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分馏岗位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325866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分馏岗位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二章分馏岗位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二章分馏岗位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二章分馏岗位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二章分馏岗位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分馏岗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分馏岗位(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分馏岗位第一节 岗位操作法一、 分馏系统(一)分馏系统操作任务1. 把从焦炭塔顶来的高温油气按其组分不同分割成富气、汽油、柴油、蜡油及部分循环油等馏分,并保证各产品质量合格达到规定的质量指标要求。2. 根据原料性质调整合适的循环比。(二)正常操作要点:1. 分馏系统的操作原则: 分馏塔严禁超压,确保塔顶安全阀灵活好用,稳定各处液面,控制各段回流量,合理调整热平衡,实现平稳操作,保证产品质量合格。2. 分馏塔操作要点:(1) 严格控制分馏塔底液面,确保辐射进料泵的正常运行。 (2)控制好蒸发段温度,调好循环比。 (3)及时调整塔顶冷凝冷却系统,严格控制分馏塔顶压力。 (4)控制好各段热平

2、衡及物料平衡,保证产品质量合格。 (5)控制好集油箱液位防止溢流或干板。 (6)注意塔底泵运行,防止塔底结焦。 (7)P-1102、 P-1132出口阀及过滤器的切断阀必须保证全开,防止磨坏阀板。 (8)保证急冷油 、封油、仪表冲洗油正常供应。(三)正常操作法: 1. 塔顶温度的控制: 塔顶温度是根据汽油干点来调节的,同时该塔顶温度下应尽量避免水汽冷凝,造成顶循环带水。塔顶温度是粗汽油在其本身油气分压下的露点温度,塔顶馏出物包括汽油、富气、水汽,一定的油气分压下,塔顶温度越高,汽油干点越高,塔顶温度主要靠调节顶循环流量来控制,装置顶循环从汽油集油箱抽出,返回至1层以控制塔顶温度,满足工艺要求。

3、影响因素: (1) 顶循回流量、回流温度变化:回流量减少,回流温度高,顶温高。 (2)炉注汽量的变化:注汽量增加,顶温升高。 (3)柴油回流温度高,塔顶温度高。 (4)焦炭塔换塔,塔顶温度低。 (5)加热炉温度改变也影响顶温,炉出口温度升高,焦炭塔产生的油气量增多,塔顶温度高。(6) 仪表失灵。调节方法:(1)正常情况下,根据汽油干点,通过调节顶循环量和冷回流量来控制合适的塔顶温度。(2)开工初期或顶循环泵抽空时用冷回流控制顶温,冷回流量增大,可提高塔顶分压,减少顶循带水,但能耗相应增大,因此,在保证顶循环不带水,汽油干点合格的情况下,应尽量少打冷回流。(3)焦炭塔换塔要及时调整分馏塔操作,减

4、少渣油以上各回流返塔流量,减少柴油抽出量2. 15层温度(TI1193)的控制在正常操作中,是根据柴油质量要求来改变15层温度的。柴油分压越低,馏出同样的柴油所需15气相温度越低。一定的油气分压下,15层气相温度越低,柴油的凝固点越低。15层温度的变化主要是通过调节中段回流量和柴油下回流量来实现的。影响因素:(1)中段回流量的变化:回流量减少,15层温度升高。(2)中段回流温度的变化:回流温度升高,15层温度升高。(3)蒸发段温度变化:蒸发段温度升高,15层温度升高。(4)柴油回流量变化:回流量增加,15层温度降低。(5)蜡油回流量变化及回流温度的变化:回流量减少,回流温度升高,15层温度升高

5、。(6)仪表失灵。调节方法:(1) 正常情况下15层温度主要根据柴油质量调节中段回流量和柴油下回流量来实现的。(2) 焦炭塔换塔要及时调整分馏塔操作,减少渣油以上各回流返塔流量,减少柴油抽出量。(3)中段回流泵抽空时,可适当加大蜡油回流量。3. 蒸发段温度的控制: 正常操作中调节蒸发段温度是控制循环比的主要手段,循环比是根据原料性质、产品分布的要求等确定的。蒸发段温度越低,循环比越大;蒸发段温度越高,循环比越小。所以调节蒸发段温度就是控制循环比。控制循环比主要通过调节蜡油下回流量FI7166和TIC7113调节上下两路进料量比来实现。影响因素:(1)油气入塔温度高,油气量大,蒸发段温度高。(2

