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新人教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927795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练案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案6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选择题1(2019北京东城期末)公元前454年,罗马元老院被迫承认公民大会制定法典的决议,设置由贵族及平民各五人组成的十人法典编纂委员会,赴希腊学习梭伦立法,于公元前451年前后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材料表明(D)A罗马平民掌握了独立的司法权B法律维护了罗马帝国时期的稳定C罗马共和国水平高于希腊文化D两国均通过立法保护平民的利益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平民掌握了独立的司法权,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产生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中罗马赴希腊学习梭伦立法,说明罗马共和国水平并不高于希腊文化,C项错误;材料中罗马设置由贵族及平民组成的十人法典编纂委员会赴希腊学习梭伦立法后制定

2、了十二铜表法,说明两国均通过立法保护平民的利益,D项符合题意。2(2020安徽高考模拟)罗马在公元前367年设立内务大法官的基础上,于公元前242年又增设了外务大法官,专门处理罗马市民与外国人之间以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事务。外务大法官的设置(C)A标志着万民法的形成B保证了罗马扩张的需要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D推动了罗马帝国的诞生解析罗马共和国在扩张版图的过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的经济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罗马市民与外邦人之间以及外邦人相互之间的财产纠纷越来越多,因此需要设立专门处理此类事务的外务大法官。故答案为C项。万民法形成的标志是罗马法打破只适用于公民范围的界限,排除A

3、项;外务大法官的设置是适应罗马扩张的需要,排除B项;罗马帝国的诞生是罗马奴隶制国家扩张的结果,排除D项。3(2019北京丰台期末)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这有利于(C)A调整公民的内部关系B解决复杂的社会矛盾C维护罗马共和国利益D促进民主制度的完善解析根据题干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和“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得为个人利益制定法律和对叛国罪的惩处体现了十二铜表法坚决维护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故

4、C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对公民内部关系的调整,故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对复杂的社会矛盾的处理,故排除。D项,罗马民主制度的完善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故排除。4(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有专家指出,十二铜表法以来的成文法,罗马大法官发布的有关谕令和判例,以及公民大会和元老院的一系列决议,其他长官的各种命令等,经过长时期积累,逐步形成了系统的法规。这说明罗马法(A)A多元一体注重实效B司法实践灵活高效C不断追求公平正义D立法过程主观随意解析根据“十二铜表法以来的成文法,罗马大法官发布的有关谕令和判例,以及公民大会和元老院的一系列决议,其他长官的各种命令等”可知罗马法体系是由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具体

5、判例、公民大会决议和长官命令构成的,体现了罗马法多元一体注重实效的特点,故选A项;题意反映了罗马法的构成,但无法推断其司法实践是否灵活高效,故排除B项;罗马法虽然是长时间积累形成,但并不能说明其不断追求公平正义,故排除C项;题意没有体现罗马法立法过程的内容,故排除D项。5(2019湖南永州三模)关于“对人私犯”的制裁,十二表法规定严重伤害保留同态复仇,较轻伤害支付固定罚金。但到查士丁尼时期,取消了同态复仇,无论是较重的或较轻的侵害,一律改为罚金制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B)A法律体系的形成B社会文明的进步C人文主义的传播D阶级矛盾的缓和解析据材料“十二表法规定严重伤害保留同态复仇、查士丁尼时期

6、,取消了同态复仇”可以判断,B项正确;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而材料的问题是“这一变化主要反映”,A项与材料无关;不管是十二表法的规定,还是查士丁尼时期的法律,都是人文主义的体现,C项错误;法律本身就是矛盾尖锐的产物,材料没有体现阶级矛盾的缓和,D项错误。6(2020辽宁六校协作体)法学家尤里安学说汇纂记载:“如果买方发现被售奴隶有瑕疵,那么,在6个月之内,买方可以选择是提起退货之诉还是减价之诉。因为,当该瑕疵的存在致使买方不再愿意购买该奴隶时,这后一个诉讼是包括退货在内的。”这一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A)A经济立法渗透契约理念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D奴隶的

7、切身利益得到法律保护解析从材料中的“当该瑕疵的存在致使买方不再愿意购买该奴隶时”来看,说明原来的契约不能履行,从而“买方可以选择是提起退货之诉还是减价之诉”,因此这一规定说明当时罗马的经济立法渗透契约理念,尊重契约当事人的权利,故答案为A项。这一规定与形式主义无关,排除B项;审判结果应当取决于法律规定,而不是对法律的解释,C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这一规定中没有涉及对奴隶利益的保护,排除D项。7(2019陕西榆林一模)古罗马时期,万民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裁判官的告示、法学家解答和皇帝敕令。其中,裁判官根据法的精神而不是法的条文做出的裁决,是裁判官告示的重要部分。这说明(D)A自然法原

