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钢平台搭设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317898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吊钢平台搭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塔吊钢平台搭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塔吊钢平台搭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塔吊钢平台搭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塔吊钢平台搭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塔吊钢平台搭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吊钢平台搭设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平台搭设方案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安徽圣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单位:蒙城重点建设管理局蒙城瑞沅新建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安徽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安徽恒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二、塔吊钢平台的设计及计算1、编制依据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及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设计编制。2、钢平台制作规格:A、钢平台制作:料台必须以型钢作主、次梁,上铺木板,以螺栓与型钢相固定。次梁采用16a号槽钢U口水平,主梁采用20a号槽钢U口水平,次梁间距1.0m,槽钢长度为6m,外伸3.0m,内置3.0m,锚固1.6米(去除第三道U型环距离槽钢末端20cm长

2、度),同时应在4m槽钢靠墙下端设抵脚杆。钢平台尺寸为3m长1.8m宽。平台两边各设置前后两道独立斜拉钢丝绳,两道中的一道均应作单道受力计算;钢丝绳分别拉接在4个拉节点上,与平台形成的夹角不小于450;选用的钢丝绳根据平台载荷量进行设计计算,且每组钢丝绳设置的绳卡不少于4个。平台上设置四只吊耳,应采用R235钢制作,严禁使用螺纹钢,耳边打磨防止割绳;钢平台每边外侧为两只吊耳,端头一只为主绳,内侧为辅绳,采用21.5钢丝绳,每端采用4只绳卡,吊装平台时使用卡环。B、四边外框采用20a#槽钢焊接,次梁16a#槽钢,侧卧与外框焊接,焊缝高度不小于6mm,钢框上满铺木板,两侧面用483.0钢管做栏杆;长

3、3m,间隔1.0m有钢管焊接,高为1.2m,在0.6mm有焊缝栏杆,在料台侧面有栏杆焊接的侧面防护,宽为1.8m,高为1.2m,每间隔0.6m有钢管焊接,两侧和侧面应加木板做防护高度和钢管防护高度一样。卸料平台的内侧钢丝绳上吊于上层楼面,外侧钢丝绳上吊于上上层楼面。C、预埋锚环:在16a#槽钢锚固端,预埋两道锚环,锚环采用直径20钢筋制作的U型环。在上层楼面梁内预埋20吊环。D、安装:钢平台安装,先用塔吊吊至安装位置,然后将平台后端与梁上固定后固定钢丝绳,平台安装与楼面齐平,前边稍高,全面固定牢固后,方可使用。平台左右两侧必须分别在500mm600mm和1200mm高处设置防护栏杆,并在栏杆内

4、侧用木板封闭严密,端部可装设内开式活动防护门,内侧用钢丝网封闭。平台安装调整完毕后,应由监理、施工企业组织进行验收签字认可后,方可使用。平台上应在明显位置悬挂限荷标牌平台上操作人员和物料的总重,严禁超过设计容许使用荷载。E、堆料:平台上堆放材料时,容许承载力均布荷载8kN/m2,堆放材料做到随放随吊,不要长时间堆放不吊。F、在钢平台安装位置预留外架洞口,在移位时对其进行恢复。G、由于钢平台的制作牵涉到焊接部位,我公司仅提供设计方案,由施工单位可根据此方案,请专业人员进行制作,制作安装完成后经公司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3、 计算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和钢结构设

5、计规范(GB50017-2003)。悬挂式卸料平台的计算参照连续梁的计算进行。由于卸料平台的悬挑长度和所受荷载都很大,因此必须严格地进行设计和验算。平台水平钢梁的悬挑长度4.20m,插入结构锚固长度1.60m,悬挑水平钢梁间距(平台宽度)1.80m。水平钢梁插入结构端点部分按照铰接点计算。次梁采用14a号槽钢U口水平,主梁采用16a号槽钢U口水平。次梁间距1.00m,容许承载力均布荷载2.00kN/m2,最大堆放材料荷载8.00kN,脚手板采用木板,脚手板自重荷载取0.35kN/m2。栏杆采用木板,栏杆自重荷载取0.14kN/m。选择619+1钢丝绳,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550MPa,外侧钢丝

