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26030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美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美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美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美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07-14 14:21:15目录第一部分CSTA(信息技术教师联盟) 的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准(2011) 第二部分 美国K12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准框架(2011) 第三部分CSTA(信息技术教师联盟) 的计算机科学课程模板(2011) 第四部分 美国信息技术课程概述. 第五部分 美国各州信息技术课程情况介绍. 密歇根教育技术标准2009. 马德拉州技术素养标准(2008). 路易斯安娜州教育技术标准(2008). 马萨诸塞州技术素养标准2008. 华盛顿教育技术课程标准. 其他. 第一部分CSTA(信息技术教师联盟) 的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准1(2011) 美国没有统一的

2、信息技术标准,CSTA(信息技术教师联盟) 对计算机科学课程的标准作出界定,即CSTA K-12 Computer Science Standards。分为三类水准,每类水准就五个方面(计算机思维、合作、计算机体验和编程、计算机和交流手段、团体、全球与伦理道德影响)又做出详细界定。见表一和表二。 其中,水平一主要针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提出,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我”的课程。介绍最基本的技术信息概念,计算机思维,其课程标准旨在鼓励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认识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在社会科学、语言、数学等课程中也要渗透这一理念。 水平二主要针对六到九年级的初中学生,实施“计算机与团体”的课程。其课程标准旨

3、在使得学生运用计算机思维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既可以单独在计算机科学课程中实施,可以在社会科学、语言、数学等课程中也要渗透这一理念。 水平三主要针对九到十二年级的高中学生,实施“应用概念、在真实世界解决问题”的课程。而这一课程又分为三个不相关联的子课程,每个课程着重于计算机科学作为规则的不同方面。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更高深的计算机概念,并应用这些概念开发可见的、真实世界的加工产品。所以这部分课程旨在应用计算机思维探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其中水平三A,对象为九到十年级,主要推荐学习“当代世界中的计算机科学”,旨在夯实学生对于计算机科学规则的理解和体验,在将来职业追求中能使用适当的计算

4、机工具和技术。水平三B,对象为十到十一年级,主要推荐学习“计算机科学概念与体验”,旨在加深对计算机科学、计算法则的理解,学会合作、应用计算机思维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水平三C,对象为十一到十二年级,主要推荐学习“计算机科学的相关话题”,作为一门选修课,旨在专供计算机科学的某一特定领域达到专业水准,如JAVA编程。表一: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准的组织结构水平水平一(六年级)水平二(六到九年级)水平三(九到十二年级)课程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我计算机科学与团体当代世界中的计算机科学(九到十年级)计算机科学概念与体验(十到十一年级)计算机科学相关话题(十一到十二年级,选修)第二部分 美国K12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准

5、框架(2011)合作水平三L3B: 3B-3 对项目其他成员所写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用性作出评价3B-2通过参与软件项目组的工作描述软件生命循环周期3B-1在软件项目合作小组的工作中使用项目合作工具,视觉控制系统和各种接口控制水平三L3A:3A-4 明确合作如何影响软件产品的设计和发展3A-3 描述计算机如何提高传统模式,促进新体验、表达、交流和合作模式的发展3A-2 使用合作工具与项目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3A-1 在小组中设计和开发一个软件工件水平二L2:L2-4 展示设置合作的必要:通过有用的反馈,整合反馈,理解和接受多元目标和社会性L2-3 与其他同伴、专家合作体验。如两人一组写程序、参与项目

6、团队、参与小组学习活动L2-2 合作设计、开发、出版、运用课程概念中描述好交流的技术资源展现产品L2-1 应用多媒体工具和手段进行团队合作以支持课程学习水平一L1(六年级): 通过课程学会合作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L1.6-3 明确团队合作在问题解决和发现中的方式L1.6-2 为了开发产品,使用在线资源参与合作性问题解决活动L1.6-1 运用多种技术工具进行个人及合作写作、交流、出版活动水平一L1(三年级及以下):通过技术工具和资源进行合作,使计算机学习成为合作的助推器 L1.3-2 与伙伴、老师通过使用技术进行合作工作L1.3-1 整合信息、与老师、家长和同学进行网络交流计算机思维水平三L3B:

7、 3B-11 通过把过程线性化,并把数据分列论证其正确性3B-10 通过定义新的函数和级别分解问题3B-9 通过建模和模拟分析数据,明确类型3B-8 使用模型和拟态形成、精炼、检验科学假设3B-7 讨论各种形式的二进制译法3B-6 对比比较简单的数据结构及用法3B-5 使用数据分析提高对复杂自然及人工系统的理解3B-4 评估计算法则的效率、准确率及清晰度3B-3 评价古典计算法则并完成一个原始计算3B-2 阐释探索性计算法则对于问题解决的价值3B-1 对易处理的、难处理的和计算机无法处理的问题进行分类水平三L3A: 3A-11 描述计算机如何通过把人类意识变成人工物,从而分享艺术与音乐的特点3

8、A-10 描述并列程序的概念作为一种战略解决较大问题3A-9 讨论抽象化管理问题复杂性的价值3A-8 使用建模和模拟再现和理解自然现象3A-7 描述不同种类的数据时如何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3A-6 分析各种形式的数据信息的表征及交换3A-5 描述二元制及十六进制的关系3A-4 比较分析收集大量数据的技术3A-3 阐释顺序、选择、互动、递推是如何构建计算法则的3A-2 描述一个软件开发过程从而解决软件问题3A-1 使用预先设定的函数、变量,协议和方法分解复杂问题成简单的部分水平二L2: L2-15 提供计算机思维交互训练应用的例子L2-14 考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包括二进制、逻辑、集合、函数)的联

