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9256952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渗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摘要:本文以“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渗透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对情感渗透的具体操作方式展开论述,希望为从事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师提供参考意见。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情感渗透;教育策略一、美术教育中情感渗透的重要性。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是相对的一那么概念,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局部。情感教育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实现情感与认知的平衡,充分发挥情感意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作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培养求知、探索的精神,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品质和人格。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普及并深入人心,情感教育在推

2、行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愈创造显,因此在这样一种宏观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渗透,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众多美术学家、教育学家也认同情绪的培养、情感的兴旺对构建良好師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能够间接提升创造力和审美力的重要渠道。二、美术教育中情感渗透的路径。1.美术教育丰富学生情感。理智感是人们在探索和感知真理的过程中,因个体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生成的一种情感意识。小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好奇心、探索问题和奥秘的进取心以及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深厚的理智感是促使人们发挥智慧的潜在力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作品丰富理智感

3、。例如,学习根本图形的画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怎么画和为什么这样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无形中增加小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目标,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术教育要想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绘画技巧,不能将教育目标局限在对技能的掌握和美术知识的传播上,而要基于根本的理论道德,利用美术教材的优势,借助时间的灵活性以及美术课程自身的优势,运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受作品、感受美的同时,不断熏陶审美意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美、创造美。2.情境教学,培养感悟能力。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习惯采用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只负责讲解,学生只负责聆听,“教与“学是两个独立的、没有关联性的环节

4、。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更无法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审美元素产生关联性与感悟,不利于培养美、创造美所需的条件。例如,学习?鸟语花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情境中。首先,小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小鸟和花朵十分熟悉,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花朵和鸟类的特征,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鸟语花香。其次,根据小学生的回忆以及对大自然中鸟语花香的感受,教师开始讲述本堂课的关键,即如何绘出小鸟和花朵的线条,怎样让花朵更加有层次感,怎样让小鸟更逼真,表现出飞翔的张力。但是该怎么样才能画好线条呢?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一组连笔画模板,在一张大纸上标上不同的汉字

5、、数字等,让学生用黑色的线将相同的数字连接起来,用黄色的线将相同的汉字连接起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粗细的线条表达美术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图形跃然纸上的过程,进而感受到愈发靠近成功的急迫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拓展学习,如为花朵和小鸟绘制面孔,感受它们的喜怒哀乐。有的学生在花朵上画上笑脸,表示空气环境良好;有的学生在小鸟的脸上画上泪水,表示树木被砍伐小鸟找不到家。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收获到更为真实的人生感悟与生活阅历。3.实践活动提升审美水平。美术教学离不开手工环节的辅助,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是提升小学生动手操作

6、本领的重要措施。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制作出多元化的美术作品,将心中所想、内心所感表达出来。例如,在?童年的手印?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泥巴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纳入到课堂中来,在泥巴上烙上自己的手印,利用泥巴捏出各式各样的物件,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展开知识拓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老的陶瓷技艺,了解中国传统的泥塑文化等,通过对民间艺术的感知和更为全面的艺术形式的认知,小学生将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间接提升审美水平。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教学现状和教学实际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气氛,将情感渗透融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开展。参考文献:【1】鲁雅婕,?人教版与湘教版小学美术教科书比较研究?,宁夏大学;【2】裴书鸿,?窥识国画的意境?,福建师范大学;【3】郑小艳,?时代的映像?;【4】陈大楚,?儿童画教学创意探析?,华中师范大学;【5】陈梵娅,?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开展适宜性研究?;【6】米学军,?“童心说美学新解?,安顺学院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