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十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28091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十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十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十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十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十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十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历史统考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十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检十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一模)研究者指出:“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世界历史是在这两根主轴的推动下产生、发展、演变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历史现象和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归根结底,都是围绕这两根主轴展开的。”依据这种观点,对下列哪个事件评价最高()A.古代丝绸之路B.新航路开辟C.闭关锁国D.明清资本主义萌芽2.(2020江苏南京二模)钱乘旦认为,1415年起历次重大探险活动,绝大部分是在国王或在政府有关部门委派、支持下进行的。15世纪开始的探险队领导人大多数是贵

2、族,到达印度的达伽马,首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都是贵族,形成了商人出钱,国王牵线组织,贵族冲锋陷阵的扩张格局。据此,新航路开辟()A.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B.是新旧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C.壮大了资产阶级力量D.促进了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3.(2020安徽安庆二模)新航路开辟后,新旧大陆间粮食作物的互相传播,为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则促进了各地商业的发展和白银的跨洲际流动,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材料反映了()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B.资本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动力C.农业变革推动了早期的全球化D.新航路开辟改变了经济结构4.(2020福建厦门二模)1600年,

3、西班牙学者曾说,如果西班牙没有钱没有金银,是因为它拥有这些;如果西班牙贫穷,那是因为它富有。这种因为骤然富有而贫穷,就是所谓的“西班牙陷阱”。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西班牙()A.实行重商主义B.社会分化严重C.维护封建制度D.金银大量外流5.在整个17世纪,荷兰在商业、海洋运输业、金融业各方面都占绝对优势,成为海上霸主。到了18世纪,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已被对手完全挤出了世界各海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荷兰()A.受到了各国的联合打压B.深受广大殖民地的抗争C.致力于与各国的争霸战D.忽视了国内工业的发展6.(2020河南新乡二模)据统计,1600年至1688年,英国商船吨位由9 000

4、吨逐渐增加到178 000吨;17世纪,从英属殖民地进口然后再转口的贸易额增速由5%迅速增加到25%。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海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B.商品进口来源渠道增多C.工业化水平有极大提高D.推动殖民地经济多元发展7.(2020河北张家口一模)从17世纪末开始,一种追求进取的精神开始在全英国弥散,并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鼓励,到18世纪中叶,英国基本形成了土地贵族、中产阶级和劳动者这样较为独特的三层式社会阶层结构。这一局面()A.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B.推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C.标志着新等级制度形成D.激化了劳资之间的矛盾8.(2020安徽宣城二模)1813年的印度贸易垄断废止法有以下规定:除“

5、中国皇帝的疆域”以外,包括印度在内,东印度公司所有贸易区域、港口的贸易权、交易权、投资权都必须向所有国民开放。该规定()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表明英国放弃了打开中国市场的愿望C.说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效果明显D.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诉求9.(2020广东佛山二模)下表是1624年英国专利法颁布后专利授权数统计。时间1750年1830年1840年1850年专利授权数7180440513这反映了()A.经济发展加速了专利法实施B.议会改革有助于科技发展C.理论研究推动了技术走向市场化D.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发展10.随着垄断组织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艺术逐渐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6、,资本主义19世纪兴起的泰罗制就是这样一种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垄断组织的发展()A.推动了企业的海外扩张B.刺激了生产技术的革新C.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成本D.促成了经济模式的变革11.(2020福建龙岩一模)从19世纪晚期开始,欧洲国家在德国率先示范下,采纳了社会改革方案,引入了失业补偿金、最低工资法以及疾病、事故和失业保障,对工作时间和条件也做了规定。这些改革()A.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设想B.为后来建立福利制度提供了借鉴C.体现了民主政治已经成熟D.有利于工人阶级开展合法斗争12.(2020河北唐山一模)继1920年美国妇女根据宪法第19条修正案,取得选举权后,

7、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已婚妇女参加工作成为一种时尚。妇女晚婚,生孩子减少,并且比较愿意摆脱婚姻束缚。据此可知美国()A.妇女价值观发生了变化B.三权分立体制更加完善C.经济发展引发精神危机D.实现了男女的完全平等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0河北邯郸检测)对外贸易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近代以来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从雏形到最终形成,极大促进了世界各地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纵观明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可以说是限制、防范多于鼓励、支持。早期的朝贡贸易偏重政治利益。中期以后,外国货品免税政策虽然改为按比例征税,倭寇问题

8、变得日益严重,由于不堪滋扰,明朝的对外政策趋于保守。到了隆庆、万历年间再度开海以后,外国商船来华已不受限制,基本是往来自由,只要按比例纳税后便可入市交易。由于来华外商必须通过官牙行的中介才能进行买卖,不可以与民间商人直接交易,因此这还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贸易。明朝末年,口岸的执法官员在贸易过程中恣意抽税,对中外贸易的正常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民间私人海外贸易的开放也只是在禁而不止的情况下采取的被迫措施,并且限制颇多,根本谈不上支持和鼓励。这与当时西方国家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摘编自刘隽永明清两朝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材料二马尼拉(菲律宾)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1815年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与菲律宾之间

