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英雄事迹(近现代史)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275799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志敏英雄事迹(近现代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方志敏英雄事迹(近现代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方志敏英雄事迹(近现代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方志敏英雄事迹(近现代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志敏英雄事迹(近现代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英雄人物方志敏方志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我国早期革命的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造者。1900年农历八月十三日,方志敏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湖塘村。1916年秋天,16岁的志敏在弋阳县高小读书,他在学校图书室看了很多进步书籍,并组织了“九区青年社”。专门与土豪劣绅做斗争。1919年,方志敏在南昌江西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上学,他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思想觉悟提高很快。1921年秋天,方志敏又进了同文学院。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对英文抓得很紧。方志敏找到了英文的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一边学英文,一边学这两部伟大著作,同学们给他

2、起了一个外号叫“社会主义”,因为方志敏开口闭口不离“社会主义”这个词。方志敏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读书会,专门学习和探讨社会主义。很快,方志敏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火与血的考验中百炼成钢,成为解放中华民族的先锋。之后,方志敏在家乡湖塘村秘密成立了农民协会,带领贫苦农民与地主展开了斗争。农民革命团在方志敏领导下搞起了革命。方志敏非常关心老百姓。和群众在一起,他总是问长问短,群众也愿意和他接近。1928年1月,任弋阳、横峰等5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兼弋横起义总指挥,领导了著名的弋横起义,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2师第14团1营1连。他领导这支部队,转战在磨盘山区,开

3、展游击战,打退敌人4次围攻。1929年8月,这支部队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江西红军独立团(翌年改称红军江西独立第1团),并创建了信江苏区。10月,方志敏任信江苏维埃政府主席,后兼任信江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他以井冈山红军为榜样,在连队设士兵委员会,建立党支部。4月,率部向苏区外出击,东取德兴城、南克铅山河口镇、智取景德镇、急袭弋阳城等战斗,巩固扩大了信江苏区。7月,扩建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 这时,由于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赣东北苏区的推行,红10军调向赣北出击,方志敏被撤销军委主席职务。他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率地方红军赤卫队出奇不意攻克河口,稳定了赣东北的局势。11月,领导返回苏区的红

4、10军出击珠山桥。又以奇袭、伏击战术,在上饶、河口、弋阳七星尖三战三捷,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赣东北苏区发动的第一次“围剿”。 1931年3月,方志敏任赣东北苏维埃政府主席。后兼红10军政委,率部向贵溪方向行动,在上饶、贵溪和余江边境,给敌重创。接着,率红10军进军闽北,连续攻下长涧源、新阳、赤石街等地,给国民党军第32旅多次打击。回师赣东北后,组织葛源保卫战,依靠何家坝有利地形,将进攻之敌拦头截尾,隔成数段,分别包围,全歼敌第9师,粉碎国民党军对赣东北苏区的第二次“围剿”。 由于方志敏等坚决反对“左”倾路线在作战中的硬碰硬方针,同年7月,又被剥夺军事指挥权。致使赣东北红10军未能打破国民党第三次“

5、围剿”,苏区大部丧失。但方志敏的斗争和赣东北的工作得到毛泽东的充分肯定。在毛泽东同志11月7日主持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他荣获红旗章一枚,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 1935年月,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红十军团在通过怀玉山封锁线时陷入敌人的重围之中,部队被敌人截成了两截。方志敏率领的余人冲出了包围圈,却发现大队没有跟上来。作为主要领导的方志敏提出要去寻找被围的部队。另一位负责人说:“你是主要领导,还是让我去吧!”方志敏说:“不行!我没有理由留在这里,我要把战士们带出来!”方志敏毫不犹豫,不顾个人安危,又一次进入敌人的包围圈,找到了大队人马,可是,大队人马

6、已经被敌人的个团重重包围着,情况万分危急,敌人见人就杀,见粮就抢,见房就烧。红军被包围在荒山僻野之中,没有吃的,只能采集野果充饥;野菜也采集不到了,只得忍饥挨饿一次次突围。部队经过与敌人激烈的搏斗,只剩下了多人。方志敏已经天没吃东西了,饿得两腿站不住。他带领战士翻山越岭,鼓励战士们说:“吃不得苦,革不得命。苦算什么,越苦越要干。”突围无望。天亮的时候,方志敏命令机要员把文件和密码烧掉。说:“党员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守党的机密。”有的战士有些灰心,方志敏说:“我们只是一支小部队,红军主力还在,胜利仍然是我们的。共产党是永远打不垮的!”有个战士建议方志敏化装,到白区去躲避一阵,方志敏摇摇头。他率部浴

7、血奋战,实施多种突围方案,均未成功。弹尽粮绝,寡不敌众。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于1月29日,在怀山陇首村附近的密林中被俘。 方志敏严辞痛斥国民党驻赣绥靖主任顾祝同和江西省府要员的劝降,忍受着生活的残酷折磨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连敌人的报纸和中央社也不得不承认:“方志敏反对一切提议,态度非常强硬,看出他至死不会动摇的。关于红军现状的一切问题,他一概拒绝回答”。 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方志敏拖着患有严重肺病与痔疮的病体,利用敌人要他写供词的纸和笔以及最后6个月时间,写下了可爱中国、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在狱中致全体同志书、死!共产主义殉道者的记述、清贫、给党中央的信、遗信、狱中纪实等20余万字的著述。实践了“我能舍弃一切,但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他们工作一天”的誓言。 1935年8月6日清晨,方志敏于南昌市下沙窝高呼口号,英勇就义。时年36岁。1965年,中共江西省委为方志敏烈士修建坟墓时,毛泽东主席亲题墓碑,写下“方志敏烈士之墓”七个大字。叶剑英元帅曾在方志敏一张照片上题诗,歌颂方志敏的伟大业绩:血战东南半壁红,忍将奇绩创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