9、系L2-13 理解计算机分层和抽象,包括高层次语言、翻译、集合和逻辑L2-12 使用抽象分解问题为子问题L2-11 分析一个计算机模型正确反映真实世界的程度L2-10 评估哪种问题能使用建模和模拟解决L2-9 与特定内容的模型和拟态互动进行学习和研究L2-8 使用直观再现问题的现状、结构和数据L2-7 各种方式再现数据:文本、声像、数字L2-6 描述和分析一系列指令L2-5 学会搜索,对计算法则进行分类L2-4 对解决同一问题的各类计算法则进行评估L2-3 为可进行计算机运作的一系列指令定义一个计算法则L2-2 描述问题解决的平行化过程L2-1 使用计算法则的基本步骤解决设计问题水平一L1(六

10、年级):建模和拟态、抽象、与其他领域的联系L1.6-6 理解计算机科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L1.6-5 遇到较大问题思考时列出子问题L1.6-4 描述模拟如何解决问题L1.6-3 证明比特如何再现字母数字信息L1.6-2 运用无计算机练习开发一个简答的对计算法则的理解L1.6-1 理解并运用计算法则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水平一L1(三年级及以下):问题解决、计算法则、数据再现 L1.3-5 证明为什么0和1可以代表信息 L1.3-4 识别控制计算机的软件L1.3-3 理解为什么用相应顺序配置信息,如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根据生日给学生分类L1.3-2 使用写作工具、数字照相机、绘画工具一步步表达想法

11、,叙述故事L1.3-1 使用技术资源,如谜语、逻辑思维程序解决适龄的问题计算机操作和编程水平三L3B:3B-8 有效利用不同种类数据收集技术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3B-7 使用数据分析提高对复杂自然及人类系统的理解3B-6 预测未来职业和技术3B-5 通过编密码和身份验证有效使用安全规则3B-4 探究设计系统在缩放比例、效率、和安全方面的规则3B-3 对程序语言的层次和应用域名进行分类3B-2 使用抽象工具分解大量计算机问题3B-1 使用高级工具创造数字人工物水平三L3A: 3A-12 描述计算机中的数学和统计学的函数、集合、逻辑3A-11 描述定位和大量小的数据集合收集技术3A-10 探究大量以

12、计算机为中心的职业3A-9 通过检测编码、编码术、身份验证阐释安全原则3A-8 阐释执行程序3A-7 描述各种可用的编程语言3A-6 为不同类型和作用的数据选择适合的文件形式3A-5 使用APIs和图书馆学帮助程序得以解决3A-4 应用分析、设计和技术的实施解决问题3A-3 使用不同的调试和测试方法保证程序的正确性3A-2 使用移动设备或仿真程序设计、开发、实施移动计算机应用3A-1 通过使用大量网络程序设计工具建网页水平二L2: L2-9 收集和分析从计算机程序中多样的输出数据L2-8 证明对开放性问题解决和编程的处理的可靠性L2-7 明确计算机科学对职业的内部规则的促进L2-6 证明个人信

13、息安全的好的体验:使用密码、密码术、安全行为L2-5 使用一种编程语言解决问题,包括循环行为、有条件表述、逻辑、表达、变量、函数L2-4 证明一种计算法则的理解和实际应用L2-3 使用可证实交流课程概念的技术资源设计、开发、发表、展现产品L2-2 使用大量多媒体工具和设备学习课程L2-1 选择适用的工具和技术资源完成大量的任务,解决问题水平一L1(六年级): L1.6-10 通过使用大量数字工具收集和处理数据L1.6-9 明确大量需要和使用计算机的工作L1.6-8 使用链接定位网页,利用搜索引擎简单搜索L1.6.7 使用计算机手段获取运程信息、与他人交流直接独立学习,追求个人兴趣L1.6-6

14、使用以博客为基础的直观的编程语言解决问题L1.6-5 建立一个指令可以一步步实施的程序 L1.6-4 通过使用大量数字工具收集处理数据L1.6-3 为个人和合作写作、交流、发表使用技术工具L1.6-2 为个人生产力、补救技能短缺、构建学习使用通用生产力工具和设备L1.6-1 使用技术资源解决问题和自我学习水平一L1(三年级及以下):与运程信息互动、职业、数据收集与分析、使用技术资源学习、使用技术工具创造数字人工物、编程 L1.3-6 使用映像工具概念收集和组织信息L1.3-5 明确使用计算机和技术的工作L1.3-4 建构一系列陈述完成简单任务L1.3-3 在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帮助下创建可开发性

15、的相关的多媒体产品L1.3-2 使用可开发的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进行课程学习L1.3-1 使用技术资源做些适龄的研究计算机与交流手段水平三L3B:3B-5 通过计算机建模与机器人阐释一些聪明的行为3B-4 描述影响网络运作的方面,如执行时间、带宽、防火墙、服务能力3B-3 根据折中方案明确和选择最适合的文件形式3B-2 明确和描述硬件层3B-1 讨论对应用程序作用修改的影响水平三L3A: 3A-10 描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主要应用3A-9 描述网络如何进行全球交流3A-8 阐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部件3A-7 比较对比客服和对等网络3A-6 应用战略明确和解决日常生活中固定的硬件和软件问题3A-5 阐释多层次的帮助系统运行的硬件和软件3A-4 比较各种输入和输出3A-3 描述计算机组织的规则3A-2 开发购买或升级计算机系统硬件的准则3A-1 描述植入到移动设备和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