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最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305955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最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人教最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人教最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人教最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人教最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最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最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最新)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第一章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q(p, q为整数且P #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P(2)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4零1负有理数;正整数 1正分数 /负整数 1负分数有理数正整数 整数q零分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2 .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 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 a和-a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 0;a+b=0= a、b互为相反数.4 .绝对值:(1)绝对值

2、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a (a 飙 0).(2) a|=0 (a = 0)或 1al. aa (a 些 J 或 a =/(a0);T .上 W; 1-a (a ; 0)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5 .有理数比大小: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6 .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 ,那么a的倒数是1;a若ab=1 F a、b互为倒数;若ab=-1a仁b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

3、法法则:(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 )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 )加法的交换律:a+b=b+a ;(2 )加法的结合律:(a+b ) +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 (-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1 )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 )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负因数为奇数个时乘积为负,

4、负因数为偶数个时乘积为正1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 )乘法的交换律:ab=ba ;(2 )乘法的结合律:(ab ) c=a (bc );(3 )乘法的分配律:a (b+c ) =ab+ac .12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a注意:零不能做除数,即一无意义.13 .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哥;14 .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曷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曷是负数;负数的偶次曷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a) n =-a n或(a -b) n =-(b-a)

5、n ,当n为正偶数时:(-a) n =a n 或(a-b) n=(b-a) n .15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x 10 n的形式,(其中1 a、0 )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 .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 .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者B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 .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 .单项式:数字或字母的乘积叫单项式2 .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不为零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

6、次数3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4 .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5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叫做同类型。6 .合并同类项: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一. 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 .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 .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 (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 a匐).3 .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 ?

7、去分母 ?去括号 ?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检验方程的解).4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 “大,小,多,少,是,共,合,为, 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距离距离(1 )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 速度= 时间=;时间速度一、一一丁作富丁作息(2 )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工效=工时三;工时工效.一 一、一一、一 一

8、、. 部分部分(3 )比率问题:部分=全体,比率 比率= 全体=;全体比率(4 )顺逆流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 流速度;-1(5)商品价格问题:售价=定价,折,利润=售价-成本,10售价述本利润率=W100% ;成本(6 )周长、而积、体积问题: C圆=2兀R, S圆=兀R2, C长方形=2(a+b) , S长方形=ab , C正方形=4a , S正方形=a 2 , S环形=兀(R2-r 2 ),V长方体=abc , V正方体=a 3V圆柱=兀R2 h , V圆锥=1兀R2 h.3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初步 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立体图

9、形的三视图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平面图形;而动成体2.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1)端点各数: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2)可度量性:直线和射线都不可度量,所以没有大小可言,线段有大小;(3)延伸性:直线可以向两个方向延伸;射线可以向一个方向延伸;线段没有延伸性;3 .角的表示方法:三个大些字母一一适用于任何角;一个大些字母一一适用独立角;一个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一一适用非复合角;4 .余角和补角:和为9 0 的两个角互为余角;和为1 8 0 的两个角互为补角;5 .定理、公理:(1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等角(或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

10、或同角)的补角相等;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概念1 .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2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3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4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5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 1与/5、Z 2与/6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内错角:/4与/ 6、/ 3与/ 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之芋3a同旁内角:/4与/5、/ 3与/ 6像这样

11、的一对角叫做同旁 -J51 内角。6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7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8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9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10 .垂线的性质:性质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性质2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11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12 .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3 .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第六章实数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 ,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J3。0的算术平方根为 0;从定义可知,只有当 a0时,a才有算术平方根。2 .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 x的平方根等于a,即x2=a ,那么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3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一正一负)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它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4 .正数的立

13、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5 .实数的分类一aa bab a . 0,b 豺/0二a _( a 0,b 0)、b b有理数实数第七手无理数( 自然数(0, 1, 2, 3)1整数十it1负整数(1, 2 -33),II正分数(1 ,=4一)|分数小数I 23()12|.负分数(一,一 V23正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1负有理数(整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知识框架1 .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 a,b )2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3 .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

14、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4 .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 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 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5 .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 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知识结构图二、知识概念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是ax+by=c(a #0,b #0)。2 .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 程组。3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 做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