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毯仪用于脑卒中患者高热降温的护理体会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262891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冰毯仪用于脑卒中患者高热降温的护理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冰毯仪用于脑卒中患者高热降温的护理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冰毯仪用于脑卒中患者高热降温的护理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冰毯仪用于脑卒中患者高热降温的护理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毯仪用于脑卒中患者高热降温的护理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冰毯仪用于脑卒中患者高热降温的护理体会敖春云 江西省樟树市清江医院内科 331200摘要 目的 观察冰毯降温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0年1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冰毯机降温法,对照组采用冰袋、冰帽、乙醇擦浴等传统方法降温,比较两组24h后体温下降情况。结果 采用冰毯降温组患者降温效果比传统降温组明显提高19%。结论 脑卒中患者采用冰毯降温,安全可靠,简便,制冷速度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物理降温效果欠佳的问题,作用持久而恒定,好转率高,减轻了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关键词 脑卒中 冰毯仪 高热 降温 护理

2、脑卒中并非某个单纯疾病的名称,按WPO定义它是指“发展迅速具有血管源性脑功能局灶性障碍,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临床症候群。”3临床广泛指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疾病。高热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冰毯降温治疗能显著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控制颅内压,促进脑损伤恢复。我科于2009年9月2010年11月对44例脑卒中高热患者实施了冰毯降温,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9年9月2010年11月我科收治脑卒中高热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男,12例,

3、女10例,年龄35-80岁。对照组:男,16例,女6例,年龄36-81岁。其中出血性脑卒中19例;缺血性脑卒中25人。脑出血8例;多发性腔隙性梗死8例;即往高血压病期14例;糠尿病5例;肺气肿及肺部感染9例。12 方法 1. 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降颅压、保护脑细胞、防止感染及预防并发症、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珠海市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GT-200冰毯降温,保持腋温在3637。冰毯治疗时间1d4d。复温方法:逐步复温,应先停药物,再撤去冰毯,24h内达到正常体温,冰毯降温时同时进行心电、血压、呼吸、脉搏、血氧、体温监测1。对照组采用局部冰袋

4、、冰帽降温、每隔30min行擦浴1次,用于冰敷的冰块融化后要及时更换,以保证降温效果,同时要注意变换冰块放置位置,以免冻伤局部皮肤。将腋温控制在3737.8。(叛定有效率:在使用冰毯或传统物理降温方法前后的比较来叛定有效率)1. 2.2降温方法 冰毯降温仪由主机,管道,冰毯三部分组成,主机的作用是制冷调节控制水体,冰毯是和人体直接接触的传导体,管道则是用来连接两者,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达到降温的目的。观察组:使用时应先铺上床单,避免冰毯机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接通电源,设置水温,体温,设置目标控制温度34-35,35-36,36-37。水温设置4-10,10-15,15-20。一般体温每小

5、时降温0.5-1.0。降温不宜过快。对照组:1.将冰袋置于患者头部,耳郭用大毛巾包裹避免冻伤,颈部置一干毛巾避免水珠倒流,等冰块融化即可换冰,2.也可冰敷各大血管处,3.酒精擦浴。护理方法 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力较弱,对温度变化较敏感,在冰毯降温过程中应加强生命体征的护理如体温,呼吸,心率等。并观察患者有无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颤等,出现体温下降,或心率下降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抢救,必要时应停用冰毯。2 正确使用冰毯 使用时冰毯上应铺床单,避免患者皮肤因直接接触冰毯感到过凉不适而引起寒颤。并让家属了解冰毯的使用目的及重要性,取得理解配合。要经常巡视,观察冰毯机风工作,遇到问

6、题及时解决处理。3. 病室环境:病室应保持清洁卫生,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1822。湿度(6010)%,通风良好,减少人员流动,避免噪声及强光刺激。4. 呼吸系统护理:脑卒中患者在使用冰毯仪状态下,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易并发呼吸系统感染,以肺部感染最常见,特别是气管切开后更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必须加强呼吸道的湿化和雾化。定时予以翻身、叩背、吸痰,防止痰痂形成和呼吸道干燥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5. 营养支持:患者由于高热代谢增加,消耗体内大量糖、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呼吸增加,出汗等,应做好饮食护理,进行营养支持,可采用鼻饲高能量流质,如能全力、瑞代等,并适当增加水分的摄入,同时也可静脉补充