9、的垄断贸易。西班牙人致力发展对中国的贸易,(中国商人先把商品卖到马尼拉)他们把中国商品从菲律宾运往墨西哥。马尼拉大帆船运来了中国的生丝、绸缎,它们质量精美、价格低廉。1600年,西班牙当局对当地的养蚕业加以限制,断绝了本地蚕丝的供应,源源不断输入的中国生丝,成为墨西哥工厂的原料,遍销西班牙本土及其殖民地,深受欢迎。18世纪,垄断性的大帆船贸易走向衰落,1815年西班牙国王废除此项贸易。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对外贸易的特征并分析其背景。(1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明朝对外贸易相比,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有何不同。(9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

10、所学知识,说明对外贸易的意义。(5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从18世纪后半叶开始,引起了西欧社会根本转变的工业革命过程逐渐改变了欧洲海外扩张的性质及其影响。在工业革命时代以前几个世纪的扩张中,欧洲人到海外去是为了寻找他们自己不能生产的东西在工业革命时代,大致从1800年以后开始,欧洲人在外部世界所追求的东西与过去不同了,促使他们走向海外的不安全因素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前工业化时代与工业化时代欧洲扩张的差别还在于,只有在工业化时代,欧洲人才能够建立起真正的海外帝国。欧洲人的海外扩张从前工业化阶段到工业化阶段的转变是一个渐进和逐步积累的过程,大致发生在1750年到1850年之

11、间。摘编自美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根据材料,围绕“殖民扩张与工业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单元质检十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B根据题干“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由分散隔绝走向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整体化进程,故B项正确;古代丝绸之路没有带动全球性的经济联系,排除A项;“闭关锁国”对世界交往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排除C项;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并未形成正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故不符合生产力发展主轴的说法,排除D项。2.B由材料“形成了

12、商人出钱,国王牵线组织,贵族冲锋陷阵的扩张格局”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新旧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而不是影响,排除A项;壮大资产阶级力量是通过价格革命,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初具雏形,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是两次工业革命,排除D项。3.C由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农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传播,将世界连为一个整体,推动早期全球化,故选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排除A项;生产力的发展、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并未改变经济结构,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结构的改变,排除D项。4.C新航路开辟后大量财富流入西班牙,导致其“

13、骤然富有”,但是其并未将财富投资于发展资本主义,而是固守封建制度,沉迷于封建贵族式的享受,因此“而贫穷”,故选C项;重商主义反映的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西班牙并未将掠夺来的财富投资于发展资本主义,因此并未实行重商主义,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西班牙整体的富有以及贫穷的现象,并未提出阶层的差异,因此与社会分化是否严重无关,排除B项;金银大量外流是其“骤然富有而贫穷”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D项。5.D材料中“到了18世纪,荷兰这个海上马车夫已被对手完全挤出了世界各海域”没有体现“联合打压”的特点,故A项错误;荷兰“成为海上霸主”没有体现殖民地对其霸主的作用,也无法体现殖民地的反抗对其

14、的冲击,故B项错误;“已被对手完全挤出了”没有体现争霸战争,故C项错误;“在整个17世纪,荷兰在商业、海洋运输业、金融业各方面都占绝对优势”,这些方面没有工业方面的基础,导致荷兰在以后的竞争中受制于人,故D项正确。6.A据材料可知,当时英国海外殖民贸易发展迅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故选A项;材料虽然说的是英国殖民地的转口贸易,但并没有说明商品的海外来源,排除B项;当时英国还没有开始工业革命,排除C项;英国海外殖民贸易的目的是发展本国经济,并不是推动殖民地经济发展,排除D项。7.B据材料可知三层式社会阶层结构都在追求进取,为生产技术革新提供了资金、知识和经验,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贫富差距进一步拉

15、大,排除A项;三层式社会结构并不是等级制度,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劳资矛盾,排除D项。8.D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要求废止垄断,印度贸易垄断废止法适应了英国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诉求,故选D项;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是工业革命不是自由主义,排除A项;材料“除中国皇帝的疆域以外”说明英国希望利用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开拓市场,排除B项;材料中英国改变政策的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的需要,不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效果,排除C项。9.D据材料“1624年英国专利法颁布后专利授权数统计”,可知1750年后英国专利授权数猛增,这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故选D项;表格仅反映了专利法实施后专利授权统计的数目变化,无法体现专利法实施的原因,故A项错误;1832年,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但议会改革主要涉及的是政治方面的影响,对科技发展影响较小,故B项错误;材料仅反映了英国17501850年间的专利授权数目变化,并未反映专利投入市场的数目及实际收效,无法说明理论研究推动技术走向市场化,故C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