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散文之部第五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师用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9261364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散文之部第五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师用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散文之部第五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师用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散文之部第五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师用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散文之部第五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师用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散文之部第五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师用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散文之部第五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师用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散文之部第五单元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师用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与可画 谷偃竹记 说作者苏轼(见第四单元方山子传的有关简介) 寻背景文与可与苏轼为中表兄弟。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筼筜谷,山沟名,在洋州(今陕西洋县)西北,以盛产筼筜(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得名。神宗熙宁八年(107)文与可出任洋州知州。元丰二年(107)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河南淮阳)。文与可在洋州时,苏轼先为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后改知徐州(今江苏徐州);元丰二年三月又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作者晾晒书画时,见到了文与可在洋州时赠给她的“偃竹图”,睹物思人,悲不自禁,乃写成了这一篇情真意切的优秀散文

2、。 链常识记古代的一种文体。重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整体宏观把握 看构造 知文意文章紧扣题目,环绕着文与可所画的筼筜谷偃竹,用诙谐和妙趣横生的语言,体现出自己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的感情,以及对文与可亡故的悲哀之情。 赏技巧挥洒自如,章法严谨本文信笔挥洒,舒卷自如。文中有正论,有戏语,或引诗赋,或摘书牍,时而讲琐事,时而举典故,机变灵活,姿态横生。它虽然写得随便洒脱,纵横变化,但并不杂乱无章,始终紧扣主题,环绕着文与可所画的筼筜谷偃竹来展开:先是议“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这是画“偃竹图”的基本;接着叙二人的诗歌赠答,书札往来,交代

3、“偃竹图”的由来和有关趣事;最后写见画思人,抒发悲怆之情。通篇以画贯穿,以怀念友谊为中心,形散神不散,做到了自由挥洒和谨守章法的完美结合。说理形象,富于理趣这篇杂记兼有记人散文和文艺随笔的双重特性。文中,作者论述了相称深奥的绘画理论和自己的独到理解,但却能把“理”说得活泼,布满趣味,可谓既富于理趣,又不失情趣。文章头两句描写竹子生长的形象,读之如见其形。继而笔锋一转,以反问勾画出当时作画者只求形似、缺少神似的情形,从而巧妙地总结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道理,流转自如,丝毫不见说理的乏味。3.以谐衬庄,以喜衬悲这是一篇哀悼性的文字,却并没有令人陷入哀伤情绪之中,而是故意记叙二人交往时彼此沟

4、通、互相调笑的趣事。如有关“袜材”“二百五十匹绢”“千寻竹”“馋太守”“喷饭满案”等趣事的描写,语言明快,写得活泼、风趣,妙趣横生,但惟其如此,才可见出作者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而文与可死后,作者的悲哀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语段细解赏析诵读第1自然段,回答如下问题:突破词句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叶叶而累之 累:累加(2)岂复有竹乎 岂:难道()少纵则逝矣 少:通假字,通“稍”,稍微()予不能然也然:这样(5)而心识其因此然 因此:的因素(6)不学之过也 过:过错(7)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操:作()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为:写 遗:赠与(9

5、)轮扁,斫轮者也 斫:雕斫(0)故得其意而已 意:意蕴(1)若予者,岂独得其意若:像 独:仅仅2.翻译下列句子。(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译文:_()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觉得有道者,则非耶?译文:_答案:(1)因此画竹,必然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去,就看到了她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笔作画,一气呵成,以追上她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鹘鸟俯冲下搏,稍一放松就消失了。()如今您寄托意蕴在这幅竹画上,我觉得您是深懂得理的人,难道不是吗?文理赏析3下列句子属于苏轼“画竹”观点的一句

6、是( )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B.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C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觉得有道者D.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因此然解析:选项是一般人的画竹法,作者持批评态度;C项是子由对与可说的话;D项是作者说自己心到而手不到。4.对本段理解和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A.作者先从竹子自身说起,她觉得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旨在笔先,即先在头脑中形成竹子的整体形象,当构思成熟后,就奋笔疾书,一气呵成。要善于抓住创作的灵感,而不可让它容易逝去。这种画论是主张尊重生活,师法自然,注重创作灵感的捕获和整体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B.苏轼觉得自己只是明白了文与可所讲的道理,却不能完全做到。她感到自己心里所想和手里所

