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报关员模拟6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250645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报关员模拟6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报关员模拟6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报关员模拟6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报关员模拟6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报关员模拟6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报关员模拟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报关员模拟6(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报关员模拟6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报关员模拟6报关员模拟6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语言理解两方面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问题:1. 第二年的时候,他_地提出了自己的第二步计划,每人每月捐出一元钱。这次的计划一点阻力都没有,一元钱,大家都按时_。有一个人表现出些许的迟疑。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失时机 交纳B.机不可失 缴纳C.机不可失 交纳D.不失时机 缴纳答案:A解析 不失时机: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交纳:向有关部门或团体交付规定数额的金钱或实物。机不可失:好的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

2、来。缴纳:向公家交付规定的现金或实物,一般指国家机关。根据后文的“提出了自己的第二步计划”可以推断第一空用“不失时机”符合句意,排除B、C;一元钱是个人发动募集的,而不是交给国家机关的,故用“交纳”,排除D。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问题:2. 匍匐着,虽也曾盛气凌人、_,但是,当人生的风雨袭来,不幸与逼仄降临,那点顺境时的傲骨会马上抽身而去,被丢下的你像没有舵桨的船,随惊涛骇浪漂泊辗转。而铸造着理想的强大精神,就像一颗定海神针,纵使风吹雨打,恶浪迭起,也能_,守住一片宁静的蔚蓝。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威风凛凛 平静如水B.虚怀若谷 平静如水C.虚怀若谷 镇定自若D.威风凛凛 镇定自

3、若答案:D解析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镇定自若: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平静如水:像湖水一样平静,没有波澜。根据“盛气凌人”可以排除“虚怀若谷”,即排除B、C;根据“守住宁静的蔚蓝”可以推断“平静如水”不合适,应用“镇定自若”。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问题:3. 谁知那小偷也紧跟在我后面,拉开大门,_。短暂的惊愕之后,丈夫_,把手中的图纸甩在地上,厉声责问:“他是谁?你不是出差去了吗?”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狼狈不堪 雷霆大发B.落荒而逃 勃然大怒C.落荒而逃 雷霆大发D.狼狈不堪 勃然大怒答案:B解析 落荒

4、而逃:形容吃了败仗慌张逃跑。狼狈不堪: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勃然大怒:突然变脸大发脾气。雷霆大发: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根据生活常识,小偷被发现的第一反应是逃跑,故第一空应用“落荒而逃”,排除A、D;根据前文“短暂的惊愕”和后文的“厉声责问”可以推断第二空应用“勃然大怒”,排除C。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问题:4. 终于,_许久的逃犯,有了行动。但出人意料的是,他缓缓掏出身上所带的尖刀,扔在了地上,随即举起双手坦然走进警察的埋伏圈。警察_,没费吹灰之力,便把逃犯制服。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矗立 蜂拥而上B.伫立 蜂拥而上C.伫立 有条不紊D.矗立 有条不紊答案:A解析 矗立:高耸直

5、立。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涌上来。伫立:长时间的站立。与后面的“许久”意思重复,故排除B、C。有条不紊: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根据常识推断,逃犯走进“埋伏圈”,警察“蜂拥而上”将其制服更为恰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问题:5. 驾驭个人情绪要控制力度,不要_ 。一旦感情“闸门”失控,必会凿下一条日后难以弥合的人际鸿沟,陷入仇怨的泥沼,留下让人惋惜的遗憾。控制力度,就是要注意_、细水分流;就是要注意快进快退,及时收兵;就是要注意有软有硬,有理有节。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优柔寡断 绵里藏针B.信马由缰 绵里藏针C.信马由缰 剑拔弩张D.优柔寡断剑拔弩张答案:B解析 信马由缰:骑着

6、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也比喻无主见,随外力而转移。绵里藏针:棉絮里面藏着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剑拔弩张: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多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第一空根据上文的“控制力度”和下文的“一旦必会”可推断第一空应用“信马由缰”;第二空应填入和“细水分流”意思相近的词语,故此,“绵里藏针”更恰当,本题正确答案为B。问题:6. 此时的胡德赫尔,愤怒得不可抑制,几至愤而辞职,但当他在呈递辞职书以前取出笔来,尽情为公司中的上级职员下评语,他觉得蓝墨水不能_胸中的块垒,所以又改用红墨水缮写,评语写得_,词无遁影,须眉毕现,然后收

7、拾纸笔,去告诉他的一位老朋友。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平息 淋漓尽致B.消泄 酣畅淋漓C.平息 酣畅淋漓D.消泄 淋漓尽致答案:D解析 消泄:消散宣泄。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平息:以作出让步来平定骚乱或强烈的要求;使平静,使安定。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第一空根据前文的“蓝墨水”和后文的“块垒”可以推出“消泄”比“平息”更生动、形象;第二空根据后文的“词无遁影,须眉毕现”可知,“淋漓尽致”更为恰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问题:7. 这种情形连旁坐的人也_,忍不住对史迭孟说:“你这次犷悍的举动,真的已失去常态,_。某君在银行中,地位也很高,你不顾及