6、)原料上下进料量的变化,上层进料量增加,下层进料量减少,蒸发段温度下降。(3)原料入塔温度的变化。(4)原料带水,蒸发段温度下降。(5)循环油回流量和温度的变化。(6)循环油集油箱溢流,蒸发段温度下降。(7)焦炭塔预热和切换的影响。(8)焦炭塔冲塔蒸发段温度上升。(9) 仪表失灵。调节方法:(1)正常操作中通过调节上下进料量的分配,控制蒸发段温度。(2)控制好蜡油下回流量,防止干板。(3)控制好原料返塔温度。(4)预热和换塔时要及时调整蒸发段温度。(5)严防焦炭塔冲塔。4. 蜡油集油箱液面的控制在正常操作中,蜡油集油箱液面的变化反应了分馏塔物料平衡的变化,一般是通过控制蜡油出装置流量来控制的。

7、影响因素: (1)蜡油泵故障。 (2)蜡油回流量及温度的变化,上回流量增加,集油箱温度降低,液面上升。 (3)34层温度的变化,温度高液面上升。(4)中段返塔温度的变化,返塔温度高液面降低。(5)仪表失灵。调节方法:(1) 调节好34层温度,适当调节蜡油出装置流量稳定液面。(2) 调节好蜡油回流量及温度。(3) 启用备用泵联系钳工处理。(4) 调节好中段返塔温度。5. 循环油集油箱液面的控制:正常操作中与原料性质、循环比等有关。影响因素:(1) 循环油回流量、蜡油下回流量和下回流温度的变化。 回流量大,液面高;温度高,液面低。(2)蒸发段温度的变化,蒸发段温度高,液面上升。(3)焦炭塔预热或切

8、换。(4)一般失灵。调节方法:(1)调节上下进料量,控制好蒸发段温度。(2)调节好循环油回流量,蜡油下回流量及温度。(3)焦炭塔预热或切换塔时,及时调整操作。(4)消除仪表故障。6. 塔底温度控制:分馏塔底温度是一个平衡参数,受原料性质、循环比、进料温度、进料量等的影响。分馏塔底液相中含有大量的重质芳胶质,且焦粉含量高,在较高温度下极易结焦,因此,分馏塔底温度一般要求不高于385(设计345),但分馏塔底温度过低,会加大加热炉的负荷,而且会影响整个塔的热平衡。影响因素: (1) 原料量的变化。(2)上下层进料量的变化,上层进料量增加,下层进料量减少,塔底温度升高。(3)蒸发段温度下降,塔底温度

9、升高。(4)原料进装置温度的变化。(5)油气入塔温度及油气量的变化:油气量增加,油气温度升高,塔底温度升高。(6)辐射量的变化。(7)原料油入塔温度的变化:温度高,塔底温度升高。调节方法:(1)一般情况下,通过调节原料油上下进料比来控制塔低温度不大于385。一定循环比下,应避免进料温度过低,致使上层进料量过小,洗涤效果下降。(2)重蜡油下回流量也不可过低,以防造成干板。(3)为了防止焦粉沉积,底循环应最大流量运行。7. 塔底液面的控制: 就分馏本身而言,塔底液面的变化反映了全塔物料平衡的变化,分馏塔底液面是保证加热炉进料泵抽出量的需要,也是焦化分馏塔操作的关键,塔底液面过低,容易造成泵抽空,塔

10、底液面过高会淹没油气进料口,使系统憋压,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因素:(1)焦炭塔换塔、预热影响塔底液面。(2)原料泵故障。(3)塔底串汽。(4)循环油集油箱溢流,塔底液面上升。(5)焦炭塔冲塔。(6)蒸发段温度变化,温度升高,塔底液面降低。(7)塔内压力降低,液面降低。(8)仪表失灵。 调节方法:(1) 换塔时根据油气负荷的变化,及时调整操作(主要调节蒸发段温度)。(2)调节上下层进料分配,平稳好蒸发段温度 。(3)查明串汽原因及时联系处理。(4)防止重蜡油集油箱溢流。(5)及时处理焦炭塔冲塔,分馏塔底液面超高时可适当外甩。(6)控制好气压机转速,平稳系统压力。(7) 经常校对仪表,防止假指示。(

