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271023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分析】孙中山和她的民主追求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文化发展历程教材中的第2课,属于第五单元近现代史上的先进思想。本课通过三民主义思想的演进揭示了孙中山先生孜孜不倦、与时俱进的民主追求。第一目“知难行易”学说的提出,重在论述其内容及重要性,凸现科学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引作用。第二目“三民主义”讲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发展变化及其对推动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本目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学时一方面要按课标规定“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结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教师要充足运用多种类型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历史问题,培养学生阅读史

2、料,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第三,引导学生体验孙中山先生对民主孜孜以求的历程,感受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学情分析】高二(文科)的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积极,还停留在单纯记笔记的阶段,没有具有真正进一步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上学时不爱独立回答问题。知识储藏量不大,具有一定的归纳整顿能力。据此应从两方面进行调节。一方面是心理的调节,用舒缓的、富于感召力的话语来鼓励学生的参与,对已经参与的学生要及时予以积极的评价;另一方面是设计合适的探究题,引导学生思维。学生已经比较习惯小组合伙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有组内成员的交流,也有不同组别之间的探讨,具有良性的竞争氛围。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积

3、极意识,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指引她们学会如何与其她不批准见的人进行交流。部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历史的爱好,也具有较好的分析概括能力,可以发挥她们的带头作用,进行历史人物的表演活动,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课标规定】 “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结识其在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知难行易”学说提出的因素及其内容。2、掌握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恰本地评价三民主义结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3、理解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历史条件,结识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历史意义。4、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把握新的涵义,结识其时代进步性,提高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

4、措施:1、运用理论和实践的互相关系的原理来结识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及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推动。2、通过运用有关材料分析问题,结识历史材料的价值。3、精选典型历史事件,设计合理的探究题,启发学生体会历史学习的别样滋味,积极积极参与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措施。、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学会同她人,特别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伙学习和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孙中山思想中蕴涵的最活跃的精神和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品格,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她们刻苦学习,敢于创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百折不回的坚毅品质。【教学重点】三民主义

5、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引作用。【教学难点】新三民主义相对于旧三民主义的奔腾和进步。【教学方式】情境创设教学法、表格比较分析法、谈话引导法、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辅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足讨论,以达到对孙中山和她的民主思想的深切的感悟和理解。【教学用品】(1)硬件保障:教学环境视屏与音响效果良好,以保证艺术直观感染的效果。(2)采用Poer oint 课件制作方式辅助教学。【学法指引】() 学习孙中山和她的民主追求,指引学生用阅读分析史料法、归纳法分析问题。【导入新课】1925年月12日,致力于国民革命年的孙中山离开了她所深爱的祖国和人民,给后人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殷殷盼望。蔡元

6、培先生为哀悼孙中山写下了这样一幅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合力,完毕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月27日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拜谒中山陵,为什么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十分崇拜孙中山先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2课孙中山和她的民主追求来寻找答案吧!【讲授新课】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集中体目前三民主义学说当中,而三民主义的形成有哪些历史渊源呢?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一)产生的因素: 、客观因素:政治:鸦片战争后来,先进中国人救国摸索的失败资产阶级(维新派)地主阶级洋务派(张之洞)抵御派(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严复康有为梁启超“自由为体,

7、民主为用”1、 托古改制2、 实行君主立宪1、 兴民权2、 新民3、 实行君主立宪学 制 度学 技 术 、主观因素:孙中山的思想发展和实践西方:孙中山考察西方社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孙中山信奉进化论,欣赏“单税社会主义”思想,盛赞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国: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受到中国老式思想的重要启迪。天下为公”“大同思想”(过渡)孙中山的思想渊源来自于不同的方面,这又体现了孙中山的为推动革命发展孜孜以求的精神。这种精神推动了孙中山先生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那孙中山先生在民主革命的实践中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呢? 三民主义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

8、命的先行者。她在反清革命的实践中汲取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创立了三民主义,引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中华民国,实现了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二、三民主义1、产生因素政治因素:鸦片战争后来到辛亥革命此前,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了某些摸索,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开展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维新变法,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成果都没有成功,没有实现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孙中山先生同样看到了这一点,特别是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规定清政府改革遭到回绝后,孙中山先生彻底对清政府丧失了信心,历史使

9、她结识到“和平之法,无可复施”,不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主线不也许抵御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经济因素(主线因素):自甲午战争后来,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也进一步增强,她们无法容忍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特别是辛丑公约签订后来,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也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帝国主义国家也在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这些因素都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文化因素:20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成为中国社会思潮主题。个人因素(主观因素):由于孙中山先生具有伟大的革命追求,丰富的革命实践,以及对欧美革命广泛而进一步的研究,

10、因而能创立出革命的理论。、产生18月,孙中山先生创立了中国第一种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大纲。191月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十六字大纲阐发成“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创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重要内容什么是三民主义?提出的目的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它?材料一: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材料二: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材料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公约,皆继续有效,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问题:(1)材料一、二体现三

11、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其内涵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三,可以看出其主张存在什么局限性,反映了什么问题? 民族主义 内涵: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就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其目的在于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实现民族平等。但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规定,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她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材料四: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五: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问题:()材料四、五体现三民主义的哪一内

12、容,其内涵是什么?民权主义 内涵: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的内容,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其目的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实现国民平等。(核心内容)材料六: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既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问题:(4)材料六体现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其内涵是什么? (5)结合材料六可以看出其主张存在什么局限性?民生主义 内涵: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产重新分派问题,平均地权没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使民主革命缺少坚实

13、的群众基本 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的内容,由国家统一核定地价,“其目前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共享”。目的是消除贫富悬殊和贫富锋利的社会现象。这一目的反映了孙中山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阐明孙中山具有一定 “民本”思想。而中国农民当时最关怀、最想得到的是土地。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中没有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分派给农民的较为彻底的土地大纲,这会带来问题如:革命时不能充足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反封建不彻底。 、评价:进步性:、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纲、代表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规定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4、推

14、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5、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种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6、指引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规定,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大纲,这就决定了三民主义不能引导中国人民彻底完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革命大纲,领导了辛亥革命,尽管推翻了两千近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但并没有完毕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袁世凯篡革命果实后来,北洋军阀政府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专制独裁,中华民国招牌摇摇欲坠,孙中山的追求化为泡影。为了追求真

15、正的民主政治,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都一一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陷入了苦苦思考当中,出路在哪呢?就在孙中山处在苦闷、彷徨的艰难时刻,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爱国运动的风暴给了她新的启示和但愿,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她终于坚定了“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的信念,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协助下,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旧三民主义内容新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她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国民一律平等。 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队一切自由和权利,民权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