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9316062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是初三才开始要学的,因此这是一个打根底的好时候。下面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是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初三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氧化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铜在空气中受热:4.铝在空气中燃烧: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一氧化碳燃烧:11.甲烷燃烧12.酒精燃烧:13.加热高锰酸钾:(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14.过氧化氢分解:1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16.生石灰溶于水:17.二氧化碳可

2、溶于水:18.镁燃烧:1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0.氢气复原氧化铜21.镁复原氧化铜23.碳充分燃烧:24.木炭复原氧化铜:25.焦炭复原氧化铁:26.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2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2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2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3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31.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3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3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34.锌和稀盐酸35.铁和稀盐酸36.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KClO3、KCl、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

3、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4.硫:淡黄色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7.(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三、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四、初中化学中的三1、构成物

4、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2、复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复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6,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Fe3O4。7、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8、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9

5、、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1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1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复原性。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16、三大气体污染物:SO2、

6、CO、NO21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局部: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18、取用药品有三不原那么:(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19、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20、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21、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2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五,根本反应类型:gz85 编辑推荐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原子的构成: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电子

7、: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

8、不显电性。二: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实际质量?/12)注意: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0-27kg.三、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地壳中各元素含量顺序:osialfe3、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4、元素符号的意义:a.表示一种元素。b.表是这种元素的

9、一个原子5、元素符号的书写: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金属元素6、元素的分类非金属元素液态固态气态稀有气体元素7、元素周期表四、离子1、核外电子的排步用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a、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稳定结构,性质稳定。b、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c、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4、离子的形成:原子得或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原子原子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原子失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5、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离子符号表示式xn或xn-,x表示元

10、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学式,x右上角的“或“-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示带n个单位的电荷。例如,al3表示1个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so42-表示3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五、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意义:(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3).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h2o的意义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六、化合价1、o通常显-2价,氢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通常

11、显正价;化合价有变价。2、化合价的应用: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3、书写化学式时注意根据化合价的正负,按左正右负氨特殊来书写。4、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七、数字表示意义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n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h2o3、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4、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5、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6、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所含有的某原子个数h2o八、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如: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16=18co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44nacl

12、的相对分子质量=2335.5=58.5kclo3的相对分子质量=3935.516?=122.5根据化学式,也可计算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如:在h2o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6=2:16=1:8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6?=12:32=3:8如:计算化肥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先计算出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141?1416?=802.再计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地球外表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

13、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2.纬线和经线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3.纬度和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拔诚?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熬?向西、向东递增到180啊?/p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东

14、、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皐、160癳组成的经线圈。20皐以西到160癳属于西半球(大于20皐或大于160癳)20皐以东到160癳属于东半球(小于20皐或小于160癳)4.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地球外表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皀-90皀)、北温带(23.5皀-66.5皀)、热带(23.5皀-23.5皊)、南温带(23.5皊-66.5皊)、南寒带(66.5皊-90皊)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p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5.地图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比例尺大小的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