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治病话药茶参考资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25652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病治病话药茶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防病治病话药茶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防病治病话药茶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防病治病话药茶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防病治病话药茶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病治病话药茶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病治病话药茶参考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病治病话药茶长岛中医药研究所 谢在佩 郑富强一、茶与茶疗在外国的语汇中,有两个词语最常见,一个是 china,就是中国或者是陶瓷、 另一个就是chai,即茶叶。茶起源于中国,流传于全世界。地球上 100多个国家 有饮用茶叶的习惯。民以食为天, 吃喝是第一位的。 茶是人类重要的饮品, 古语有 “睁眼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之一。茶, 其实是一种泛称。 我国有很多地区称烧开的水为 “茶” , 生水则称为 “水” 。中医称用开水泡过的中药液为“代茶”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将采集的各种植物叶充作饮品,从中遴选出了功效卓著的茶,并有粗茶、细茶、真茶、代茶等类别之分。到了

2、明代仍有以石楠、枸杞、柳、槐等为茶者, 本草纲目载: “有石楠芽、枸杞芽、枇杷芽皆治风疾,又有皂荚芽、槐芽、柳芽乃上春摘其芽和茶作之,故今南人输官茶,往往杂以众叶,惟茅芦竹箬之类不可入。 ”至今仍有很多品种为上好的地方性茶剂, 如青岛的老山茶 (木犀科) 、 鲁南苏北的林檎茶 (蔷薇科) 、晋陕地区的枣叶茶(鼠李科) 、东北山区的青岗茶(桦木科) ,还有一些在民间习用的品种如独夜叉(石韦) 、黄金茶(黄芩) 、石竹茶(石竹) 、银花茶(金银花)等等。前些年,我们曾承担过“中国北方古茶研究”课题。共收集北方可饮用的古茶180 余种,其中很多从色、香、味、形、气以及功能方面卓有成效。茶也分档次,

3、有三六九等。 譬如既有 “粗茶淡饭” 之说, 就有 “细茶、 精茶”之义。还有一个对子: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这种见人下菜碟的作法正说明了茶有档次之分。不论是山茶科的茶叶, 还是其他的植物部分, 既可作饮品, 就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故有“茶为万病之药”之说,因此就出现了茶疗。茶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早在 4000 年前,我们的祖先就采摘野茶煎汁治病,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后来发现饮茶可增进人体健康,便“煮作羹饮” ,使茶逐步由药料演变为饮料。三国时,对饮茶的好处又有进一步的认识,名医华佗曾说: “苦茶久食益思章” 。明代顾元庆编著了茶谱 ,其中对茶叶的作用有这样

4、的叙述: “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 ”茶与咖啡、 可可是当今世界三大饮料, 咖啡和可可都有副作用, 而茶更受人们的青睐。茶叶是天然饮料,健身益体,老少咸宜。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和10 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咖啡碱和脂多糖等近300 种成分,可预防和治疗人体的多种疾病。所以在日本,人们将茶视为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灵丹圣药”。二、药茶的分类及加工方法中医的茶疗不仅仅局限在茶叶的使用上, 凡可用沸水浸泡后饮用的中药皆可称为药茶。笼统地说,药茶与汤剂没什么区别,只是在服用方式上略有差别。汤剂需顿服,茶剂多缓缓饮用。药茶是中医方药中的一个剂型, 指含茶

5、叶或不含茶叶的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用沸水泡服或煎服的制剂。分为冲剂、茶块、袋装茶和煎煮茶。冲剂系将中药提炼成稠浸膏,加入适量糖粉或其他辅料制成的颗粒状散剂,亦有叫它“颗粒剂” 、 “干糖浆”的。茶块系指药材粗粉、碎片与适宜的粘合剂压制成块状的茶剂。袋装茶系指茶叶、 药材粗粉或部分药材吸取药材提取液干燥后, 装入包 (袋)的茶剂。装入饮用茶袋中的又称袋泡茶。煎煮茶系指将药材片、块、段、丝或粗粉,装入包(袋)制成供煎服的茶剂。粗粉制成的煎煮茶又称煮散剂。1 、冲剂的加工方法:冲剂分全溶性和混悬性两种,全溶性冲剂一般采用煎煮的办法,将药材用水煎煮三次,合并滤液,再将滤液浓缩后,加 23 倍乙醇沉淀,滤出

