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总结网络论文学习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930451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总结网络论文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培总结网络论文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培总结网络论文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培总结网络论文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总结网络论文学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摘要: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好动心调动起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关键词:教学情境,提高数学兴趣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我在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方面,自己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下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我的一些教学体会。一、创设问题性的教学情境学校不少数学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很难教,特别是数学课,我也有同感。因此,我在教学时,

2、十分重视问题创设情景,在新授知识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悬念,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之中。创设问题情景时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是与旧知有联系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与探究,另一方面又使其感觉到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引起强烈的自主学习欲望。二、创设操作性的教学情境“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

3、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三、创设游戏性的教学情境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在体会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其中包含着一些解题思路。四、创设探索性的教学情境现代教育理论家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

4、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就应该给予肯定。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数的规律的能力,比单纯地做几道计算题更具有挑战性,也更有趣。五、创设竞争性的教学情境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上是我常用的几种方法。我认为:创设情境目的要明确,形式要新,组织要活,时机要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乐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