6、绳距离主体结构3.70m,两道钢丝绳距离1.00m,外侧钢丝绳吊点距离平台6.40m。 一、次梁的计算 次梁选择16a号槽钢U口水平,间距1.00m,其截面特性为 面积A=18.51cm2,惯性距Ix=563.70cm4,转动惯量Wx=80.50cm3,回转半径ix=5.52cm 截面尺寸 b=58.0mm,h=140.0mm,t=9.5mm 1.荷载计算 (1)面板自重标准值:标准值为0.35kN/m2; Q1 = 0.351.00=0.35kN/m (2)最大容许均布荷载为2.00kN/m2; Q2 = 2.001.00=2.00kN/m (3)型钢自重荷载 Q3=0.14kN/m 经计算

7、得到,均布荷载计算值 q = 1.2(Q1+Q3)+1.4Q2 = 1.2(0.35+0.14)+1.42.00 = 3.39kN/m 经计算得到,集中荷载计算值 P = 1.48.00=11.20kN 2.内力计算 内力按照集中荷载P与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内侧钢丝绳不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最大弯矩M的计算公式为 经计算得到,最大弯矩计算值 M = 3.391.802/8+11.201.80/4=6.41kN.m 3.抗弯强度计算 其中 x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5; f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6.41106/(1.058050

8、0.00)=75.88N/mm2; 次梁的抗弯强度计算 f,满足要求! 4.整体稳定性计算主次梁焊接成整体此部分可以不计算 其中 b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按照下式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 b=5709.558.0235/(1800.0140.0235.0)=1.25 由于b大于0.6,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其值用b查表得到其值为0.826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6.41106/(0.82680500.00)=96.40N/mm2; 次梁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二、主梁的计算 卸料平台的内钢绳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作为安全储备不参与内力的计算。 主梁选

9、择20a号槽钢U口水平,其截面特性为:面积A=21.95cm2,惯性距Ix=866.20cm4,转动惯量Wx=108.30cm3,回转半径ix=6.28cm,截面尺寸 b=63.0mm,h=160.0mm,t=10.0mm 1.荷载计算 (1)栏杆自重标准值:标准值为0.14kN/m Q1 = 0.14kN/m (2)型钢自重荷载 Q2=0.17kN/m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计算值 q = 1.2(Q1+Q2) = 1.2(0.14+0.17) = 0.37kN/m 经计算得到,各次梁集中荷载取次梁支座力,分别为 P1=(1.20.35+1.42.00)0.501.80/2+1.20.141.8

10、0/2)=1.60kN P2=(1.20.35+1.42.00)1.001.80/2+1.20.141.80/2)=3.05kN P3=(1.20.35+1.42.00)1.001.80/2+1.20.141.80/2)+11.20/2=8.65kN P4=(1.20.35+1.42.00)1.001.80/2+1.20.141.80/2)=3.05kN P5=(1.20.35+1.42.00)0.501.80/2+1.20.141.80/2)=1.60kN 2.内力计算 卸料平台的主梁按照集中荷载P和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悬挑卸料平台示意图 悬挑卸料平台主梁计算简图 经过连续梁的计

11、算得到 主梁支撑梁剪力图(kN) 主梁支撑梁弯矩图(kN.m) 主梁支撑梁变形图(mm) 外侧钢丝绳拉结位置支撑力为9.90kN 最大弯矩 Mmax=7.86kN.m 3.抗弯强度计算 其中 x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5; f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7.86106/1.05/108300.0+5.731000/2195.0=71.68N/mm2 主梁的抗弯强度计算强度小于f,满足要求! 4.整体稳定性计算主次梁焊接成整体此部分可以不计算 其中 b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按照下式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 b=57010.063.023

12、5/(4200.0160.0235.0)=0.53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7.86106/(0.534108300.00)=135.73N/mm2; 主梁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三、钢丝拉绳的内力计算: 水平钢梁的轴力RAH和拉钢绳的轴力RUi按照下面计算 其中RUicosi为钢绳的拉力对水平杆产生的轴压力。 各支点的支撑力 RCi=RUisini 按照以上公式计算得到由左至右各钢绳拉力分别为 RU1=11.44kN 四、钢丝拉绳的强度计算: 钢丝拉绳(斜拉杆)的轴力RU我们均取最大值进行计算,为 RU=11.438kN 如果上面采用钢丝绳,钢丝绳的容许拉力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Fg 钢丝绳的容许拉力(kN); Fg 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计算中可以近似计算Fg=0.5d2,d为钢丝绳直径(mm); 钢丝绳之间的荷载不均匀系数,对619、637、661钢丝绳分别取0.85、0.82和0.8; K 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 选择拉钢丝绳的破断拉力要大于6.00011.438/0.850=80.739k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