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时读书乐》有感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9307793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四时读书乐》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读《四时读书乐》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读《四时读书乐》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读《四时读书乐》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读《四时读书乐》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四时读书乐》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四时读书乐》有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阅读读四时读书乐有感最近读了南宋诗人翁森的四时读书乐,这是一首劝学诗,但又少了絮絮叨叨、人生大道理的讲述,没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劝慰,没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激励,没有熬夜刷作业苦思冥想的辛苦,而是从春、夏、秋、冬四季读书的乐趣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让人不由得想借来与大家分享。春“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诗人没有写“要读书”,而是首先描写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青山绿水,廊阁亭绕,鸟语花香,春风拂面,这么美好的季节,如画一般的环境,怎能不令人想要拿起书本阅读呢?“人生唯有读书好”。诗人

2、用了一个论语中的典故来这样说:孔子和徒弟聊人生理想,有的理想是做大国国相,有的认为自己要治理国家而曾点却说自己的理想是在阳春三月,穿着春天的衣裳,和青年人一起去沂水游泳,而后在舞雩台上吹着温暖的春风,吟唱歌谣。曾点描述了人与人、人与与自然的美好和谐相处、怡然自乐,令孔子欣赏赞叹:“吾与点也。”春天读书的乐趣,无需任何附加,阳光正好,窗前满眼都是绿色的草儿,怎能辜负这大好时光呢?读书吧,心情自然而然也就明亮开朗起来。夏“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夏季的炎热,令人心浮气躁,但诗人可不这么看。“读

3、书之乐乐无穷”。夏天也有着别样的乐趣,夏季白天时间长,光线明亮,坐在朝北的窗子下,阵阵凉风吹入,听着蝉鸣蛙声,也不再厌烦,反倒成为一种吟诗颂词的合奏,如果再拂上一曲,自然乐在其中。如果是夏夜,则更是另有一番景象。挑灯夜读,遇到自己喜欢的文章,不禁拍案叫绝,如同盛夏浸凉,通体舒泰。待到更深灯尽,萤火虫飞入帷帐,闪闪落落,浪漫唯美。此情此景堪比陶渊明“羲皇上人”恬静闲适,这是夏夜读书的乐趣了。秋“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床前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我们常说,秋高气爽,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秋天读书是什么感觉呢?诗人这样说,

4、秋天的落叶簌簌有声,秋夜蟋蟀潺潺而鸣,相比于夏天,秋天更多的是一种沉静。点燃一盏油灯,坐在床头,安静地读书。没有凡尘杂事的叨扰,没有汗流浃背的烦躁,读书的效率也会更高些。尤其是仲秋时分,月色清朗圆润,没有喧嚣,在窗前或静坐、或读书、或听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与清风明月相对,心灵也会得到澄清。冬“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真见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冬季万物萧条,尤其在北方,一眼望去皆尽灰色,漫无生机。寒冷,令人只想躲在暖暖的被窝什么也不想做。那有什么心思读书呢诗人却说,喜欢读书的人从不在意外物,哪怕条件再恶劣,也会自己创

5、造条件读书。没有群朋高声吟唱,读书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在这种时候读书,倒能够真正地反观自我。如果下些雪就更好了。屋外白雪皑皑,屋内点着炭火,烹上一壶自己喜欢的热茶,茶香四溢,手中的书卷仿佛也有了温度。点上灯盏,屋内的景物随着灯火的摇曳而晃动着身影,自己却安安静静读书、沉思,冬天读书的画面跃然之上。读书的精髓在于领悟人生,诗人把读书人的清雅比作梅花在寒冬中的盛开、绽放。读书,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无关其他任何人任何事,只要自己喜爱。读书更需要一种仪式感。古人尚有“绿满窗前”、“地炉茶鼎”营造自己喜爱的读书氛围,我们的现代家居其实更加易得,煮一壶茶,亮一盏灯,捧一本书,伴着茶香、书香,读一段自己喜欢的

6、文字,品味人生。虽是烟火生活,倒也添了书卷气息。在读书的过程中,那些令人心动的文字,满满浸透自己的心脾,成为自己的知识、认知、精神和气质。无论四十岁、五十岁,生活中有书相伴,便会花开四季。每一个季节、每一个年龄段,都会是自己最美的年华。生活中不仅仅需要柴米油盐烟火气,也要清新淡雅书卷气。四时读书乐四时读书乐是一首歌咏读书情趣的旧诗,是很好的劝学诗。作者翁森,字秀卿,号一飘,宋末遗民。因不愿做元朝的官而隐居浙江仙居乡里,办了个书院授徒讲学,极盛时弟子达800人。此诗被清代四库全书收录,中华民国初期曾被教育部部长叶楚伧编进国文教科书,为中学生所必读,可见其在旧时是很有影响的一首诗。这首诗被湮没不传

7、将有半个多世纪了,年在70左右的人,很有一些是读过这首诗的,它委实是一首优美的情致高尚的劝学诗。古人很重视劝学,从幼童的蒙学三字经到四书、五经以至二十四史、诸子百家,无不充满谆谆劝学。当然,这种助学宣扬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剥削阶级思想。而四时读书乐的主题虽然也是劝学,却没有那种世俗的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腐朽思想。它宣扬的是读书的高雅情趣,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它把一年四季都视为读书的好时光,勉励人们勤奋读书,其基调是积极的。原文:春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译

