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9288613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 州 市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开 题 报 告 书课题名称: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技能教学的绩效研究课题类别:面上一般课题课题批准号:09B028承担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课题负责人:范谊联系电话:34387427,13202004471起止年月:2010年7月2013年7月E-mail地址:广州市教育局制2007年7月一、开题报告(提纲: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理论意义与研究价值、研究基础、预期成果、参考文献、研究人员组成及分工,研究进度、经费分配,可加页)(一)研究背景、立论根据和研究意义1、研究背景信

2、息技术课程虽然被定位为广州市特色课程之一(另一为英语),但由于尚未被纳入中考及小学教学质量统一监控体系之中,目前课堂教学随意性较大,学生也因不重视而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少复习、预习、读书。再者,学生家庭电脑普及率虽然有所提高,但部分只做游戏机和“QQ联络机”使用,信息时代应有的基本技能信息获取(网络应用)、信息处理(文字输入、文件管理、数据处理)、信息表达(图文编辑、多媒体作品)不扎实,个人的信息素养水平普遍较低且失衡。通过近几年的调研,发现我区相当数量的中小学生在信息技能上存在着一些问题:l 不能达到教材规定的文字输入水平;l 不能有效设计搜索关键词或不能正确评估初次搜索的效果,进而完

3、善关键词获得所需信息;l 不能结合任务要求对网络信息做合理的取舍,只会照搬或堆砌等。这些现象显示出学生技能掌握停留在较低水平,不能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提高学习效率,是技能缺失及与之相伴的解决问题方法不具备的表现,这样的技能水平显然难以承受未来信息时代的挑战。信息技术课程是提升学生信息技能,培养信息素养的主战场之一,但上述问题暴露了技能教学绩效偏低的事实,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教师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工具了解学生技能掌握的状况。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每周仅一课时,专职教师承担的教学班较多,并要忙于应付其他的繁杂工作(网络维护、电子资源管理、各类网上报名等),面对数百个学生,教学的

4、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老师无法承担一一批改学生练习的工作量,师生通常只能采用“演示自我对照”的方式评讲例题,教师对学习状况的了解仅凭教学巡视,对学困生的发现不及时,甚至会有所忽略,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补救。其次,教师的综合素质与现代教育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目前部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缺乏教学统计知识与规范的数据分析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及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不多,存在着过分突出机械训练,轻视实际应用的不良教学倾向。这一做法直接影响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有关“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等课程目标的实现。加上信息技术并非中考学科,学生原本主动参与学习的意欲就较

5、低,如此一来更加剧了学困生厌学、弃学情绪的产生,使学生只爱玩电脑,不愿意学信息技术,不愿意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生活。再者,教师对技能模块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不深入。由于缺乏权威性的质量监控,部分学校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不重视,使部分教师对自身有“技术员大于教师”的认同感,因而对教材钻研不够,对现有技能教学模式理解不深,对学生学习现状分析不透,对策划改进教学方法的意欲低,习惯于按部就班地教教材。部分老师更因不能针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有效的课堂组织、管理方法,而无法依时完成教学内容,使完全只在课堂上才开展信息课程学习的学困生的知识结构出现了严重缺失,所以选择、优化原有的教学模式,保障教学内容

6、按要求完成,对促进学生信息技能的发展,乃至信息素养的均衡至关重要。此外,中小学在学习方式上的差异也导致部分学生在信息技能上的弱化。学生首先要适应中小学的不同教法,另外初中学习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由于学生受中考等功利性因素的影响,减少了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投入,若教师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绩效,学生信息技能水平势必下降。所以有必要联合中小学老师分析现状,规范、协调双方的教学法,为学生平稳过渡提供条件。前人为解决相关问题进行了多种尝试,如1999年2002年广州市第二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学科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2006年广州市荔湾区、海珠区等开展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等活动。有关活动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

7、了不少教学成果,如“学科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中有关学习技能学习模块的教学模式有:(1)“讲演练”教学模式 区雪原.初中信息技术操作课“讲、演、练”教学模式A.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C.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2,51.(2)中英文录入强化教学模式 陆桂华. 中英文打字强化训练教学模式A.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C.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2,153.但“有效教学”等活动尚处于探索阶段,直至目前还没有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基本认同的教学模式。而“学科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中总结出的教学模式更多是从教师教的策略去研究如何优化课堂,对学生则关注不

8、足,另外目前的学习内容已发生了较大改变,如因特网、多媒体作品和电子表格等都是以前没有学习,而现在又必须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如何施教更是一片空白,况且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有效教学”的内涵标准也必然会提升(如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开展个性化教学等),所以有必要在吸收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引进不断发展的教育技术,开发良好的电子学习平台,并根据“绩效”的要求修正原有教学模式,总结出新的教学策略,推动本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水平的发展。查阅19992007 广州市教科网的电子期刊查询范围仅到2007年止年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可找到78篇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文章,其中12篇给

