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行业风险及风险防控措施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30009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贸行业风险及风险防控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钢贸行业风险及风险防控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钢贸行业风险及风险防控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钢贸行业风险及风险防控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钢贸行业风险及风险防控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贸行业风险及风险防控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贸行业风险及风险防控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贸行业风险及风险防控措施近年来, 随着钢材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 钢价持续下跌, 钢贸行业频频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问题, 一些钢贸企业面临破产。 在钢贸圈里,“跑路”、“断流”、“破产”等坏消息接连不断。据不完全统计,与前几年相比,目前,以北京、天津地区为主的北方市场钢贸商缩减了30%以上,以上海为主的南方市场钢贸商几乎锐减一半。 一些前期盲目扩张勉强活下来的钢贸商, 也在苦苦挣扎。钢贸行业的现状为银行业风控敲响了警钟。受产能过剩的影响, 使得钢铁业长期处于严寒期, 中小型钢贸企业经营状况趋于恶化, 随着时间推移, 可能形成或加剧中小型钢贸企业的经营风险, 进而危机银行信贷业务。 来自上海法院网信

2、息,今年以来,已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等10家上市银行开展对钢贸商的金融借款纠纷诉讼。(一)走势分析从整体行业发展形势看,2014年钢贸行业的发展仍不容乐观。 2011年下半年开始,钢贸危机爆发,随着空单质押、重复质押、虚假骗贷等钢贸潜规则泡沫破裂,在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联保互保的模式下, 钢贸企业受到大面积波及。 钢贸融资已经似噩梦 纠缠银行和钢贸行业两三年。 宏观经济下行, 供求关系逆转, 钢价持续下跌, 钢材贸易企业深陷资金链断裂的泥潭难以自拔。2013 年12月中旬, 银监会下发通知, 要求做好钢贸行业的风险防控工作, 一方面

3、, 要看到产业结构调整对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影响 ; 另一方面,各家银行机构也需思考如何做好风险管理。目前, 多家银行金融机构已对钢贸信贷进行了严格控制, 大部分银行机构基本叫停了单纯的钢贸企业互联互保授信模式, 要求客户追加抵押、 保证等有效担保, 并对表内外的授信总量实行控制。(二)信贷风险分析由于前些年存在部分钢贸商将钢贸业务作为一个贷款融资平台,企业扩张过快,经营者之间关联交易严重,且抵押担保不足, 杠杆率过高等情况, 同时近年来又受到行业总体不景气和传统的钢贸经营模式滞后于市场环境发展变化等影响, 使得企业资金链条脆弱因素深度发酵, 相互传染, 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造成目前银行

4、钢贸类信贷风险集中爆发局面。1. 相关企业经营不规范, 银行信贷存在诸多隐患。 一是传统的钢贸经营模式被市场环境发展变化所淘汰。 以往钢贸企业依靠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来囤货赚差价或是做代理拿钢厂的补差, 利润高,准入门槛低,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而近年,国内钢市处于高供给、高库存、低需求的格局,钢贸企业进入微利时代,竞争日益激烈,行业洗牌无法避免,单一的赢利模式、粗放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市场发展。 二是企业关联程度过高, 大环境恶化导致“联保”失效。 钢贸业内同一家族可以控制几家不同类型、 规模的公司, 企业间资金链相互衔接、 相互融通, 关联程度相当严重。且大多数钢贸企业向银行融资普遍采取“联保”方

5、式, 互保者行业基本相同。 这在大环境正常时风险较低, 但随着行业经营环境严重恶化,其风险就变得特别大。三是抵押贷款猫腻多,存在一定隐患。 一些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同一处房产2押或3押情况。 在使用存货仓单抵押中, 也发现个别企业以同一批钢材向多个银行抵押贷款的问题,使得抵押效果大打折扣,银行资产保全落空。四是企业业务状况银行难掌握。钢贸企业隐形关联交易错综复杂,银行难以了解钢材市场及场内客户的业务经营状况。 五是企业资金走向银行难监控。 钢贸业具有资金流量大、 固定资产少等特点。银行对企业的信贷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跟踪监管难, 贷后管理无法实现完全到位。2. 相关企业还款来源不足, 加速银行信贷风险