7、做达不到真正的统一,“乃不学之过也”。这里很自然地流露出了对表兄的钦敬之情。C.作者又把绘画的体验加以引申、扩展,联系到社会生活中常用的现象说:“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在社会生活中也要注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这里说的是作者自己的宦路过历,是对人生的一种自省与领悟。 作者看来,弟弟子由不会画画,因此只是领略了文与可的绘画意义而已。至于自己,则是不单领略了文与可画竹的用意,还懂得了她的绘画理论,但没有学到她画墨竹的艺术技巧。解析:选DD项,“但没有学到她画墨竹的艺术技巧”错,原文有“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阐明作者已经学到文与可画墨竹的艺术技巧。诵读第自然段,回答如下问题

8、:突破词句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初不自贵重贵重:古今异义词,古义是看重,今义是价值高(2)与可厌之 厌:形容词用作动词,厌恶(3)投诸地而骂曰 诸:兼词,之于(4)觉得口实 觉得:把当作 口实:话柄(5)扫取寒梢万尺长 扫取:画出(6)与可无以答 无以:没有用来的(7)余因而实之 实:名词用作动词,证明(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因:趁机(9)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发:打开(10)余为徐州 为:动词,任职吾将觉得袜 为:动词,作为(11)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以:介词,把与可以书遗予 以:介词,把吾将觉得袜 以:介词,把.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9、足相蹑于其门。( )译文:_(2)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 )译文:_答案:(1)各地的人们,带着白绢来请她作画的,在她的门口脚与脚互相碰踩。(状语后置句,应为“足于其门相蹑”)(2)与可写信寄给我说:“近来告诉文人们,我们画墨竹这一流派的人,已传到近在徐州(的苏轼),(你们)可去求她画。做袜子的材料将要所有汇集到您那里去了。”(省略句) 文理赏析7.下列各句最能体现文与可恬淡、狂放性格特点的一句是( ).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B.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觉得袜!”.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

10、萃于子矣D.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解析:选BA项是侧面写文与可的画为人爱慕和贵重;C项是文与可与苏轼的玩笑话,可见二人感情深厚;D项是文与可对画的评价。8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文与可并不想倚仗绘画传世,以博得声名。因此她很厌烦人们拿着丝绢前来求画,她把缣素扔到地上,还说要拿它做袜子。这在士大夫间被当作话柄,广为流传。B.文与可离开京师,回到了洋州,而这时苏轼改任徐州知州。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在信尾附诗中有“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之句,于是二人便环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C.作者回忆说筼筜谷偃竹就是在徐州时赠给她的,并且文与可还说自己画的竹虽只数尺,

11、却有万尺之势。在这里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D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苏轼的来信,当看到苏轼称她为“清贫馋太守”,并夸张地说她能吃掉千亩竹子时,信中假想之情景与现实情景的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阐明了苏轼的风趣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明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互相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解析:选 项应为“文与可离开了洋州,回到京师”。诵读第自然段,回答如下问题:突破词句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是岁七月七日 是岁:这年(2)予在湖州曝书画 曝:晒(3)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废:废置、搁下(4)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畴昔:

12、从前(5)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无间:没有隔阂0翻译下面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译文:_答案: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在陈州去世了。(状语后置句,应为“与可于陈州没”)文理赏析1.对本段解说不对的的一项是( )A“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作者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而引起睹物思人,忆旧伤怀之情,写成了这篇文章。.作者晾晒书画已是七月七日,这时距文与可去世已将近半年,她见到“偃竹图”,不禁失声痛哭,可见二人感情非常深厚。C.苏轼引经据典地说:曹操的祭文中也曾有“车过腹痛”的诙谐之语,自己也记载下往日的风趣、戏笑之谈,正是为了阐明与表兄情感的深厚、关系的密切无间。D.这是一篇哀悼性的文字,作者在本段解释前文写趣事缘由。运用了以悲衬乐手法,作者的悲哀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也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解析:选D项应为“运用了以乐衬悲的手法”。一、基本巩固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赦免(sh) 笔砚(yn) 蜩腹蛇蚹(zh)砍斫(z) 曝晒(bo) 庖丁解牛(po)C.沦丧(sn) 蹑足(n) 兔起鹘落()D.缣素(jin) 畴昔(chu) 偃仰啸歌(yn)解析:选D项,“蜩”应读io;项,“曝”应读p;项,“丧”应读sn,“鹘”应读h。2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