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老人的医疗保健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9269566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院老人的医疗保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养老院老人的医疗保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养老院老人的医疗保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养老院老人的医疗保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养老院老人的医疗保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养老院老人的医疗保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院老人的医疗保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养老院老人的医疗保健【关键词】老龄化 空巢家庭 医疗负担 参保 医疗保障【摘要】由于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化趋势明显,养老人的医疗保障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养老院是为老人提供养护、康复等综合服务的机构。确保养老院老人充分享受医疗保障是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目标的内在要求。【正文】养老院老人的医疗保障服务条件不容乐观。医疗服务条件落后原因主要表现在,由于缺乏政府的资金扶持,养老院在人才、医疗设备和服务管理等方面没有形成规模。医护人员数量不足,服务设施和设备匮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实际医疗需求。而对于那些已经参加医疗保障的老人,由于养老院不能直接使用医疗保障卡看病

2、买药,他们的医疗保障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享受。部分享有医保的老人在看病配药上仍感到有许多麻烦。加大政府投入,减轻老人医疗负担;完善异地医保方便老人异地就医,异地报销;提高老年人参保覆盖面,提高养老院医疗机构服务条件;规范管理改善养老院老人的健康管理与体检将为养老院老人带来更多的健康保障。1. 我国养老院老人医疗保健的现状由于我国在本世纪5060年代高出生率的结果,在21世纪的初期,60岁以上组将是全体人口中增长最快的部分,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本世纪末将由1982年的7.63%上升到10.35%,达到老年型人口结构。预计2020年将达到15.23%,2040年达到24.28%,即达到老

3、龄化高峰阶段。如此严峻的老龄化发展趋势,向社会、经济、服务等多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不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正确处理和对待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在下世纪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作好准备,就会在面临高度老龄化的社会时手足无措。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且未富先老的国家。发达国家近百年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状态,我国不到20年的时间便已进入。由于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化趋势明显,养老人的医疗保障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养老院是为老人提供养护、康复等综合服务的机构。确保养老院老人充分享受医疗保障是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目标的内在要求。本调查主要从以下五个维度分析福建省养老院

4、老人的医疗保障状况。经过调查,养老院老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593份调查问卷中,有45%的老年人患有各种疾病。这充分说明高龄期是人的一生当中的多发病、高发病期,老年人相比其他人群来说对于医疗保障的要求更高。在调查人员走访福州市福利院过程中,调查人员发现,许多老人桌上摆着零零散散的药物。还有老人反映,看病买药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一件很频繁的事情。另外,在这些身患疾病的老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老人患有特殊病种。调查显示,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分别占养老院老人的26.1%、12%和20.2%。以上调查数据说明,晚年是人一生当中发病的高峰期。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仅不应是社会遗忘的角落,而应

5、该是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2. 养老院老人参加医疗保障情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我国逐渐出现“四二一”家庭成员构成,即一对夫妻抚育一个孩子而赡养4位或6位老人,家庭的养老、护老功能正在减弱,入住机构养老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对高龄老人来说,养老院和老年公寓是他们首选的养老模式。但这些老人参加医疗保障的情况如何呢?在调查的593份问卷当中,有88%的老人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障,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只有12%的老人尚未参加任何形式的社会医疗保障。调查发现,在已参加医疗保障的老人当中,有61.8%的老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有35.9%的老人参加了城镇

6、居民医疗保险,有2.1%的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只有0.2%的老人参加了商业保险。3. 养老院老人医疗费用的负担及来源情况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养老院老人的医疗费用普遍较高。以老人住院为例,有49%的被调查者认为住院费用相当重。以参保老人特殊病种的医疗费用来看,仅某一项特殊病例人均医疗费用就高达上千元。调查中还发现,有过半的老人医疗费用依靠自己或子女支付,只有37.2%老人的医疗费用由医保支付,医疗保障还未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参保面不广;第二,由于医疗服务条件限制,有参保的老人看病、报销较困难,只能自费买药;第三,新农合报销比例较低,城镇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也不高

7、,因而总体上出现以上情况。而且在这些参保人群当中,绝大多数参保者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老人比较少,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的就更少。4.养老院老人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条件从医疗保障角度来看,养老院要想成为医保定点单位获得国家的资金扶持,就必须通过卫生和保障部门的严格审核,而且还有很多软硬件设施的要求。由于大部分的养老院目前都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因而无法成为医保定点单位,特别是一些民办养老院,再加上他们制度不健全以及资金等方面原因,造成了老人参保、持卡就医都非常不方便。很大程度上使“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症仍然存在。4.1参保人员看病的服务条件落后据调查走访,养老院一

8、般设有一个医疗室,但医疗室的设备及人员配备较差,甚至有的护工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只能满足老人日常易治的常见病,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看病的要求。尤其是身体状况较差的老人,他们由于在养老院不能得到全面的治疗,不得不跑到其他医院看病。这是因为我国的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和郊区没有好的医疗条件,一些常规的检查都很难在养老院或社区医院完成。纵观福建省目前养老院的总体情况,大部分养老院地处市郊,与定点医院有很长的路途。从而使参保老人不能享受很好的医保服务。4.2参保人员买药难养老院的医务室药品比较有限,主要是一些诸如感冒药、胃药之类的日常基本药品,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特殊购药需求。同时,养老院的医疗室

