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人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324813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人教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归纳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天体是指宇宙间各种物质的总称。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天体的类型:自然天体:自然存在的天, 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人造天体:人为制造的天体:宇宙探测器、宇宙飞船等。(但一定要在太空中)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1)、太阳系知识点汇总:卫星:木星最多,水星、金星无。 小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小天体 流星 彗星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海王天王土木火地金水太阳 类地行星

2、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无光环 有光环 有光环距离太阳:近远 表面温度:高低;公转周期:短长 ;平均公转速度:快慢 (左 右);(2)、天体系统总图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有液态的水地

3、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概述: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2、太阳辐射: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太阳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是由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

4、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4、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纬度高低 天气状况 海拔高低 日照时间长短5、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分析(上课没讲,但要记住)说 明:(1)、丰富区:主要为南疆、陇西、青藏高原大部分和内蒙古高原西部,其中青藏高原为高值中心。(2)、较丰富区:主要为北疆、内蒙古高原东部,华北平原大部分,黄土高原大部分,甘肃南部,川西、川南、滇北一部分。(3)、可利用区:主要为东北大部、东南丘陵地区、汉水流域、广西大部、川西、黔西一部分、云南东部、湖南东部。(4)、贫乏区:主要为四川、重庆、贵州大部分地区,其中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分 析: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

5、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的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太阳辐射能量多。而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或 2、 太阳活动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圈层太阳活动现象对太阳活动的指示作用周期对地球的影响光球黑子太阳光球上常出现的暗黑斑点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为太阳活动最剧烈的表现形式。约11年太阳活动产

6、生的短波辐射和离子流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产生磁暴、极光、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气候异常等现象色球耀斑色球层上有时出现的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日冕太阳风日冕层脱离太阳引力的带电粒子流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旋转中心地轴太阳轨道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1)自转3600,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太阳日)(1)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

7、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1.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周期: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23时56分秒,即一个恒星日。区别: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24小时,即1个太阳日。a.角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 据自转周期,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即15小时。b.线速

8、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千米小时)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递减。2、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轨道是一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方向:从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周期:相对于认为无限远处的一恒星来说,地球绕日转过了360,时间为365日时分10秒,即一恒星年。相对于太阳公转一周,即太阳直射点的一个回归运动,时间为365天时48分46秒,叫做回归年。速度:a.角速度:近日点(月初)较快 远日点(月初)较慢 b.线速度:近日点(月初)较大 远日点(月初)较小 平均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

9、轨道所在的平面叫黄道平面。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为23度26分,地轴垂直于赤道平面,所以地轴与黄道平面交角为66度34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三、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昼夜的形成: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行星。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称作昼半球,而背着太阳的半球称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有一个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2、地方时东边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那么,因经度不同,时间会相差多少呢?地理经度15度15分15秒地方时1小时1分钟1秒钟地理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我们通过分析,可找出如下的计算法则:已知两地的地方时之差,根据一

10、地经度,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理经度;已知两地的经度差,根据一地的地方时,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方时。总结计算地方时的步骤:寻找地方时的标志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昼半球的中间经线、夜半球的中间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计算标志点与所求地点的经度差,将经度差换算成时间差。根据计算经度差时所利用的东西位置关系,计算所求地的地方时(东加西减)3、时区和区时:区时的计算法则:(1)各地所处的时区:当地纬度/15,四舍五入后得到的整数。(2)时区差的计算: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3)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

11、东加西减。(4)日界线: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加一天。四、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没水平方向运动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没有偏转。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我们称为地球偏向力。五、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纬度变化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具体变化具体变化二分日由赤道向两侧递减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度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在两分日达最大值。季节变化:夏半年正午太阳高

12、度较大,冬半年较小。2、成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3、计算:H=90-|(为某地的纬度,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夏半年用“+”,冬半年用“-”。)(举例):夏至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分析):夏至日:=2326N;为济南的纬度=37N;此时是夏半年 H=90-37+2326=7626(练习):冬至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H=90-40-2326=26342、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球球相反)夏半年(3、219、23)1、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2、 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半年(9、233、21)1、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13、夜越长。2、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春分日与秋分日昼夜等长:各12小时。赤道全年昼夜等分。3、昼夜长短变化的成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季节移动)。六、四季的更替和五带:(一)四季的划分:1、我国:把地球绕日轨道分成二十四段,每一段即为一个节气,即二十四节气。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个季节的开始。2、欧美四季划分:把二分二至作为四个季节的开始。(北半球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二者的对比:相同点:都立足于太阳辐射:同为天文四季。不同点:我国四季以太阳高度和昼长的数值大小本身为标准。即: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就是冬夏的过度季节。);而欧美的四季更接近实际气候的变化,如夏至日和冬至日分别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时候,但很多地方的实际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平均发生于夏至和冬至后一个月左右。3、四季划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二十四节气:“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等等。(二)五带的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表粗略地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到高纬减少的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