6、清夜后,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然后按比例将糖粉加入,混匀,再经搓粒、干燥、整粒后包装既可。姜枣茶即是这种方法制作的。混悬性冲剂又称非全溶性冲击的制作方法也有两种情况: 一个是先将处方中富含粉质的药材粉碎成细粉,再与其余组分经水煎成的稠浸膏或醇浸膏混合,制粒、干燥即可。另一种是将全部药材的水制或醇制稠膏,加入不溶性的辅料(如淀粉、糊精)制成颗粒剂即可。一些冲泡后混浊的颗粒茶剂即属这类。2、散剂型茶剂的制作方法:混合法:通常将处方中的药材粉成粗粉,再 用等量递升的方法,混合均匀,分装于纸袋中即可。浓缩法:将部分药材经煎 煮制成水制稠膏,然后与其余药材的粗粉混合,经烘干后,分装即可。由于散剂茶感官

7、较差,现在多采用绵纸袋装形式,常见的袋泡茶多为此类。3、茶块的制作方法:一般是将处方中的药材碎成粗粉,加入淀粉浆、稀粥或用神曲制成的稀糊,再用模型压制成方块或饼状,干燥后包装即得。4、煮制茶的制作:煮制茶其实就是汤剂,需将处方药材加水煎煮后频服。5、介乎于汤剂于茶剂的一种新剂型:随着人类对绿色天然的追求和生活的快节奏化, 人们期盼方便、 快捷、 安全有效的中药剂型。 于是就出现了 “免煎剂” 。其实它就是预先将各种中药经提取干燥后, 按一定比例分装。 医生仍按照中医理论和方式出具处方, 药剂人员依照提取物的比例, 照方抓药。 患者再将各种提取物药袋撕开,倒入茶杯中,冲以开水,温后服用即可。三、

8、药茶的优缺点:中药茶剂汤剂也和汤剂一样, 是中药最常用的一种制剂, 具有制作简便易行,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大,澄明度高,服用后易被机体吸取,作用迅速等优点。克服了汤剂煎煮程序的繁琐,包括煎药的工具、容器、火候、时间,还有先煎后下、冲服烊化等要求。另外,中药汤剂剂量大,口味多苦,病人在服药时往往有“被迫”之感,不易被接受。药茶是以“茶”的形式出现,药剂较小,口感较好,冲饮方便,病人乐意接受,并可不拘时间,随时泡服。同时,药茶的温度容易控制,可以根据病情选择恰当的服法。从疗效上看,药茶的有效成分溶出量大,药液质量好,宜于临床使用。正由于药茶具有方便、有效、天然、节约的优点,而且既有针对性,又灵活性,所

9、以也就决定了药茶在临床运用上的广泛性,受到了人们欢迎。药茶的优点大致如下:1 、可以按药物的性能特点、配方要求等,将中药单味浸泡,或组方浸泡。其操作灵活,程序简单,饮服方便,适应各种国际化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的发展趋势。2、浸泡药物时,以沸水为溶媒,可将其中的酶迅速杀灭,避免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3、药物为粗粉或细丝、小段,其表面面积大,与溶媒的接触面积大,易使有效成分溶出。4、中药茶剂一般以保温杯等为容器,保温性能好,一般能使水温维持在80-95 度,这样可保证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而又不被破坏。5、可以多次重复浸泡,且疗效持久。尤其是某些慢性病患者,经长时间饮服后, 其有效成分在体内可达到量标准

10、, 起到煎药汤剂不能达到的效果。 如泌尿系结石病人, 持续多次饮服药茶后, 能加大药液对结石的冲刷力, 有利于结石的缩小和排出。6、对于一些胶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不耐高温的药物或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如菊花、银花等,一些不宜久煎的药如薄荷、桑叶、番泻叶等,制成药茶比汤剂更为适宜。药茶亦有缺点:一是中医临证,需辨证施治,剂量比较大,药性比较猛烈,应温饮顿服,对药物的使用上, 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加工。 这是茶剂与汤剂所不能比拟的。 二是茶剂的浸出速度相对较慢, 故需多次浸泡, 因此不适宜对限制水钠摄入量的病人。三是对药性峻烈的中药,不可采用茶剂,即便采用茶剂,亦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茶剂多用于治疗风寒

11、感冒、食积停滞,咳嗽咽炎等症。近年来,对传统中药剂型的开发和应用日益加强, 在辨证施治的前提下, 将中药处方开发成系列中药药茶,开水冲泡即饮,口感清新,既具备中药复方的功效,又解决了中药在服用及煎煮过程中的弊端, 使中药茶剂的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再放异彩, 不失为治疗用药和保健用药的一种尝试, 特别是一些心脑血管病及内分泌病等需要长期康复的疾病,应用药茶可以明显减少西药的药害,达到方便、经济、安全的目的。四、常用药茶简介:药茶从组方上可分为单味和复方两类, 如前所述, 民间作为传统的植物饮料近 200 种,其功能各有千秋。作为功能性饮品的复方药茶就更多了,如果将一些经方、时方、验方经调整后作为茶饮