7、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和维生素。6. 皮肤护理:冰毯用置于患者躯干和臀部,因皮肤温度较低,血管收缩,血液循环慢,易发生冻伤和褥疮,因此,降温毯应铺于床单下,无皱折,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翻身、按摩每小时1次,并检查皮肤有无发红、硬结。预防压疮及冻伤的发生。213 观察指标 两组病人入院后均检测体温,呼吸,心率1次/h.血压每2h测一次,以各组降温处理后30min,60min,120min,4h,10h体温下降情况,3天以内体温达标(T37.5)率,体温反复率,降温无效率为观察指标。2 结果 2.1 两种降温效果比较 观察组30min T下降率(0.5-1.0)与对照组差别不大无显著性,但60-

8、120min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天内体温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T反复率及降温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22临床疗效用T检验法检验(见附表)2种降温方法比较人数降温前T治疗后T30min1h2h4h10h观察组2239.60.3438.40.3237.50.2636.610.3536.550.2836.380.26对照组2239.50.3639.150.3438.50.3038.210.3838.560.3538.810.44因为P值0.05,所以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具有临床可比性。23不良反应: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3讨论:研究已证实

9、,冰毯仪用于脑卒中患者高热降温是最理想的脑保护措施,能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脑卒中患者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产热保温系统失调会出现体温过低,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已不能维持有效体温,可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如血压下降,加重脑的缺氧性栓塞、呼吸减慢、排出减少或下降,故可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心律失常,心肺并发症等。值得注意的是患者严重低温(35时禁用冰毯,否则会加速机体呼吸、循环、代谢减慢甚至终止而导致死亡。冰毯仪其降温原理是利用制冷原理将冰箱内纯正水冷却然后通过主机工作与冰毯内的水进行循环交换,促进毯面接触皮肤进行散热,达到降温的目的。冰毯仪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检查水箱是否漏水,水箱内水量适宜,水箱内

10、水应现用现加,检查冰毯是否漏水。正确连接电源、导水管及传感器,导水管外用不导电的塑胶管包裹,以保护安全。 使用时冰毯铺于患者肩部到臀部,不要触及颈部,以免因副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心跳过缓。毯上不铺任何隔热用物,以免影响效果,可用单层吸水性强的床单,及时吸除因温差存在产生的水分,床单一旦浸湿,要及时更换,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及时擦干冰毯周围凝聚的水珠,以免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防止漏电发生。 同时使用冰帽时,双耳及后颈部应垫上干毛巾或棉布,以免发生冻伤。清醒患者足部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感。使用冰毯降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变化,每半小时测量一次。定时翻身擦背,

11、以每小时翻身1次为宜,避免低温下皮肤受压,血流循环速度减慢,局部循环不良,产生压疮。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生寒战、面色苍白和呼吸脉搏血压变化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如皮肤青紫等,表示静脉血淤积,血运不良,应停止使用。病人出现寒战时可加用冬眠药物,防止肌肉收缩影响降温效果,清醒病人不宜将温度调的过低。使用后要及时放出水箱内的水,以免形成水垢或变质,影响机器性能。l两种降温方法机理比较; 使用冰毯仪降温因其制冷面与体表面接触大,降温持续稳定迅速效果明显温度恒定脑细胞代谢率低,耗氧率较低,减少病人因高热出现的病情反复,但降温速度取决于水温设置,病人体位,毯垫铺物的厚度。而使用一般物理降温时由于冰块形状固定,不易与体表接触降温速度慢低温状态不恒定,并要定时更换冰袋,特别是对于整个头部降温及保护如脑出血病人脑细胞和减轻脑水肿有一定局限性,病情易反复,不利于疾病好转。参考文献:1陈雪莹加用亚低温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4):69-70,822崔金虹冰毯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卒中疗效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7):141-1423王忠成. 实用颅脑损伤。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43,334,335,437-4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