11、四)产品质量调节 焦化分馏所得的馏分油主要包括汽油、柴油、蜡油,控制指标主要有恩氏蒸馏的馏分组成,闪点、凝点、比重、残炭等。 馏分头部轻,表现为初馏点低,闪点低,说明前一馏分未充分蒸出,不仅影响这一馏分的质量,还影响上一馏分的收率,这时应提高上一馏分的温度及抽出量,使产品的初馏点、闪点合格;馏分尾部重,表现为干点高、凝固点高,说明下一侧线馏分被携带上来,不仅使本馏分不合格,还会影响下一侧线馏分的收率,调节方法是降低本侧线的抽出量及温度,有循环回流的则降低回流返塔温度或提高循环流量,降低温度,使油品的干点、凝固点合格。 加工量发生变化或换塔操作时,分馏塔负荷发生变化,油气分压也随之改变,如果加工

12、量增大,塔顶压力随之升高,塔内油气分压升高,因此为保证产品质量不变,顶温、柴油抽出温度、抽出量、蜡油抽出温度、抽出量应随之升高。1.汽油干点的控制在正常情况下,汽油干点主要是通过顶循环量和回流温度控制塔顶温度来调节,顶循泵抽空时,适当提高冷回流量控制顶温,同时可降低水汽分压,减少顶循带水。影响因素:(1)顶循回流量和回流温度的变化。(2)回流泵抽空。(3)原料性质的变化。(4)系统压力波动,压力下降,干点高。(5)炉出口温度的变化。(6)炉注汽流量的变化,注汽量加大,干点高。(7)焦炭塔换塔。(8)仪表失灵。调节方法:(1) 调节好顶循回流量及回流温度。(2)根据原料性质变化,及时调整塔顶温度

13、。(3) 换塔时应注意及时调节分馏塔的操作。2. 柴油干点的控制: 柴油干点的高低与15层温度有关。在塔顶压力不变的情况下,15层温度高则柴油干点高,15层温度低则柴油干点低。影响因素: (1)15层温度的变化。 (2)中段回流温度的变化,温度高,干点高。 (3)处理量的变化。 (4)注汽量的变化,注汽量大,干点高。 (5)炉出口温度的变化。调节方法: (1)控制好15层温度。 (2)调节控制好中段回流温度。 (3)调节控制好中段回流量。3. 蜡油残炭的控制:蜡油的残炭与蜡油的抽出量、蒸发段温度、中段回流量及温度有关。正常操作中,蜡油残炭主要是通过改变蒸发段温度和34层温度来调节的。影响因素:

14、 (1) 34层温度升高,蜡油残炭升高。 (2)中段回流温度低,回流量大,蜡油残炭降低。 (3)循环比的变化。 (4)焦炭塔预热、换塔。 (5)蒸发段温度的变化。 (6)仪表失灵。调节方法: (1)控制好34层温度,控制好蒸发段温度。 (2)焦炭塔预热、换塔时及时调节。 (3)控制好中段回流温度。二、加热炉系统(一)、烘炉操作法1、烘炉目的(1) 缓慢脱除炉墙砌筑过程中积存的水份以及炉体内耐火砖、填料等材质内部的水分,使耐火胶泥与耐火砖达到烧结,以免在炉膛快速升温时,因水份大量汽化膨胀而造成炉体裂纹和变形,甚至炉墙倒塌。(2) 对瓦斯系统、供风系统、注汽系统、工艺管路、设备部件、仪表自动控制等系统进行热负荷试运。(3) 考察炉子施工质量, 考察炉体各部件在热状态下的性能。2、烘炉前准备工作(1) 确认炉区施工完毕并验收合格。(2) 检查炉体内砖墙结构、砖缝结构、火道、膨胀缝填充等是否合格。检查炉管、回弯头、吊架、燃烧器等安装是否符合要求。(3) 确认烘炉设施施工完毕,炉膛、烟道及炉管卫生清扫应符合要求。(4) 装置辅助系统蒸汽、新鲜水、软化水、瓦斯、非净化风、净化风和电等达到引用条件。(5) 与烘炉有关的设备(燃料气分液罐、烧焦罐等),与加热炉对流、辐射、注汽和过热蒸汽管相连接的管线吹扫完毕。(6) 各炉管经水压试验合格。(7) 烘炉所需测量、指示和控制仪表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