12、,那就数不胜数了。从临床应用方面又可分为预防型、治疗型、保健型三大类。现对常用药茶作以简介:1 、民间常用单味茶:草叶类茶: 枣叶茶 (鼠李科枣或酸枣的叶,具安神作用) , 线茶 (远志科远志的茎叶,安神定志) , 崂山茶 (木犀科水蜡的叶,醒神健脑) , 银杏茶 (银杏科银杏的叶,强心降脂) , 杜仲茶 (杜仲科杜仲的叶,软化血管) , 常山茶 (马鞭草科海州常山的叶,祛风湿降血压) , 罗布麻 (夹竹桃科罗布麻的叶,强心降压) , 丹若茶 (石榴科石榴的叶,能减肥降脂) , 山楂茶 (蔷薇科山楂的叶,降脂减肥) , 柿叶茶 (柿树科柿的叶,调节血糖) , 石竹茶 (石竹科石竹的茎叶,清热利

13、尿) , 独叶茶 (水龙骨科石韦的全草,利尿通淋) , 铁扇茶 (桑科桑的叶,又称扶桑茶,清热明目) , 黄金茶 (唇形科黄芩的叶,改善微循环) , 文冠茶 (无患子科文冠果的叶,祛风除湿) , 连翘茶 (木犀科连翘的叶,清热解毒) , 回味茶 (漆树科黄连木的叶,回味如橄榄,清热利咽) , 地仙茶 (茄科枸杞的叶,补虚益精) ,香蓬茶 (菊科艾的叶,广谱抗菌、抗病毒) , 苦丁茶 (罂粟科苦地丁的全草,清热解毒) ,苦菜茶 (菊科苦菜的苗,开胃利肠) 。 溪黄草茶 (唇形科线纹香茶菜的茎叶,利湿退黄) ,牛心茶 (藤黄科湖南连翘的茎叶,清热平肝) , 绞股蓝 (葫芦科绞股蓝的全草,滋补强壮,

14、有南方人参之称) , 竹叶茶 (禾本科淡竹的叶,清心除烦) 。花类茶: 菊花茶 (菊科白菊的花,降压明目) , 蔷薇花茶 (蔷薇科蔷薇的花,解暑和胃) , 槐米茶 (豆科家槐的花蕾, 清肝凉血) , 月季花茶 (蔷薇科月季的花蕾, 活血调经)玫瑰花茶 (蔷薇科玫瑰的花蕾,理气止痛) , 银花茶 (忍冬科金银花的花蕾,清热解毒) ,葛花茶 (豆科葛的花,解酒保肝) , 辛夷茶 (木兰科辛夷的花蕾,芳香通鼻窍) , 茉莉花(木犀科茉莉的花蕾,芳香,多用于窨茶) , 玉米须 (禾本科玉蜀黍的柱头,利尿降压) ,参花茶 (五加科人参的花,滋补强壮) , 三七花茶 (五加科三七的花,活血止血) 。根茎类

15、茶: 首乌茶 (蓼科何首乌的块根,补肝肾、润便) , 百合茶 (百合科百合的鳞茎,润肺止咳) , 洋参茶 (五加科西洋参的根,大补元气) , 麦冬茶 (百合科沿阶草或麦冬的块根,养阴益胃) , 丹参茶 (唇形科丹参的根茎,活血化瘀通脉) , 茅根茶 (禾本科白茅的根茎,凉血止血利尿) , 芦根茶 (禾本科芦苇的茎,生津利尿) , 刺五加茶 (五加科刺五加的根茎,强心安神) , 板根茶 (十字花科菘蓝或爵床科马蓝的根,清热解毒利咽) , 甘草茶 (豆科甘草的根茎,补中益气解毒止痛) , 灵仙茶 (毛茛科多种植物的根,祛风除湿化骨哽) , 姜茶 (姜科姜的根茎,发汗止呕) , 贯众茶 (鳞毛蕨科绵马贯众的根茎,清热解毒防流感) , 菖蒲茶 (天南星科石菖蒲的根茎,芳香开窍化湿宁神) 。果实类茶: 五味子茶 (木兰科五味子的果实,补肾养心安神) , 莲子茶 (睡莲科莲的果实,补脾固肾安神) , 莲心茶 (莲子的胚芽,清心安神) , 桑椹茶 (桑科桑的果实,滋阴补血) , 凤眼草茶 (苦木科臭椿的果实,收涩止泻降糖) , 酸枣仁茶 (鼠李科酸枣的种仁,养心安神) , 枸杞茶 (茄科枸杞的果实,补血明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