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24718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数学文档探索轴对称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3、鼓励学生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经历观察、分析、作图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1、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三、教学难点: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四、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1、实验操作:将一张矩形纸对折,然后用笔尖扎出“14”这个数字,将纸打开后铺平

2、. 2、合作交流:(1)图中,两个“14”有什么关系?(2)在扎字的过程中,点E与点E/重合,点F与点F/重合.设折痕所在直线为l,连接点E与点E/的线段与l有什么关系?点F与点F/呢?(3)线段AB与A/B/有什么关系?CD与C/D/呢? (4)1与2有什么关系?3与4呢?说说你的理由. 在图中,沿对称轴对折后,点A与A/重合,称点A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是点A/,类似的,线段AB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线段是线段A/B/,1关于对称轴的对应角是2.利用比较直观的方法使学生比较清晰地观察到每一组对应点与折痕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对应角、对应线段之间的大小关系。(二)情境引入 学生可以根据折叠过程中的某些元素

3、的重合说明理由,进一步验证上一个活动得到的结论。轴对称的性质: 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实战演习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教师可以先鼓励学生想象完整图案的形状,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探索画出图案另一半的方法。(四)巩固提高 (五)学以致用 (六)反思总结1、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本节课中,你还有什么疑问? 2、作业习题5.2板书:1、轴对称的性质: (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2、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已知对称轴l和一个点A,要画出点A关于l的对应点A/.过点A作对称轴l的垂线,垂足为B,延长AB至A/, 使得BA/=AB.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应点。 3、练习 4、小结作业精品数学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