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9277966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1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案1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案1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案1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案1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案1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案1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考点1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别性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 自然地理环境各构成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互换,彼此互相渗入、互相制约和互相联系,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体现一: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她要素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 【例1 】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R河塑造了世界出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60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局限性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增进了该国西部的都市和工农业的发展。(1)河大峡

2、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阐明其成因。(7分) 体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她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3分) 例1参照答案:(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 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 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2)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

3、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体现三:某一要素的变化,还会影响其她地区的地理环境。【例2 】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种整体,一种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种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重要来源区。(10分)(2) 泥沙重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 (1分)例2参照答案: (1) 陆地变化特点: 陆地面积扩大; 向东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扩展; 延伸速度越来越快。 泥沙重要来源区:黄土高原(2) 气象灾害:暴雨、洪涝 因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

4、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互相关系.地区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区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N方向) 成因: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体现:沿 延伸,随 更替,如在大陆西岸,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自然带依次是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等,各自然带均呈东西方向延伸。 典型地区:低纬度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区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O方向) 成因:同纬度地带, 从沿海向内陆递减。体现:沿 延伸,随

5、 更替,如在OP沿线地区,从大陆东岸到大陆西岸,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各自然带均呈南北方向延伸。 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3)垂直分异规律 成因:随高度上升, 减少、降水变化。 体现:大体随 延伸,垂直方向更替。 典型地区:纬度低、海拔高的山地。5.地区分异规律的比较6.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自然带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水分等因素影响,会浮现某些地方性分异现象。重要有如下状况:7.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原理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基带与本地水平自然带保持一致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高

6、度高于阴坡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所在纬度、高度及坡向等因素有关。 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中低纬度高海拔的山脉体现最明显如右图:(1)自然带南坡高于北坡,故该山脉在北半球。(2)该山基带为热带雨林带,故该山在热带雨林区。()该山自然带多,故纬度低,海拔高。()通过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山地所在高度拟定山地的纬度分布。8雪线夏季气温不不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3)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4)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例】(1)下列现象属于从

7、赤道到两极的地区分异规律的是( ) A、横断山区植被的垂直变化 、尼罗河两岸的绿色走廊 C、亚欧大陆浮现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D、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2)下列现象,属于从沿海向内陆地区分异规律的是( ) A、安第斯山南段山麓东侧为温带荒漠 B、喜马拉雅山植被的垂直变化 C、东非高原上的热带草原 D、从东北平原到塔里木盆地植被的变化【例4】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国内,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对的的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也许是由

8、于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例5】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毕1题。1.该山地也许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2.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重要受( ) A.信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例6】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峰,海拔5 82米,距离赤道仅3多千米。图中自然带分别表达( ) A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B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