8、文:阳光照在堂外的栏杆,流水淙淙绕着长廊流过,乘凉归来的人们,沐浴着春风送来花香,一边走一边吟唱着诗歌。停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我读书的朋友;漂在水上的落花,可以启发我作出美妙的文章。不要浪费岁月,人生只有读书是最好的事。读书的乐趣是怎样的?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注:雩(yu,二声),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夏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谂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译文:新长出来的竹子垂压着屋檐,屋子四周种满桑树。我的小书斋安静敞亮,射入灿烂的阳光。白天变长了,读完书以后,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

9、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只因为向来深知读书的乐趣,我在北面的窗户下闲适地躺着,就像远古时候羲皇时代的人一样逍遥自在。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南风,用瑶琴来弹奏一曲。注:素稔(ren,三声),熟悉 秋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译文:昨天夜里,我听到了庭前树叶落下的声音,篱笆上的紫豆花开了,蟋蟀在鸣叫。不知不觉,原野里已到处是秋天的气息,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含着冷清的意味,一片萧瑟的景象。床旁多亏有一盏矮灯,就着它读书的效果加倍地好。读书的乐趣很令人愉悦,好比在高

10、远的秋夜里,起身来赏玩明月。注:檠(qing,二声),灯架。冬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译文:树木凋零,江河干涸,群山枯槁;在这辽阔的天地间,我正可以看清真我的本质。我坐在那儿,展开书卷而读,灯光摇曳,映射在墙上,墙壁好像也跟着在晃动;我高声朗读着图书,外面雪下得很大,半夜里,我的房顶全被积雪覆盖了。地上的火炉里,炭在燃烧,锅里正在煮着茶,我就在四壁放满了图书的空间里读书。读书之乐到哪里去寻找?就在这寒天雪地,且看那几朵盛开的梅花,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天地孕育万物之心。注:“四壁图书中有我”也作“

11、一清足称读书者”。四时读书乐(元) 翁森 春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谂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秋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古人很重视劝学,读书之乐在古人诗中涉

12、及不少。诸如朱柏庐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屈原的离骚和楚辞等等,还有从幼童的蒙学三字经到四书、五经以至二十四史,诸子百家,无不充满谆谆劝学之意。而其中元人翁森以春夏秋冬为题,歌咏读书乐趣和情调的四时读书乐,更是一首优美的情致高尚的劝学诗。四时读书乐的主题宣扬的是读书的高雅情趣,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它把一年四季都视为读书的好时光,勉励人们勤奋读书。此诗被清代四库全书收录,民国初期曾被编进国文教科书,为中学生所必读。现时读这首古诗,吟咏其中的佳句妙境,很有启迪。春:“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

13、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春天,山景照着听堂四周的栏杆,流水淙淙,围绕着长廊,乘涼后唱着歌回家,春风吹拂,送来阵阵花香。树枝上可爱的小鸟是伴我读书的朋友,水面上的落花都是大自然的好文章。翻读自己喜爱之书,读书之乐,读书人心中自知。鸟语花香伴着书香,一片天籁,情境交融。窗前的青草让它们自在地生长吧,留得窗前一片绿荫,充满生机。夏:“新竹压檐桑四围,小径幽敞明朱曦;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夏天,暑气天热,能否寻到读书之乐呢?在作者的笔下又是另一番情景:初长成的竹子笼罩着屋檐,桑树围绕在房屋四周;小书房里清靜敞亮,照进灿烂的

14、阳光。在漫长的白天读完了书,可以静听树上蝉儿的鸣叫;读到深夜,可以看着那灯花一节节地掉落,观赏那萤火虫飞进帐幕来。有时在北窗闲躺着,就像羲皇时代的人那样逍遥自在,只因为平日体会了读书的乐趣。夏天读书的乐趣无穷,书中的优美意境,无声宛若有声,就像在阵阵吹来的南风之中,对着镶有美玉的琴,弹奏一曲一般地美妙,吹得心中一片清凉。秋:“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秋天,是夏尽秋来,天凉气爽,正是读书的好季节,秋夜读书,当是一年中最佳之时:昨晚庭院前有落叶的声音,篱笆上的紫豆开花了,蟋蟀不停地鸣叫着。不知

15、不觉秋意已经弥漫了叢林草野间;各种声音都含着秋天清爽寂寥的气息,呈现出一片萧瑟的景象。幸亏床边有一盞矮灯,面对它读起书来,更有加倍的功效。秋天读书的乐趣是非常和乐有味的,读到高兴时,走出屋外,看一轮明月,满目霜天,其乐无穷啊,就像在晴朗的寒天中起身賞玩空中明月般地有趣。冬:“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冬天,昼短夜长,雪打门窗,一炉火一壶茶,读起书来,有滋有味:树叶掉光了,河水干涸了,群山枯槁,一片开阔;我也可以辽远地看清自己天賦的本性;对着书籍坐着研读,灯光不停地在壁上晃动;读到深夜,大雪已堆满屋顶,这时我可以高声大唱一曲。地上的火炉有焰的炭火,锅里正煮着茶;我就在这四面都摆满图书的房中读书。冬天读书的乐趣到哪儿寻找呢?就在那寒冷的冬天,只要绽开几朵梅花来,就可以看出天地化育万物的本心。翁森,又名称森,字秀卿,号一瓢。相传他曾以朱熹的白鹿洞学规为训,故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他曾留下一部一瓢稿。由于他隐居不仕,以教书为业,读书就少了一份压力,多了情趣,春、夏、秋、冬四时读书才会尽得其乐,吟成诗作,留后人欣赏。罢四时读书乐,陶醉其中,仿佛进入了此诗的读书境界。四时读书乐的内容结构,从描绘季节景色起笔,情景交融,轉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