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277902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无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京市和平北路学校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试题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语文基础知识:(50分)1、给加点字注音(10分)阴晦( ) 惘然( ) 辍耕( ) 恣睢( ) 鸿鹄( ) 笞( ) 徒跣( ) 陟罚臧否(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0分)妖娆: 风骚: 萧索: 瑟索: 鄙夷: 扶苏以数谏故: 宜多应者: 有间令吴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3、解释下列字词的古今义(10分)(1)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 今义 (2)长跪而谢之 古义 今义 (3)刑其长吏 古义 今义 (4)今亡亦死 古义 今义 (5)楚人怜之 古义 今义 4、古诗词默写:(10分

2、)(1)过尽千帆皆不是, 。(2)羌管悠悠霜满地, 。(3)八百里分麾下炙, 了却君王天下事, 。(4)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 。(5)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巧用典故的句子是: , 。(6)武陵春中表现词人无限愁苦的诗句是 。5、文言文翻译:(10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二、阅读:(20分)(一)(7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

3、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4、。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

5、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6、文中表明走投无路,不得不起义的语句是_ _。(2分)7、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三段中表现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计划十分周密的内容。(3分) 8、第四段中陈涉和吴广鱼腹藏书、篝火孤鸣的意图是什么?(2分) (二)(13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

6、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

7、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9、作者分析蜀汉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10、作者认为“开张圣听”的目的是什么?不这样做的危害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11、避免“内外异法”的现象的具体做法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12、诸葛亮此次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13、本文第五段中举出两汉事例,目的是什么?(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