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解题策略技巧--材料概括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32688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解题策略技巧--材料概括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解题策略技巧--材料概括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解题策略技巧--材料概括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解题策略技巧--材料概括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语文解题策略技巧--材料概括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解题策略技巧--材料概括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解题策略技巧--材料概括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概括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自1998年以来,高考语文第五大题题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出题“有很大的试验性,从高考出卷情况以及各地的备考训练情况来看,应用文的语段修改”、“句式变换”、“句子的仿写”(包括补写、续写)、“特定情境下的用语得体”等题型备受重视,其中尤以“句子的仿写”为训练热门,1994年、1998年、1999年高考语文卷内都出过这类题型,但是如果研究一下近年来高考改革的大方向,研究一下高考试卷以及高考考试说明的变化,我们就不难发现高考的命题思路是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注重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就没有理由不重视材料概括”这种题型。同句子

2、的仿写相比,材料概括题把阅读理解、分析概括、语言表述结合起来考查,应用性、能力性、综合性更强,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得更紧密。因此它也更具有方向性,所以1999年全国高考曾出现过这类题,2000年春季高考也出现了这种题型。从1999年高考得分统计情况来看,材料概括题(试卷第26题)得分情况并不理想,笔者认为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师对这种题型缺乏了解和研究,平时重视不够,以至学生在应试时没有明确的解题思路,不能有效地进行分析和概括,从而导致失分。其实只要经过分析,针对这种题型,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的。一般情况下,解答材料概括题,可分三步走:审题;分析概括材料;正确组织表述文字。审题不仅要

3、审题干,而且要审材料。审清题干要求,针对要求答题。同时材料概括题的材料与现代文阅读中的材料不同,它有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我们要注意辨析材料性质和类型,以便于选择具体的解题方法。表述时要注意语言流畅,符合字数要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重点探讨一下材料概括题的解题方法。方法一:单句的主干提取法此类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结构比较简单,字数比较少,甚至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复杂的单句的材料。大家看下面这个例子。例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8字)近几年来,关于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性文化及21世纪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世纪的观点

4、,十分流行。西方一些学者也持有此类观点。对此我则持怀疑态度。这是1999年山东潍坊市高考模拟卷当中的一道试题。此则材料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单句,它的主干是:主语我,谓语怀疑(或“持”),宾语观点(或“怀疑态度”)。这样我们就可轻易地得出答案:我怀疑中国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性文化的观点。(或:我对中国文化将成为21世纪主导性文化的观点持怀疑态度。)例2:将下面这段话概括为一句话新闻。国家税务局日前发布了对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规定从事社区居民服务的下岗职工将在三年内免征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此题也可按刚才的方法来完成:国税局日前规

5、定从事社区居民服务的下岗职工将在三年内免征有关税款。也可以以“通知”作为主语:国税局日前发布的通知规定,从事社区居民服务的下岗职工将在三年内免征有关税款。方法二:句式变换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那些题干中对内容的要求非常严格(内容不能遗漏或改变等),而对字数要求相对较宽的材料。如去年南昌市(1999年5月)高考模拟试卷中的这道例题:例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将划线的部分简缩在38字以内,内容不能遗漏或改变。每组数字只算一个字,标点不计。(4分)据世界信息技术和服务联盟发表的一份报告称,1997年全球科研经费总数为1.8万亿美元,而1992年为1.3万亿美元,五年间增加了五千亿美元,增长率比全球经济的

6、增长率高出27%。其中,美国以人均科研经费1207美元列第一位,日本以人均科研经费854美元列第二位,加拿大列第三位,英国列第四位,德国列第五位。这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对应。“通过分析题干和材料可确定,材料中“美国”、日本”等国家名称,具体的经费数额,位次排列等信息都不能遗漏可改变。这是典型的利用句式变换法概括材料的题目,从分析划线句可知,前面两个分句结构相似,而后面三个分句结构也相似,因此只要把这两部分的结构重组就可得出结论:美国、日本以人均科研经费1207美元、854美元分列一、二位,加拿大、英国、德国分列三至五位。方法三:寻找主题词法能适用此方法的材料往往对字数要求相对严格,而且内容上