8、则是司法判决的唯一准则B罗马法借鉴了不同地区的法律制度C习惯法长期影响古罗马的司法实践D万民法在治国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解析根据“万民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裁判官的告示、法学家解答和皇帝敕令”,判断“自然法原则是司法判决的唯一准则”错误,排除A项;B、C项材料无法体现;从万民法的渊源以及裁判官裁决的依据看出,万民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故D正确。8(2019天津高考模拟)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认为,“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况且,在罗马史中从来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这种认识表达出古罗马(D)A习惯法延续的必要性B成文法产生的必然性C公民法存

9、在的必要性D万民法形成的必然性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正是由于罗马统治者出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目的及解决对外贸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需要,罗马帝国在吸收其他民族的法律及在公民法的基础上颁布了万民法,故D项符合题意,C项排除。A项,罗马帝国时期习惯法已被成文法取代,排除。B项,此时成文法已经产生,排除。9(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罗马法学家编纂民法大全时参考了多部法学著作,探讨了法的本质,法与道德的关系等问题。他们协助国家开展立法工作,还担负着解释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当事人起诉等任务。这主要表明罗马法学家(A)A注重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B重视罗马法在现实中的运用C热衷于立法工作的理论研究D乐于从事罗

10、马法的普及工作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罗马法学家在探讨法的本质、法与道德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的同时,还将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协助国家开展立法工作,担负着解决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当事人起诉等任务,因此A项正确;B项并未完整地概括材料主旨,只是表述了题干的后一部分,错误;C项并未完整地概括材料主旨,只是表述了题干的前一部分,错误;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法普及工作的态度。故正确答案为A项。10(2020山西高考模拟)古罗马历代皇帝的谕令一经颁布即成为法律,成为后世历代遵循的规则,且对这些谕令进行解释和说明的法学家的著作,也一样具有法律效力。这说明(C)A罗马法学家缺乏独立的思想B罗马法由皇

11、帝谕令汇总而成C罗马法具有较强的人治色彩D罗马法被近代欧洲各国沿用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时期皇帝发布的谕令不需要经过元老院的议决即取得直接的法律效力,且法学家的解答和著作也具有法律效力,这说明这时期皇帝权力上升,君主的敕令逐渐取得法律效力,体现出了较强的人治色彩,故C项正确;材料内容说明了这时期皇帝权力上升,无法得出罗马法学家缺乏独立的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皇帝的谕令颁布后即可成为法律,没有体现罗马法由皇帝谕令汇总成的,故B项解读材料有误;罗马法为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产生起了重要的影响,但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的影响问题,故D项与材料无关。11(2019山东枣庄三模)意大利法学家维柯把罗马法看成

12、“诗”“歌”,即法律是用一些暗含事实真相、具有公文程式般的面具来表达。“这些公文程式,由于有些什么字和用多少字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加、不能减、不能改,它们把这种公文程式叫做诗或歌。”据此可知,罗马法(D)A具有文学艺术功能B具有人文主义特征C法律不具实质内容D追求法律严谨形式解析材料“这些公文程式,由于有些什么字和用多少字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加、不能减、不能改”体现出罗马法的严谨、庄严,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的严谨性,没有体现出罗马法具有文学功能,故A项排除;人文主义倾向于对人的个性关怀,强调人性尊严,材料没有体现出,故B项排除;罗马法具有实质内容,故C项错误。12(2019山东济南一

13、模)中世纪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从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对罗马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成长着的法学家等级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据此可推知(C)A罗马法开始成为资产阶级反教会的工具B圣经与罗马法具同等法律效力C罗马法复兴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法复兴的根本原因是当时西欧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极不适应,而罗马法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调整商品生产者关系的最完备的法律,因此西欧各国对罗马法进行研究,故C项正确;西欧各国对罗马法进行研究,并

14、未说明要用于反教会,同时,国王也不是资产阶级,故A项错误;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并不能说明二者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故B项错误;题目没有体现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227年,罗马建立第一个行省,之后,随着罗马海外征服的范围不断扩大,行省数目大为增加,行省制成为罗马统治海外领地的重要制度。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长期的战争以及行省需要重兵驻扎,从而为军阀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行省制的发展,破坏了罗马城邦的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即与氏族血缘关系有联系的具有闭塞性质的罗马公民集体,最终导致罗马城邦走向崩溃。古

15、代中国的县,出现在春秋时期。至战国时期,秦对外扩张活动不断加剧,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郡大概到春秋末期才出现,秦国郡县制度的形成,大概要到战国末期。秦帝国建立后,废除分封制,确立郡县制为帝国的地方行政制度。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材料二在秦汉帝国,氏族血缘关系残余被较为彻底地铲除,但罗马帝国仍存在城邦时期血缘关系的残余。罗马与秦汉的专制政体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秦汉郡县的机构庞大,尽管秦汉郡县机构复杂,人员众多,但管理层次则是相当分明的,罗马行省机构则远不及秦汉帝国那样复杂。罗马行省之下为城市,由于城市具有自治或半自治的性质,所以罗马行省机构设置简单,官吏人数不多。行省主要负责税收、司法和治安等方面事务,远不及秦汉郡县管辖得那样广泛。尽管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行省控制不断加强,但罗马行省始终没有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机构。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马实行行省制的影响。(2)依据材料一、二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