6、爆发。 近年来受宏观政策调整、 钢材需求和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的影响, 钢贸企业整体面临经营难、应收账款回收难、资金运转难等问题。一是钢贸企业关停较多,经营难以为继。目前,钢贸市场商户大多处于歇业状态,经营收入下降,加上前期的买房买车等,手上资金所剩无几, 部分贷款者甚至“跑路”, 使得银行信贷风险加剧。二是资金周转困难, 还款无法保障。 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复杂形势影响,房地产、船舶、制造等行业不景气,下游购货企业拖欠货款,应收账款周期被无限拉长,导致钢贸企业难以正常回笼资金, 无法按时偿本付息。 三是部分企业 转移信贷资金用途,进一步放大风险。由于前两年钢贸业萎缩,钢材贸

7、易的平均毛利率仅为1-2%, 促使拥有较多银行授信的钢贸企业把贷款资金用于对外投资、经营房地产或高息转借他人等,造成亏损或难以处置与收回等情况。3. 相关担保机构危机重重, 银行“防火墙”失去保障力。 钢贸企业贷款第二还款来源一般为担保公司的保证, 而部分钢贸类担保机构由于代偿过多, 担保能力严重不足, 致使银行信贷资金出现较大风险敞口。与此同时,担保行业自身也危机重重。4. 相关银行逐利深陷,无法全身而退。近年来,一些银行为了抢占市场,谋求快速效益,争相投放钢贸类客户贷款,忽视信贷结构的平衡性, 造成钢贸类企业涉及银行较多、 贷款余额和占比过大,导致风险过度集中。5. 缺乏有效抵押物。钢贸企

8、业绝大多数经营场地均为租赁,缺乏房产、土地等有效抵押物,用存货质押的方式办理贷款时,质押的存货流动性强,银行不便于管理、监督,给不法商户“一物多抵”的机会,增大了贷款风险。(三)风险防控措施1. 有保有压,保障规范经营的钢贸企业资金需求。钢贸业作为贸易行业之一, 毋庸置疑, 其存在具有它的市场需求。 银行如果采取“一刀切”, 对所有的钢贸企业都收紧银根,难免会造成误伤,形成大面积、大规模的连锁风险。因此,随着钢贸行业结构的重新“洗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地进行信贷结构的调整,既要继续支持信誉良好、资质优良、经营正常的钢贸市场与企业, 又要分步退出缺乏竞争优势、 虚构贸易背景、关联程度

9、密切、存在不良记录以及盲目扩张的客户,形成进退有序的良性运作机制, 切实保障钢贸业的可持续、 健康发展。2. 丰富并严密钢贸类担保机构抵质押等反担保措施。要进一步丰富与担保机构在反担保方面的合作内容与方式,除提供确有实力、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企业联合进行反担保外,还要严格落实股东个人完全可变现房产的抵押、真实性仓单质押, 并与企业协商追加商铺经营权质押、 应收账款质押等担保措施,注重与强化日常管理,切实避免抵质押物落空的情况发生。3. 协调处置好已产生风险的钢贸类企业信贷。对那些故意拖欠银行贷款、甚至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和个人,要及时向法院起诉,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严厉制止部分钢贸企业酝酿形成“抱团欠款”潮,努力保全银行债权。4. 认真反思钢贸信贷风险集中爆发的原因, 促进银行业科学发展。要进一步落实钢贸信贷业务市场准入、 客户评级授信、 贷款发放和贷后管理,规范业务操作程序,强化工作责任制,切实在贷前认真做到甄别与剔除关联企业客户、 重视企业贸易背景真实性, 并通过毛利率等衡量企业主营业务状况的财务指标, 严格测算评估企业贷款资金需求和还款能力, 从源头上防范过度授信问 题出现; 在贷后积极探索企业信贷资金使用和流向的动态管理办 法,防止企业以钢贸为名,挪用信贷资金进行其他领域非理性的 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