔和亲切。同时,在民歌的歌唱中,艺术活动和人的肉身体验、生命器官高 度合一,是在深层次上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弘扬。在歌唱中,身体这一自然客体、心灵寓 体的能量被强烈激发,人的主体意义被充分地释放,这是艺术的解放,更是人的解放。今天,我们在理解民歌价值的时候,应该有更宽广和更深沉的追问。唯有如此,我们对 民歌艺术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才可能会有更多的期待。而对民歌的自信,也正是民族文化 自信的一部分。(摘编自杨晓华民歌,可以重新成为时尚吗)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自

5、诞生之日起,人类就自觉地通过言谈歌咏开始了超越性的审美活动。B. 弹歌诗经同为中国文学源头的元典,二者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C. 借助对民歌的欣赏,人们可尝试感知源自文化母体深处的熟稔和亲切。D. 有了对民歌的自信才会有民族文化自信,民歌也才会有更大发展空间。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以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为前提,阐述了民歌欣赏与歌唱的价值。B. 文章采用举例和引用手法,简要概述了民歌艺术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C. 文章基于当今社会生活与民歌自身价值的激烈冲突,将论证推向了深入。D. 文章主要论述民歌是否具有时代价值的问题,整体上采用了层进式结构。3.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因而在现代社会来临之前一直就是时尚。B. 将现代性视为开放的结构和建构性的场域,将有助于人们理解传统的意义。C. 传统可用来洞开人类生命的本质存在,民歌正是这样一种生命的打开方式。D. 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和主体意义的释放,能够在歌唱民歌的过程中得以实现。1. C试题分析:A项“就自觉地通过言谈歌咏”曲解文意,原文第1段“很自然 地体现在他们的言谈歌咏之中”。 B 项“同为中国文学源头的元典”理解错误,原文第 1 段“作为中国文学起源佐证的两言弹歌”,“佐证”并非“元典”。 C 项见第 4 段“在欣赏民歌的时候越需要

7、追寻这种源自文化母体深处的熟稔和亲切”,正确。D项 “有了才会有,民歌也才会有”表述绝对化。2. C 试题分析: A 项见第 1 段。 C 项错误,见第 2 段,将论证推向深入的并非“当今社会 生活与民歌自身价值的激烈冲突”,而是“多数民歌所描述的农耕甚至游牧、渔猎生活情 境离绝大多数人已很遥远”。 B 项见第段。 D 项见2 到5 段。3. A试题分析:A项强加因果,删去“因而”。原文见第1段首、尾句。B项见第3段。C项见第3段末句和第4段首句。D项见第4段最后2句。(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数据挖掘的基本目标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隐藏的、

8、潜在的和有用的知识 和信息。在数据挖掘过程中,数据挖掘技术具有将人类与自然连接的特征,人 对世界的感知不是直接地面向世界,而是类似于通过眼镜来感知世界一样。可 以说,数据挖掘技术对人类存在、人类诠释世界等的调节,是新技术背景下 人、技术与世界关系的具体表现。就人类存在的境遇而言,在数据挖掘技术被使用的过程中,自然界依然 存在,但一种新的自然界,即由数据挖掘技术所形成的自然界已经成为人类栖 息的场所之一。也就是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界之外,还有由数据挖掘技 术对“原始”自然界的数据化处理后所呈现的世界,与数据挖掘技术所带来的 新的数据世界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存在场所。这个过程中,即使是“原始性”

9、 的数据都是被“加工过的”,因为数据从来都不是“先于事实的”。实际上, 就数据挖掘技术而言,其对数据的处理既可以是随意的,也可以是有选择的。 有选择就意味着数据挖掘技术可通过数据处理过程,有意地隐藏一些东西,这 也正是数据挖掘技术对人类存在的一种调节。就人类存在的方式而言,数据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 一种存在方式。存在的轨迹以数据的方式呈现,存在的历史以数据库的方式呈 现。数据打通了万物的在场与不在场、此在彼在,也联通了过去、现在与未 来,一切都以在线的形式存在,带来所谓“不在场的在场”。甚至在某种意义 上,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数的隐蔽、清洗等对某事、某物或某现象予以调节, 使其透

10、明性退场。进而一方面,可以将在场的转换为不在场的,如图像数据挖 掘技术对图像中信息的有关处理;另一方面,可以将不在场的转换为在场的,如 通过对某人身体数据的采集,商场可以为不在场的某人提供在场的服务:基于某 种软件显示其与某物的契合、匹配度等,让某人产生了在场的感觉。此外,数据挖掘技术还调节着人对自身存在的认同,例如“刷存在感”这一词语就透露出人对自身存在认同的种新方式,“点击率”则被视为自身被认同的一个重要与此同时,数据挖掘技术在构成数据自然界的过程中,以一种更新的形式 调节着人类视觉、听觉等,进而带来了人们思维方式、认知世界方式等方面的 变革。当驾驶员使用车載导航的时候,其所看到的车载导航

11、所呈现的图景来自 数据可视化技术对世界的诠释,是世界被数据化的一种虚拟呈现,驾驶员对世 界的感知与此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促进着驾驶员对环境的诠释。因此,人类对 世界的诠释与其说是人类通过自然界来获取数据,倒不如说数据为人类了解自 然界提供了新的可能。数据挖掘技术以参与的形式进入世界的构建与诠释的时 候,也就开启了关于新技术所带来的新问题的伦理探究。(摘编自闫宏秀数据挖掘技术与调节:世 界、世界的诠释与伦理的内化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数据挖掘技术连接了人类与自然,让人们在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到隐藏的有价 值的内容。B. 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使传统意义上的自然

12、界慢慢被数据挖掘技术的新自然界 所取代。C. “不在场的在场”指人类故意采用隐蔽、清洗等数据处理方式联通了过去、 现在和未来。D.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提升人的视觉和听觉,带给人们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方式 的改变。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新现象,对技术、人与世界的关 系作了论证。B. 文章通过论述数据挖掘技术对人类存在及人类诠释世界的调节,将论证推向 了深入。C. 文章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数据自然界可以为人类提供有别于传统意义存 在的方式。D. 驾驶员使用车载导航证明了数据挖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据挖掘改变了人们 的生活

13、。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数据自然界是数据挖掘技术对现实世界的解读与呈现,与现实世界是一一对 应关系。B. 数据挖掘技术形成的“新的自然界”是以数据处理的方式拓展了人类存在的 境遇。C. “刷存在感”和“点击率”都是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来调节人们对自身存在的 认同。D. 数据挖掘技术既参与世界的构建和诠释,又探究着大数据时代新技术带来的 新问题。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又被称作“诗教”观。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

14、“诗” (文艺)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 的春秋动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 挥文艺在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 讲,要求两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 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那样“尽善尽美”。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 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 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适度。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

15、合 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 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 论文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 单将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 会效益。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 了根本影响。“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 意”,强调通过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 陶;“观”即“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而不怒”。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 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我们可以从“教”与“诗”两个层面洞悉其对重塑当代中国文化的智慧启迪。首 先,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在地性”或实践品格。基于对现实生活 的反省和总结,论语言“诗”都十分接地气,目的都在强调文艺树正气、凝人心的社 会教化意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一脉,孔子儒学在此不仅彰显出开创性、典范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