9、并非医保定点机构,即使老人参保也不能刷医保卡买药,不得不涉足长途到定点机构去买药,或者直接到医院看病买药。老人看病到医院买药的比例为59.3%,儿女代购的占到17.9%,只有22.8%的老年人在养老院中买过药,而这其中大部分是日常药品并且不能报销。例如,78岁的李大妈说:“我岁数大了,看病都是女儿陪着我去,每次一去就是大半天时间,有时为了不麻烦女儿,只能自己照着药方到药店去买药,还不能一次性买几个月的药,所以只能每个月去一次,现在看病买药真的很麻烦,想起来都害怕。”4.3异地参保人员医疗保障报销政策落实不到位当前,福建省医疗保险基金实施市级统筹,这给异地参保老人报销带来很大的困难。据调查,福建

10、省养老院老人有近30%是异地参保对象,一旦他们到医院看病住院,就必须先自己支付医疗费用,再用票据回到当地报销,这给异地参保老人看病住院带来极大的不便。例如,井大路居家养老院的一对高龄夫妇,他们在南平市参保,现在福州养老,经常在福州市医院看病住院,然而,由于医疗费用只能回到南平市报销,她不得不一两个月回一次南平市处理报销事宜,来回的奔波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福建省实施医保联网异地就医是为了解决这些人的困难,但他们并没有切实享受到这一政策,给异地养老的老年人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子女只得自掏腰包为原本有医保的父母看病,有保等于无保这无形中增加了很大的负担和压力。5.养老院老人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及

11、原因分析通过对福建省养老院老人医疗保障现状的调查分析,说明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在运作中还存在一定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5.1医疗保障的公平性问题尽管公平性是建立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还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尤其是广大农村老人没有医疗保障。而养老院作为老年人的集中地,更应受到社会以及政府的关注,参保率理应达到100%。事实上根据抽样调查,福建省养老院老人参保率尚未达到既定目标。如福州市福利院的参保率只有78.6%,距我省90%多参保率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由于参保人员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使保险基金

12、的积累性减弱,并逐渐萎缩,危及了医疗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到,全面推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重视解决老人,残疾人和儿童的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五大保险的支柱之一,首先应体现他的公平性和社会性,只有医疗保险覆盖率上去了,老人才能病有所医,才能缓解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经调查,出现养老院老人参保率不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应参保而未参保;二是已参保而退保。应参保而未参保:通过对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老年人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中有33.3%的老人不知道有这一项政策,23.6%老人知道有这项政策,但

13、不知道该怎样办理。他们都属于应参保而未参保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社保的宣传力度,不仅要针对老年人加强,更应该对他们的子女进行宣传。由于老年人是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年纪大接受能力差,所以对自身利益关注度不强。政府应主动对这些老人进行了解弄清原因,只有这样从老人自身和老人周边环境进行大力宣传,才能使老年人基本了解养老保险这一政策,让那些未参保的老人加入到参保行列。已参保而退保:经过调查,显示只有21.5%得人对医保满意,而有78.5%的人对医保看法是一般或不满意。究其原因,有16.7%的老人认为参保的作用不大,9.7%老人认为缴费比例过高不合算,还有16.7%的老人家庭生活无力支付缴费款。

14、最终导致结果是,有很多老人不缴纳保险费或中断缴纳保险费,以致部分老人本来已经参保又退保。这也可从老人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看病买药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而对与那些有特殊病种的老人来说,长期的看病买药住院使他们的生活陷入贫困。而参加的医保却不能为他们解决这一问题,所以老人对医保不满意退保也就不足为奇了。5.2 医疗费用负担和异地报销问题一般而言,老年时期是人一生当中发生医疗费用最多的时期。对于未参加医疗保险的老人来说,他们的医疗费用只能自己或家庭给予承担,这必然加重老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调查显示,养老院中未参加医疗保险的老人的医疗负担也特别重,尤其是那些家庭条件较差的老人,由于

15、医疗费用占到他们收入的大部分,使得他们的生活变得更为拮据。此外,异地报销也成了老年人异地养老的瓶颈。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人口流动也大大增强,退休后随子女迁往其他工作地居住的老年人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老年人参保人员是长期定居异地,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医疗行为也随之发生在外地,但医保关系却是在原居住地,这便引发了老年人在异地进行医保的需求。如果产生医疗费用,就只能奔波于两地之间进行报销,否则只能自掏腰包,无形中限制了老人享受医保政策的优惠。这使老人可能不得不独守“空巢”而放弃与儿女团聚的生活。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我国现行的医保基金统筹层次太低造成的。现行制度实行统账结

16、合模式,即缴费资金分拆成两块,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对于个人账户部分,各地管理也不尽相同。不少地方医疗保险政策实行的是属地原则,即以市、县为统筹单位,参保人一般在工作地和居住地参保。也就是医疗保险采用定点合作医院报销的政策,即个人看病须在规定的定点医院就诊,所产生的费用需要提供门诊和医药费用单据,实报实销。如果参保人员需要在外地就医并报销医疗费用,就必须先到指定的医院开具转诊证明,并且要在规定时间将单据寄回当地才能报销,错过时间就无法实现报销了。而目前大部分省市未制定转移医保统筹账户的相关政策,即使部分地区允许退休人员将医疗保险中的统筹部分转至居住地,手续也十分繁琐,办理周期也普遍偏长。另外,地区经济差异也给异地就医、异地报销造成阻碍。比如,各地定点医院收费水平不一,服务水平不一,基本药品目录不一,这使很多地方不愿接受异地报销。5.3医疗服务条件和医疗机构改革问题医疗保障服务条件优劣是医保政策实施的前提,是参保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