9、出了具体的模式图,但有关模式大多属于“应用软件”课型的或是从具体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的教学模式。如“分层协作”、“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等,以技能教学为切入点的教学模式仅有1篇,可见信息技术学科技能模块的教学模式研究尚有拓展空间。技能学习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龚道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J. 网络科技时代,2002,(2)2、立论依据新“课改”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以往教学的要求不可同日而语,仅靠以前的经验难于彻底解决今日存在或将要出现的问题。而近年来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大幅度提高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成为可能,这主要表

10、现在:教学效果信息可更快捷、更清晰地呈现,教师可及时采取教学干预。信息素养作为一种综合素质,一贯强调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与信息伦理协调发展,忽视任何一样都必定会对学生的均衡发展造成不利。基于以上原因,信息技术学科必须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和现代教学理论对以上教学模式进行改良以适合当前的教学需要,而面对教师与学生,认识与方法,习惯与工具等众多影响基础知识教学质量的因素,以综合考虑,系统规划,分步实施为特点的绩效技术是一个合适的解决途径。绩效是有目的、有预定结果的行为倾向,是组织所期望的、符合组织总目标的业绩 张祖忻.企业绩效技术是教育技术走向市场的重大突破J.外语电化教学,1995(3)。具有“绩效技术

11、之父”之称的美国绩效技术研究先驱吉尔伯特将绩效视为与组织目标及价值追求一致的成就和业绩。它是一种可测量的行为结果,它与组织的总体目标和主流价值相关,是组织中“投入-产出”关系的体现。2003年,美国绩效技术专业协会对绩效技术作如下定义:人类绩效技术使用从其它学科(行为心理学、教学系统设计、组织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等)引入的各种问题解决方案,来解决组织中的绩效问题。它强调对绩效的现状与预期水平进行严格分析,确定造成绩效差距的原因,提供广泛的改进绩效的干预措施,对绩效改进过程进行管理监控,并对绩效改进结果进行评价 谢幼如、尹睿.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M.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2006年。分析该定义

12、可知,绩效技术是一种整体性、有序性问题解决的工具、手段、程序、方法;它研究与关注的对象是工作场所中的个体、团体和组织的绩效问题;它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都遵循基本的工作过程模型;它注重识别与分析绩效问题,强调解决绩效问题方案的综合性、多样性与成本效益性;它的最终目的是改进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的最高发展目标。绩效技术以系统论、教育评价理论、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一般认为绩效技术的系统设计流程包括:绩效分析阶段 依照组织发展的目标与期望达到的能力识别组织当前的绩效缺陷和不足,确定其绩效需求;原因分析 解释绩效差距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组织的需求;干预选择与设计 在对绩效问题

13、、产生绩效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系统化的方法选择或设计提高组织绩效的方案;干预实施与变革 将干预方案、措施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绩效问题,边实践边调整;评价 在整个干预实施过程中运用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测量评估干预方案的效果及达到程度。ISPI在1992年正式提出绩效技术解决问题的操作性过程模型,之后经过许多专业人员的不断应用、修改、完善,于2000年定型。3、研究意义除优化技能课堂教学效益外,转变信息技术教师技能教学中机械训练的错误观念,建设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提高本地区教师业务水平是本研究的另一个工作重点。新的在线教学评价系统开发成功后,钻研教材、教参,精心设计练习题以充实在线

14、评价系统的题库;沟通初中、小学信息技术老师,使他们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规范、协调教法,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信息技能水平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必然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课题组将利用自身负责区域教研策划、组织的优势举办专题学习讲座,发动、引领基层教师开展学习,参加区域教研,共建、共享学科资源,开展教学实践,并定期反思、调整教学措施,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深教师间的合作交往,发现教学骨干,建设地区学科教研的中坚团队。(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绩效研究概况国内较早对绩效技术做系统介绍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张祖忻教授(1995),他提到企业绩效技术是教育技术走向市场的突破。自从它由国外引入就标志着教育技术在我国

15、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教育技术将冲破狭小的课堂,直接面向广阔的市场“。郑永柏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教学处方理论和ISD-EPSS的设计与开发”(1998)中曾对绩效技术作了简单的介绍。梁林梅在其博士论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2004)对绩效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进行更为系统的考察与梳理。6近几年来,国内学者越来越多地关注绩效技术,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绩效”为关键词,以“篇名”为查询范围,发现1999年2007年在教育类刊物上共有与“绩效”研究相关的文章分布如下 浏览日期:2008年2月22日:类别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其他合计篇数46719047477785这些研究以介绍、综述、管理、评价为主,内容涉及:教师培训、岗位考核、项目效果、现状分析和理论研讨等,研究以高校教师居多,如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率先在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中开设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选修课。基础教育界以上海地区对绩效研究比较关注,不少学校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但整体尚处于研究的实施阶段,较为缺乏在实践与应用方面影响较大的成果,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属于中小学具体学科的“绩效”论文只有7篇,可见教学领域的“绩效”应用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2、国外绩效研究概况绩效技术诞生于美国,距今已有40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