8、他的颜面,在生客前尽情侮辱,他若_,和你以性命相搏,亦不为过。”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忿忿不平 出人意料 铤而走险B.怒发冲冠 出其不意 铤而走险C.怒发冲冠 出人意料 孤注一掷D.忿忿不平 出其不意 孤注一掷答案:A解析 忿忿不平:心中不服,感到气愤。出人意料:出乎人们意料之外。铤而走险: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根据句意,第一空用“怒发冲冠”程度太重,不符合全局的基调,应用“忿忿不平”,由此排除B、

9、C;根据前文“你这次犷悍的举动,真的已失去常态”可以推出第二空用“出人意料”更为恰当,“出其不意”不合题意,排除D。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问题:8. 这些成就,标志着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新的_步伐,极大地_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必将_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续奋勇前进。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坚定 加强 激励B.坚实 增强 激励C.坚实 加强 鼓励D.坚定 增强 鼓励答案:B解析 坚实:牢固结实。增强:增加效能、强度。激励:激发勉励,使振作。坚定:意志坚强不动摇。加强:增强,使变得更强和更有效。鼓励:鼓动激励,勉人向上。根据词语固定搭配及表示的程度强弱,可以

10、判断本题正确答案为B。问题:9. 依照老庄哲学,中国人在自己的诗词、书法和绘画中,_没有否定自然,反而找到了“离形去知”的_方式,这成了中国人拥抱自然、跃身大化、天人合一的内在动因。艺术家只有_对物象外形的追求,才能在忘我的宁静中进入自然现象内部而与之呼吸与共。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 解脱 放弃B.不但 挣脱 坚持C.不只 摆脱 摒弃D.不光 开脱 兼顾答案:A解析 第一个空较简单,可根据句意直接排除C、D项。再看第三个空,由“离形去知”可知,艺术家只有放弃对物象外形的追求,才能进入自然现象的内部。所以排除B项。解脱:侧重解除受牵制、束缚的情况,从不良情况中脱身。摆脱:侧重

11、甩掉限制自己的人或物。挣脱:有极不容易甩掉、脱离的意思,比“摆脱”更困难,一般多指事物。问题:10. 在长期的世代_中,好多包衣因为文事武功做了很大的官,而旧主家却_了,仍然要维持这种严格的主奴关系。有人已经做了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了,旧主家死了人,还要披麻戴孝在门口掌鼓,弄得皇帝也生气,认为太失朝廷体面,_也拿旧主家没办法,只好把那位倒霉的相国抬旗了事,因为这是满州的规矩。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演变 衰败 可B.变革 衰落 就C.演进 败落 总D.沿袭 败家 但答案:A解析 演变:发展变化(指历史较久的)。变革:改变事物的本质(多就社会制度而言)。演进:演变进化。沿袭:依照旧传

12、统或原有的规定办理,因袭。根据句意排除B、D项。衰败:侧重表示走向败坏而力量微弱,多用于势力、家业、精力等。衰落:侧重表示走向没落而气势下降,多用于权势、国家、民族、事业、士气等。败落:多用于家道、家境等。第三个空应选一个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皇帝生气可是也没办法,因为那是规矩。所以选择A项。问题:11. 当痛苦向你袭来的时候,_跳出来,换个角度看自己,勇敢地面对这_的人生,在忧伤的瘠土上寻找痛苦的成因、教训及战胜痛苦的方法,让灵魂在布满荆棘的心灵上作出_的抉择,去寻找人生的成熟。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需要 悲凉 勇敢B.不妨 多舛 勇敢C.亟需 坎坷 痛苦D.不如 灿烂 坚毅答案

13、:B解析 文段大意是在告诫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调整心态,面对痛苦,战胜困难。因此应该以建议的口吻来表述,第一空填入“不妨”或者“不如”比较恰当。由“当痛苦向你袭来的时候”可知,第二空所要描述的不应该是“灿烂”的人生,由此可以排除D项。由前文中的“勇敢地面对”可知,第三空应填入与之呼应的词语,所以是“勇敢”的抉择。故本题答案为B。问题:12. “爬”进车厢、“蜗”在角落,特别是绿皮车上与_样让旅客透心凉的服务,都意味着对旅客作为消费者权利的_。春运的现实与让人们有尊严地踏上回家路的_,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冬季 践踏 奢望B.气温 践踏 奢望C.冬季 漠视 期

14、待D.气温 漠视 期待答案:D解析 春运期间正值冬季,气温很低,文段将火车上很不周到的服务与让人们感到寒冷的气温作类比,第一空填“气温”最恰当。低质量的服务是对消费者权利的漠视,第二空用“践踏”的话程度太深,不适合。“奢望”指因要求过高而难以实现的希望,本身就含有“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的意思第三空若填“奢望”将出现语义重复的语病,因此第三空应填“期待”。因此本题答案为D。问题:13. 通货膨胀的根源通常无非两种,供给冲击或者是总需求过度。供给冲击的例子很多,农业_,国际油价暴涨还有自然灾害,这些都可能会引发一些产品的供应_,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失衡 过剩B.歉收 紧张C.转型 缺口D.衰退 不足答案:B解析 由“从而导致价格上涨”可推知,产品的供应量应该是小于需求量的,因此第二空不可能选“过剩”。另外,在农业“歉收”的情况下,才会自然地产生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由此可知,本题答案选B。问题:14. 在媒体口中,“哥”和“姐”之类的称谓都有一种非正式的_:既包含某种拉近距离的_,仿佛所有这些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又有某种调侃和嘲讽的_,仿佛这些人让社会有了一个宣泄自己的出口。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