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试卷A及答案(DOC 5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924595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病理学试卷A及答案(DOC 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植物病理学试卷A及答案(DOC 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植物病理学试卷A及答案(DOC 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植物病理学试卷A及答案(DOC 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植物病理学试卷A及答案(DOC 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病理学试卷A及答案(DOC 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理学试卷A及答案(DOC 5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植物病理学(A)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植物病害: 2、病状: 3、病症: 4、病害三角: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引起病害的病原种类很多,依据性质不同分为( )( )两大类。2.根据病原生物的类别侵染性病害分为( )( )( )( )( )等。3.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 )( )( )( )( )五大类型。4.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 )( )( )( )( )五种类型。5.( )( )( )构成病害发生的三要素。三、选择(每题2分,共16分)1.植物细菌病害的病症是( )。a.脓状物 b.霉状物 c. 粉状物 d. 颗粒状物2.属于非侵染性

2、病害的是( )。a. 霜霉病 b. 晚疫病 c. 猝倒病 d. 缺素症3.引起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 b. 高温 c. 病原菌 d. 遗传因素4.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a. 缺素症 b. 真菌 c. 线虫 d. 原核生物5.植物生病后表现下列病症,( )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a. 霉状物 b. 粉状物 c. 脓状物 d. 颗粒状物6.( )是植物病害的病状。a. 霉状物 b. 坏死 c. 脓状物 d. 腐烂7.属于侵染性病害的是( )。a. 霜霉病 b. 晚疫病 c. 猝倒病 d. 缺素症8.( )是植物病害的病症。a. 霉状物 b. 坏死 c. 脓状物 d.

3、腐烂四、判断对错(每题2分,共16分)1.病害的三角关系指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2.植物病害引起的萎蔫可以恢复。( )3.植物病毒病没有病症。( )4.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侵染性病害都有病症。( )5.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 )6.病症是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7.脓状物是细菌性病害的特有病症。( )8.霉状物、粉状物等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1.简析病害三要素之间的关系。2.什么是病症和病状?都包括哪些类型?六、论述题(12分)1.什么是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各由哪些因素引起?答案一、

4、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储藏运输过程中,在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受到病原生物或非生物的持续干扰,超越了它能忍受的范围,致使在生理上、组织上、及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外部症状及内部病理变化,病因此造成产量下降、质量变坏、颗粒无收,降低了对人类的经济价值。2、病状 :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3、病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4、病害三角:需要有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就称为“病害三角”二、填空1、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2、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3、变色、坏死、

5、腐烂、萎蔫、畸形 4、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5、寄主、病原、环境条件 三、选择1、a 2、d 3、a b d 4、b c d 5、a b d 6、b d 7、a b c 8、a c四、判断对错1、 2、 3、 4、 5、 6、 7、 8、五、简答题 1、简析病害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为病害的三要素。植物病害发生需要有三者互相配合。环境条件不仅本身可引起非传染性病害,同时又是传染性病害的重要诱因,非传染性病害降低寄主植物的抗病性,促进传染性病害的发生。二者相互促进,往往导致病害加重。2、什么是病症和病状?都包括哪些类型?病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病

6、症: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有一定特点的结构。 植物病害的病状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植物病害的病征分为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五种类型。六、论述题 1、什么是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各由哪些因素引起?答:侵染性病害由生物侵染引起,其特点是植物个体间可以互相传染。按病原生物种类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1)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如稻瘟病;(2)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细菌病害,如大白菜软腐病;(3)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病毒病害,如烟草花叶病;(4)由寄生植物侵染引起的寄生植物病害,如苑丝子;(5)由线虫侵染引起的线虫病害,如大豆胞囊线虫;非侵染性病害:非生物的

7、致病因素能使植物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并表现出有一定特性的症状,这些病害不能传染,没有侵染过程。按病因不同,还可分为:(1)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病害或生理病害;(2)物理因素恶化所致病害:(1)大气温度的过高或过低引起的灼伤与冻害;(2)大气物理现象造成的伤害,如风、雨、雷电、雹害等;(3)大气与土壤水分和温度过多与过少,如旱、涝、渍害等。(3)化学因素恶化所致病害:(1)肥料元素供应的过多或不足,如缺素症;(2)大气与土壤中有毒物质的污染与毒害;(3)农药及化学制品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害;(4)农事操作或栽培措施不当所致病害,如密度过大、播种过早或过迟、杂草过多等造成苗瘦发黄和矮化以及不实等各种病态。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