7、有个共同特点,整篇材料是围绕着某个核心词展开的。我们不妨先看下面这个例子。例4: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条新闻的主要信息。中央电视台、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审工作日前结束,产生了76个提名作品。颁奖会将参考“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方式,届时揭晓32个舞蹈经典精品及“20世纪杰出舞蹈家”折桂者。(不超过20字)这是广州市1999年高考模拟题,从考生答题情况看,得分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就在于考生不善于从寻找主题词入手,本则材料主要是讲了两则信息,一个是“评审工作”,一个是“颁奖会”。至于这两者的名称“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则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8、所以根据字数规定只能用不到8个字概括剩下来的内容,那么在两者之间究竟怎么进行取舍呢?我们就要看哪个才是主题词。从两者关系看,“评审工作”是“颁奖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前者是条件,后者是目的。所以主题词很显然是“颁奖会”,现在前期准备已经完成,方式、内容亦已确定,“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答案可以是“中华20世纪舞蹈经典颁奖会即将进行”。而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往往还只停留在表面,没能抓住问题的实质进行有效的概括。当然,无论是从1999年高考还是从2000年春季高考情况来看,材料概括题所选的材料都较复杂,信息量大,这些材料的概括我们就很难再用以上三种方法了,对于那些篇幅长,信息量大的材料,我们

9、可以选择第四种方法。方法四:筛除次要信息法要能运用此种方法,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主要信息,什么是次要信息。这里讲的主要信息是指那些符合材料表达主旨的实质性信息。次要信息是指评价性的、重复性的、示例性的、解释性的一些信息。在确定信息主次前一定要研究材料的性质和类别,明确信息点的属性,以便正确区别主次。下面我们结合2000年高考题例一起来分析一下。例5:下面是一则消息。按后面的要求完成(1)(2)两题。今年3月,南海市明湖公园采取公园和职工个人共同筹资的办法购买了一台“挑战者”号型时空穿梭机。时空穿梭机又名娱乐仿真模拟器,是仿真科技与多媒体结合的产物。三维立体图像、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和高度仿真运动,

10、使人惊心动魄,会产生超越时间的感觉。这台时空穿梭机开始营业以来,三个月的营业收入就达到40万元人民币,其中仅“五一”一天的收入就超过公园300条游船的总收入。在近两年来许多公园经济效益很不景气的情况下,明湖公园这台时空穿梭机所带来的如此大的收益,使全园职工倍受鼓舞。据说,娱乐仿真模拟器已经成了国外许多公园的换代的标志性设备,无论是好莱坞还是日本海洋公园,仿真模拟器都是当地的“盈利明星”。将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内容包含具体的营业收入状况,不超过80字。为这则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30字。这则材料比较长,信息量相对较大。但从信息的主次上来看,符合新闻表达主旨的是1、4、5三句。而2、3

11、两句则是属于解释性的信息,是用来解释新名词的,6句则是题外话。因此在回答第一题时,就不应该写进这三句话的内容。至于第5句虽然符合新闻表达主旨,但也是有关此则事件的意义性质的评价信息,鉴于导语的高浓缩性,我们在回答第二题时也应删去此句话的内容。又如:例6:下面是有关爱因斯坦的情况,请筛选最重要的材料,用简明的语句写一段介绍爱因斯坦的文字。爱因斯坦1921年发现了光电效应,为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相对论。爱因斯坦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1955年去世。英国大物理学家汤姆生激动地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

12、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爱因斯坦是一位可以和牛顿媲美的科学家。普朗克发现了量子论,量子论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构成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这是北京东城区高考模拟卷中的一道题目。从题干内容看,这是一段介绍爱因斯坦的文字,其中2、6、8三句同为介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成就的,有重复性,在取舍时要理解它们各自的含义,体味它们的外延,从材料的表达主旨以及所介绍人物的本身特点出发,仔细辨析,从而选择最佳内容,如上例,第2句的评价比第6句更准确,更直接,更简明。而第8句中的“普朗克发现了量子论”的内容则完全与材料的表达主旨无关,这些都应该舍去。再如4、7两句都是对爱因斯坦的评价,综合辨析两句话意义的内涵和外延,能够得出第4句话的内容更符合爱因斯坦的实际情况。当然,我们在完成那些文字较长信息量较大的材料概括题时往往会矫枉过正,把一些重要的信息也筛除了,而且这些被筛除的信息往往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或它们与其它一些重要信息是构成并列关系的,所以千万要注意:一、提防并列信息的遗漏。如:例7: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据教育学家研究表明,人类接受知识主要是靠视觉和听觉。就其比例来说,视觉占83%,听觉占11%,味觉占1%。在记忆方面,只听不看的,三天后留下的印象是15%;边听边看的,三天后留下的印象是75%。概括出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很多学生在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